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的障礙及設想
[Abstract]:......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法律系
【分類號】:D922.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雪冰;中國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三個目標、三重風險和三條措施[J];國際金融研究;1999年06期
2 許傳華;國外金融機構處理不良資產的主要方式及其啟示[J];銀行與企業(yè);1999年09期
3 陶雄華;資產管理公司的意義、性質與職能[J];銀行與企業(yè);1999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曉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退出通道滯塞的成因與對策[J];商業(yè)研究;2004年24期
2 許傳華;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法律比較與分析[J];金融論壇;2002年01期
3 文學,郝君富;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目標與財務目標[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2003年05期
4 闕方平;李明理;;我國信貸市場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J];湖北農村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5 李良雄;;論我國不良金融資產處置的法律原則[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6 鄧光,羅錚;實施債轉股與化解風險[J];北方經貿;2002年02期
7 黃建華;;對制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的探討[J];廣西金融研究;2000年04期
8 陳瓊君;關于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fā)展方向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5年01期
9 成金華,肖建忠;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行中的風險及對策[J];江漢論壇;2000年10期
10 傅晨,李輝;資產管理公司運營中的主要問題與治理對策[J];經濟體制改革;200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吉可為;中國商業(yè)銀行管理新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章和杰;中國金融制度的風險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徐懿;基于防范道德風險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激勵約束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云川;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1年
2 齊殿偉;國有銀企不良債權債務問題研究[D];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2001年
3 王錫龍;關于阻礙我國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障礙和完善處置措施的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4 周正平;銀行不良資產重組與債傳股[D];中南林學院;2002年
5 牛國良;中國債轉股之后的股權流動及企業(yè)重組[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徐懿;資產證券化及其在不良資產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7 王藝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國際比較與借鑒[D];廈門大學;2002年
8 萬虎高;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本動作中的財務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9 張明;我國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模式的選擇及其有效性分析[D];四川大學;2003年
10 吳景然;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琳;論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彭春蓮,付冰;對債轉股中若干法律問題的思考[J];新疆財經;2001年03期
3 黃建華;制定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的障礙及設想[J];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4 孫紅;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退出機制及通道探討[J];嶺南學刊;2001年03期
5 劉秉升;中國現(xiàn)階段債轉股的法律環(huán)境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10期
6 魯慧君,李錦文;關于“債轉股”政策的思考[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0年03期
7 曹士兵;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案件的法律適用[J];人民司法;2001年07期
8 姜慶芳;運用法律手段實現(xiàn)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目標[J];當代法學;2001年08期
9 樊榮,田東朝;我國“債轉股”實施過程中的若干問題探討[J];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常健,饒常林;聚焦“債轉股”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發(fā)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評析[J];武漢金融;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俞立;;國有金融管理公司規(guī)范運作問題研究[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2 張金若;桑士俊;;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會計準則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耀根;;略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審計項目及質量控制[A];全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4年
4 鐘偉;;從流動性過剩到股市泡沫:匯率是綱 重估是方[A];“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中國經濟與中國股市”座談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成滿;張利俊;;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高度重視混凝土質量[A];首屆商品砼大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曉霞;;新舊準則中金融資產減值的差異比較[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7 楊寶華;;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保險公司利潤的影響及管理對策——以中國內地三家上市保險公司為例[A];金融危機:監(jiān)管與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9[C];2009年
8 范濟秋;;淺談航海風險識別、評估和風險控制[A];2008船舶安全管理論文集[C];2008年
9 黃海明;;有思想的產品[A];船員管理與培訓教育論文集[C];2005年
10 崔毅;;經營力商品化的啟示[A];論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姜欣欣;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方向和監(jiān)管思路[N];金融時報;2005年
2 丁羽;審計風暴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何去何從[N];第一財經日報;2004年
3 記者 薛莉;李金華細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漏洞[N];上海證券報;2005年
4 南軻;銀監(jiān)會:加強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jiān)管[N];金融時報;2004年
5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哈爾濱辦事處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57.2億元[N];黑龍江日報;2005年
6 記者 陸星;金融資產超市正式啟動[N];證券日報;2003年
7 記者 程勇;資產公司處置不良資產存在九大問題[N];上海證券報;2005年
8 鐘晨;攜程試水商旅管理市場[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9 王懷邋方野;雙流推出全新“鄉(xiāng)村旅游”[N];四川日報;2007年
10 單小輝;要做就做最好[N];蘇州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青木;金融資產結構變化與金融體系效率[D];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
2 張曉杰;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策略及財務風險防范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3 胡文濤;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轉讓的法律障礙——以交易成本為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孫健;金融資產的離散過程動態(tài)風險度量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邢大偉;居民家庭資產選擇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6 張蕾;金融資產動態(tài)相關性方法及應用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 吳佳;中國投資者金融資產國際化投資問題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8 陳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之演進[D];廈門大學;2007年
9 韓潔;我國城鎮(zhèn)家庭生命周期資產組合選擇行為的動態(tài)模擬[D];復旦大學;2008年
10 任仙玲;基于Copula理論的金融市場相依結構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露;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組建、運作與發(fā)展前景[D];暨南大學;2001年
2 龍建平;試論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3 孫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理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4 萬虎高;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本動作中的財務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5 鄭志軍;“債轉股”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6 黃冬影;論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的組建和運營[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許天信;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思考[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8 王藝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國際比較與借鑒[D];廈門大學;2002年
9 張青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10 傅華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2291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9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