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有限責任公司僵局及其應對
本文選題:公司僵局 + 公司法; 參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摘要】:公司僵局在我國公司實踐特別是民營企業(yè)運營中經(jīng)常發(fā)生,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該文探討了公司僵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因緣、危害及應對策略與機制,認為應對公司僵局應當融合公司法中私法與公法機制,綜合運用公司章程自治功能、立法規(guī)制、司法適度干預、培養(yǎng)應對公司僵局的法律意識等多元化措施。
[Abstract]:Corporate deadlock often occurs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ompanies, especially in private enterprises, but it does not attract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rporate deadlock, its formation, harm,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private and public law mechanisms in company law,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autonomous function of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nd legislate to regulate the corporate deadlock. Judicial moderate intervention and training of legal awareness to deal with the deadlock of the company and other diversified measures.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法學院 中山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F276.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羅龍鑫;雷建國;;建立行政訴訟調(diào)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歐世平,袁修雨;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麥金太爾政治哲學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朱顯榮;陳加滿;;從經(jīng)濟學的視野看合同法的功能[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彭學龍;張奕峰;;“藍色風暴”考量“反向混淆”[J];中華商標;2006年11期
6 宋怡林;法經(jīng)濟學的效益目標[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7 李德仁;;業(yè)主委員會訴訟主體地位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劉筠筠;專利制度的合理選擇與利益分享的法律經(jīng)濟學思考[J];北方論叢;2005年02期
9 時顯群;波斯納法律經(jīng)濟學思想及其可借鑒性[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趙江勇;代位權(quán)行使效力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秉鐮;杜傳忠;;網(wǎng)絡經(jīng)濟條件下的壟斷市場特征與政府壟斷規(guī)制——兼與工業(yè)經(jīng)濟條件下的壟斷市場比較[A];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chǎn)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龍長青;;基于法經(jīng)濟學視角的征地補償制度創(chuàng)新[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魏建;;財產(chǎn)的最佳利用與遺失物制度的法律選擇——遺失物制度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07年山東大學“海右”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雷東霞;;從教育人類學的文化傳承視角看當代普通高校民族音樂鑒賞課[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偉;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組織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李玉香;現(xiàn)代企業(yè)無形資產(chǎn)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邢穎;禁止證券欺詐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楊漢平;政府采購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李茹;政府干預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陳富良;政府規(guī)制的均衡分析[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7 別傳武;信息資源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8 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9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gòu)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shù)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刁懷宏;雙層經(jīng)營體制的農(nóng)地產(chǎn)權(quán)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嘉偉;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2 檀儒偉;論信托制度在分時度假中的運用[D];廈門大學;2007年
3 龍玉忠;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研究[D];華僑大學;2001年
4 謝永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法律問題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陳萬進;論環(huán)境侵權(quán)與環(huán)境權(quán)的救濟[D];鄭州大學;2001年
6 洪波;政府采購與政府角色[D];廈門大學;2001年
7 雷凱鋒;可計量與會計信息質(zhì)量改進[D];廈門大學;2001年
8 周茂青;情事變更原則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9 靳俐;銀行監(jiān)管中的政府與市場定位分析[D];廈門大學;2001年
10 沈晶;論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東紅,宋佑光;論有限責任公司僵局及其應對[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馬秀群;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濟——公司司法解散[J];鄭州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馬正平;應賦予股東的解散公司請求權(quán)——兼論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的解散事由的修改[J];CO.公司;2004年10期
4 陳浩;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芻議[J];南方經(jīng)濟;2004年07期
5 吳鵬;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解散請求權(quán)的完善[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5期
6 秦勇,李鳳霞;有限責任公司僵局及其司法救濟[J];商場現(xiàn)代化;2005年05期
7 喬宗樓;構(gòu)建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程序效益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5年26期
8 李鳳霞,秦勇;公司僵局及其替代性救濟的實施[J];商業(yè)時代;2005年32期
9 鄭泰安;李鵬;;公司僵局的新司法救濟途徑探索——以公司分立為視角[J];經(jīng)濟體制改革;2005年06期
10 肖松;;論公司僵局及其解決途徑[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音;公司僵局的救濟[N];江蘇經(jīng)濟報;2004年
2 高云君;“公司僵局”引出的法律話題[N];四川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韓晨光;業(yè)界人士盛贊新《公司法》[N];發(fā)展導報;2005年
4 楊 驍;司法手段解決公司僵局當慎行[N];人民法院報;2005年
5 楊驍;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濟[N];人民法院報;2005年
6 李國光 王闖;審理公司訴訟案件的若干問題(下)[N];人民法院報;2005年
7 ;關注公司解散方式[N];上海證券報;2005年
8 宋一欣;對公司法修改的五點建議[N];證券時報;2005年
9 宋一欣(作者單位: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完善公司立法 打破“公司僵局”[N];證券時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陸列嘉;方便設立加強自治維護安全[N];安徽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賴武;公司僵局論[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東松;公司僵局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趙勝;股東司法解散公司之訴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3 楊東升;有限責任公司治理框架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4 吳濤;論有限責任公司的僵局及其對策[D];鄭州大學;2005年
5 楊建強;有限責任公司僵局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趙正來;我國有限責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法理研究與制度構(gòu)建[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7 朱嵐;公司僵局的防范與救濟[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8 李一萌;公司僵局的法律思考[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9 沈健;外商投資企業(yè)適用《公司法》之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10 陳祺;公司僵局解決機制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77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97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