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轉(zhuǎn)讓時涉及的幾個法律問題
[Abstract]:The concept of goodwill is more complex.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goodwill is the business reputation given to customers by enterprises. It refers to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business morality, credit, commodity quality or service quality.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does not regard the goodwill as the form of capital contribution, but in the commercial practice, the goodwill has gradually been recognized by the company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goodwill contribution by discussing the property nature of goodwill,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legal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transfer of goodwill, which is also a problem to be considered and solved in the practice of goodwill transfer. The interests of both the assignor and the assignee are protected in the case of a goodwill assignmen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郵電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分類號】:D922.291.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烈俊;公司資本的構成——關于資本范疇的探討[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左傳衛(wèi);商譽出資探討[J];科技與法律;2004年03期
3 劉金財;論股東出資形式下的商譽出資[J];前沿;2005年11期
4 丁俊峰;股東商譽出資的幾個問題[J];當代法學;2001年07期
5 李鳳琴;;商譽出資問題研究[J];企業(yè)經(jīng)濟;200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曾英姿;商譽出資問題探討[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子英,劉德恒;兩種確定商標權利范圍理論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J];中華商標;2003年08期
2 李林啟;;確立姓名權商品化制度淺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江帆;商譽與商譽侵權的競爭法規(guī)制[J];比較法研究;2005年05期
4 談李榮;信用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研究[J];財經(jīng)科學;2004年04期
5 葉小蘭;;論公開權保護模式的建構[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6 岳永川;論商業(yè)特許經(jīng)營中的法律責任[J];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7 劉穎;鄧華;;商業(yè)秘密法律界定之新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8 張義忠;經(jīng)濟丑聞案后,美國公司治理中中介機構信用機制的重建的理念基礎與制度安排[J];理論探討;2003年06期
9 劉金財;論股東出資形式下的商譽出資[J];前沿;2005年11期
10 李珊珊;中日商號制度比較后的思考[J];青海師專學報;2005年S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薄燕娜;股東出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程春華;破產(chǎn)救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3 洪海林;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張炳生;知識產(chǎn)權出資制度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超龍;知識產(chǎn)權出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劉俊標;重構中國的公司資本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翟昕;股東出資標的適格制度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4 張強;公司資本形成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5 王峰;破產(chǎn)財產(chǎn)多樣性對破產(chǎn)制度的影響[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6 鄒俊彬;建立我國信用權法律制度的思考[D];四川大學;2005年
7 鄧軍英;特許經(jīng)營中的商號法律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田志方;人格權擴張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9 張敏;概念的嬗變[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10 楊柳;商品化權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俊峰;股東商譽出資的幾個問題[J];當代法學;2001年07期
2 朱謝群;商標、商譽與知識產(chǎn)權——兼談反不正當競爭法之歸類[J];當代法學;2003年05期
3 雷興虎;論我國公司出資制度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4 劉春霖;工業(yè)產(chǎn)權資本化的法律規(guī)制[J];法學評論;2000年03期
5 徐景和;《公司法》修改與完善的若干思考[J];法學;2000年08期
6 蔣大興;人力資本出資觀念障礙檢討及其立法政策[J];法學;2001年03期
7 鄭新建;試論商譽權的法律屬性[J];河北法學;2000年01期
8 李心合;知識經(jīng)濟中資本與產(chǎn)權理論的發(fā)展[J];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01期
9 左傳衛(wèi);商譽出資探討[J];科技與法律;2004年03期
10 謝陽群;專利技術價值與價格的若干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米健;試析《民法通則》中的民事責任[J];政法論壇;1986年04期
2 曹登潤;論完善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J];青海社會科學;1993年05期
3 伊草;《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兩點不足[J];法學;1994年10期
4 李春敏;精神損害事實的認定[J];法學;1994年12期
5 楊興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賄賂罪的補充與完善[J];人民檢察;1994年03期
6 薜虹;非財產(chǎn)損害芻議[J];現(xiàn)代法學;1994年05期
7 田土誠;民事責任之本質(zhì)探析──兼評我國的民事責任立法[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8 馮楚建;淺論Know—How及其法律保護[J];科技與法律;1994年02期
9 陸誠,史浩明;談談對死者名譽的法律保護[J];律師世界;1994年09期
10 張景良;試論公民的隱私權及其民法保護[J];理論與現(xiàn)代化;199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礦業(yè)主要收費[A];2003’國際黃金投資大會論文集[C];2003年
2 余濤;郭麗;;商譽出資法律規(guī)制的初步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商聯(lián)與中國保險界共同探討?zhàn)B老問題[N];中國保險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章達飛;雙匯矢志創(chuàng)名牌[N];經(jīng)濟參考報;2000年
3 浙江省農(nóng)調(diào)隊 張芙樺;什么樣的農(nóng)民能致富[N];中國信息報;2000年
4 王曉梅;去年我省農(nóng)村人均消費過兩千元[N];安徽日報;2001年
5 記者 龐彩霞;廣東農(nóng)民實現(xiàn)增收減負[N];經(jīng)濟日報;2001年
6 叢萍 楊明來;對一起侵犯商業(yè)秘密行政處罰案的法律分析[N];人民法院報;2001年
7 ;廣東農(nóng)民增收主因是勞務收入增長[N];中國信息報;2001年
8 段小兵;蘭州居民收入水平偏低[N];甘肅日報;2002年
9 石家莊市城市社會經(jīng)濟調(diào)查局 高麗霞;河北石家莊市不同收入階層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分析[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10 記者 鄭蔚 通訊員 馬鴻珍;上海人均支出最多[N];文匯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合紅;商事人格權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程國棟;我國農(nóng)民的財產(chǎn)性收入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富博;居住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輝;商業(yè)秘密的構成及法律保護理論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2 李琳;論新聞侵權責任[D];鄭州大學;2001年
3 母健榮;技術轉(zhuǎn)讓中技術秘密的法律保護[D];廈門大學;2001年
4 蔡志敏;商譽評估及其理論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2年
5 劉農(nóng);完善我國賄賂犯罪立法的法理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劉榮仙;商譽評估理論與方法[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7 曹q諍,
本文編號:2144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4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