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情感、私人裁決與法院行動——公司內解決糾紛之規(guī)范結構
[Abstract]:Solidarity is the "existent fact" and nature of human society. The arrangement of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within a company should als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solidarity and try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solidarity.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unity, the law should publicly recognize the "pre-adjudication power" of the corporation to internal disputes, so as to suppress unnecessary lawsuits and peacefully resolv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We should respect and safeguard the ability of a group to resolve disputes by itself, an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of internal adjudic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hope to solve internal problems by external mechanisms. Perhaps we should reflect on whether the existing rules are suitable for our survival in this era? - In the internal settlement of corporate disputes, we also need to break the "litigation superstition doctrine",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of internal adjudication. There is a "solidarity" change or interpretation in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基金】:2008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公司訴訟中的民事、行政程序交錯研究”(08SFB3021)
【分類號】:D922.291.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風景;;界分審判權與團體自治權的理論模式——以日本的部分社會論為中心[J];河北法學;2007年03期
2 甘培忠;雷馳;;司法介入公司自治與公司法解釋的政策尺度[J];河北學刊;2009年01期
3 蔣大興;;審判何須對抗——商事審判“柔性”的一面[J];中國法學;2007年04期
4 張維迎,柯榮住;訴訟過程中的逆向選擇及其解釋——以契約糾紛的基層法院判決書為例的經驗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旭東;[N];人民法院報;200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昌興;甘懷鋒;;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問題探析——從合同法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2 徐兵;論平等——公民受教育機會平等原則[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3 劉行芳;;應該賦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權[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王樂夫,張富;公共行政的價值范疇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章禮強;民俗與民法[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6 許石慧;;試論監(jiān)管型政府的法治構造[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7 程乃勝;何謂法律的目的[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8 劉進;;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芻議[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胡卿,趙魁;關于認定軟件最終用戶法律責任的探討[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楊飛;“利他行為”新解[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晏輝;;在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之間:傳統(tǒng)倫理的現(xiàn)代境遇[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一)[C];2007年
2 楊明;張偉;;也談社會公共倫理——基于個體社會角色的一種思考[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3 王玨;;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迷宮”及其倫理出路[A];第16回韓中倫理學國際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彭濤;;公開還是不公開?——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四條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方然;;利益表達機制是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以瑞典模式為例[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6 徐昕;;為什么合作?——華南一個民間收債個案的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鄭玉如;;論我國信用機制的法律問題——從新制度經濟學視野的探討[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鄭志勇;;網(wǎng)絡社會群體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9 張云武;;當代城市居民社會關系的實證研究[A];福建省社會學2006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賴曉飛;;論社會資本與農村社區(qū)文化建設——基于CGSS2005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思考[A];福建省社會學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伍學進;城市社區(qū)公共空間宜居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海斌;轉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戴均;當代中國轉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銀曉丹;企業(yè)國有資產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9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屈怡;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阮曉毅;我國柑橘產業(yè)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孫琳;我國獸藥市場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胡純;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楊少波;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yè)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于大偉;我國轉基因種子市場規(guī)制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劉超;論股東派生訴訟及其在我國的完善[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高峰;量能課稅原則與當代中國稅法改革的理念轉換[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王小娜;論行政授權[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羅培新;;填補公司合同“縫隙”——司法介入公司運作的一個分析框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陳小文;程序正義的哲學基礎[J];比較法研究;2003年01期
3 熊躍敏;訴訟上和解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年02期
4 郭道暉;權力的多元化與社會化[J];法學研究;2001年01期
5 沈巋;;司法解釋的“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J];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幼祥;;團結需要同心維護[J];寧波通訊;2011年11期
2 孟俊華;段婷;;關于征地補償糾紛的調查報告——基于武漢市、鶴壁市的調查[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禾木;;把團結作為終身素質追求[J];西南民兵;2010年02期
4 張艷艷;范金鵬;;論我國法院推進ADR[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5 許紅霞;;完善消費者權益糾紛解決機制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龍明禮;;和諧社會視野下行政性ADR的價值[J];人民論壇;2011年24期
7 劉珍;;淺析仲裁員的責任承擔[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8 曹興霖;;團結,凝聚——鋼筋混凝土的哲學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3期
9 梁宏輝;;論我國農村糾紛的行政調解解決[J];法制與社會;2011年23期
10 歐廣遠;張林海;;糾紛多元解決視角下的小額訴訟程序建構研究[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淳鍔;;公司法實施的激勵機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王娟;;淺議團隊精神[A];湖北省煙草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李建懷;;淺談內部會計控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中部地區(qū)物流產業(yè)體系建設論壇專輯[C];2008年
4 徐軍;常永明;;論糾紛解決機制視野下的環(huán)境信訪制度[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強;;我國關聯(lián)公司的公司法規(guī)制[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吳志剛;;加強內部風險防范控制 推動百年徐礦又好又快轉型發(fā)展[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9輯)——第十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09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齊平;;我國民營企業(yè)誠信問題的對策思考[A];第五屆國有經濟論壇“海峽兩岸企業(yè)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艷平;;會計監(jiān)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選擇[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張險峰;;淺談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煙草行業(yè)內部專賣管理監(jiān)督工作[A];河南省煙草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獲獎論文集(下)[C];2008年
10 葉曉峰;;加強內部專賣管理監(jiān)督 促進行業(yè)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A];廣西煙草學會2006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晴川;泰外長說:亞洲要繁榮內部需團結[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2 平文藝;裁決:所有者的權力[N];廠長經理日報;2001年
3 遼檢;團結出戰(zhàn)斗力 團結出凝聚力[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劉曉鵬;我國正推動建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日報;2008年
5 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法院院長 湯黎明;探索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呂坤良 本報實習生 趙彥杰;“老先進”的新實踐[N];人民法院報;2009年
7 記者 陳永輝;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國際研討會舉行[N];人民法院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徐光明;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8年
9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蔣浦;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現(xiàn)狀與路徑選擇[N];法治快報;2009年
10 忠言;蘇州創(chuàng)新涉臺糾紛解決機制[N];江蘇法制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仇曉光;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法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2 金玄武;我國公司現(xiàn)物出資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平力群;公司法變革與日本公司治理結構演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何蘭萍;動蕩中的擴張——晚清外商在華工業(yè)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5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胡偉;控股公司控制權法律規(guī)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8 王慶豐;后形而上學時代的辯證法理論[D];吉林大學;2006年
9 李卓;公益訴訟與社會公正[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馬國強;和諧社會視閾中的糾紛解決機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遐輝;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shù)問題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華鋒;論控制股東的信義義務及違信責任[D];吉林大學;2011年
3 王喬;公司法缺省性規(guī)則價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楊潔;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謝迪;論關聯(lián)交易中控制股東的信義義務[D];吉林大學;2010年
6 甘國露;論股份公司控制股東的義務[D];延邊大學;2010年
7 郭曉勛;我國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歐陽晨;董事罷免立法規(guī)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柏青;股東會召集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10 劉欣;論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責任的法律性質[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255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2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