董事對公司債權人民事責任——域外立法比較分析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mpany law theory holds that directors only have fiduciary obligations to the company, although the legislator has seen that the theory does not protect the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sufficiently, and has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legal person personality denial,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directors' internal liability assumption,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the practice of these systems, which can not completely achieve the effect of legislator's expectation of protecting the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directors' civil liability to corporate creditors is to make up for this defect.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legislation of directors' civil liability on corporate creditors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 and from the legal n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aspects of the legislative model,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s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director's civil liability system to the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社科部;
【分類號】:D922.291.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敬從;論不真正連帶債務[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2 張民安;董事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的侵權責任[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0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薛晗;論公司董事對第三人的責任[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建東;曾見;;情誼行為還是法律行為——德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藥”案評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孫昌興;甘懷鋒;;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問題探析——從合同法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3 范婷婷;;略論代位權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4 王雷;;不真正連帶責任與其他侵權責任形態(tài)的關系及適用[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5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6 張穎杰;論國企改制的產(chǎn)權構建[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蔣輝宇;;論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與社員的責任形式——對當前學界有關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魯忠江;吳向陽;;論保險合同中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許翠霞;;動物真的能夠成為法律主體嗎?——關于法律主體的前提性說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鄭曉劍;陶伯進;;侵權責任能力視域內(nèi)《侵權責任法》第32條與第33條之解釋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美根;;論專利默示許可——以對專利產(chǎn)品合理期待使用為目標[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xiàn)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蔣光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經(jīng)濟分析的規(guī)則視角問題及其實踐應用[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5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王思遠;黃明健;;林權的物權請求權探析[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吳一博;;論我國野生動物資源的物權法保護[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玄玉寶;;論能動司法在個案裁判中的實現(xiàn)——從一則公報案例切入[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9 田保軍;孫學亮;;芻議無因管理之“契約”性[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10 陳歷幸;;同時遇難的死亡時間推定問題研究[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方興順;TRIPS協(xié)定下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9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進;關聯(lián)交易及其法津規(guī)制[D];河北大學;2007年
2 劉超;論股東派生訴訟及其在我國的完善[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于靜;論船舶抵押融資中銀行的風險控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金華;期待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唐琳;非典型股東查閱權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曹雅晶;帶有施惠意圖的買賣與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周阿求;婚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智敏;論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下動產(chǎn)附合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石少俠,胡曉靜,王福友;論公司董事與董事責任[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5期
2 張民安;董事忠實義務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05期
3 吳建斌,吳蘭德;試論公司董事第三人責任的性質(zhì)、主觀要件及歸責原則[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張民安;董事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的侵權責任[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0年04期
5 王保樹;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董事會[J];外國法譯評;1994年01期
6 董學立;法人人格與有限責任[J];現(xiàn)代法學;2001年05期
7 張民安;董事的法律地位研究[J];現(xiàn)代法學;1998年02期
8 江平,龍衛(wèi)球;法人本質(zhì)及其基本構造研究——為擬制說辯護[J];中國法學;1998年03期
9 張民安,丁艷雅;公司債權人權益之保護與我國公司法的完善[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建江,陳永旭;公司侵權行為中董事對第三人的責任[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03期
2 郭凡;;不正當關聯(lián)交易的民事責任構建[J];法制與社會;2010年13期
3 鄭子森;王曉彤;;論董事對勞動者的民事責任[J];中國市場;2010年22期
4 何曉華;論我國公司債權人權益保護制度之完善[J];法學論壇;1998年06期
5 張穎;;試論公司法中的股東治理機制[J];特區(qū)經(jīng)濟;2010年10期
6 曾怡;關于董事善管義務的立法思考[J];法學;1998年10期
7 袁偉;公司董事義務及有關立法缺陷[J];市場經(jīng)濟導報;2000年10期
8 王恒;論董事的忠實義務[J];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9 汪公文;公司越權與董事越權責任及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2期
10 張輝;公司董事對第三人責任論[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茜;;淺析公司董事的競業(yè)禁止義務[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2 張立先;;論股份有限公司內(nèi)部監(jiān)督機制的完善[A];深化企業(yè)改革的法律問題[C];2000年
3 韓長印;;經(jīng)營者個人對企業(yè)破產(chǎn)的責任[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4 邵暉;栗文華;;股東代表訴訟規(guī)制非公平關聯(lián)交易實務問題初探[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李德智;梁艷;;對公司社會責任幾個問題的理解[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6 李華;;有限責任公司債權人保護制度探討[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7 汪金超;;淺析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8 張承耀;;社會經(jīng)濟組織的法律形態(tài)[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佘雨航;;非貨幣出資不足時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立法本意探究[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王欣新;王斐民;;論公司治理與公司控制人侵權責任的追究[A];城市經(jīng)濟與微區(qū)位研究——全國城市經(jīng)濟地理與微區(qū)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中立;董事違反注意義務之責任追究[N];法制日報;2010年
2 沈亞琦;董事責任保險的法律內(nèi)涵[N];江蘇法制報;2005年
3 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彭志新;董事表決瑕疵法律效力的司法認定[N];人民法院報;2010年
4 ;審判雙匯:重組不是救世主[N];華夏時報;2011年
5 曹順明;董事應對誰負責[N];法制日報;2005年
6 談亞評 宣湘湘;董事回避義務之確立[N];人民法院報;2005年
7 劉林;董事表決權的代理行使[N];江蘇法制報;2005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馬鈺朋;董事會里的“以小博大”[N];人民法院報;2011年
9 秦芳菊;公司債權人保護策略的融通與評介[N];法制日報;2011年
10 ;聚焦證券市場民事責任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丁;商業(yè)判斷規(guī)則研究——兼論完善我國《公司法》中的董事責任體系[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2 曹順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lián)p害賠償責任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陳云霞;公司董事義務和責任的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阮世能;公司監(jiān)督機制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5 趙德樞;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6 仇曉光;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7 范世乾;論控制股東濫用控制權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于娟;美國風險投資中的契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邢丹;關聯(lián)企業(yè)破產(chǎn)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金玄武;我國公司現(xiàn)物出資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松;論董事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D];四川大學;2003年
2 劉奇;論越權董事的民事責任[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3 白捷;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4 高原;試論董事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周丹慧;論董事的義務及董事對公司的民事責任[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吳章敏;論董事對第三人的獨立責任[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7 李瑞超;董事競業(yè)禁止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曹陽;董事對第三人責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任佩;董事對第三人責任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10 黃瑩;論董事的義務[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048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40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