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責任制度的完善——合作社成員承諾責任的引入
本文選題:虛無性 + 變動性; 參考:《河北法學》2009年07期
【摘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并不具有獨立的財產所有權,其擁有的是包括成員出資等在內的財產支配權;凇掇r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的規(guī)定,合作社支配的財產具有虛無性與變動性的特點,不能實現(xiàn)明確成員以及合作社承擔財產責任界限、保障合作社交易對象信賴利益和維護市場交易安全的立法目標,進而會損害合作社交易相對人的信賴利益以及合作社自身利益和市場交易機會,并阻礙合作社的長期發(fā)展。為了進一步完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責任制度,在考察《公司法》責任制度、以財政補助為核心的責任制度的基礎上,應當在現(xiàn)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關于合作社及其成員的責任制度的基礎上構建成員承諾責任制度。
[Abstract]: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do not have independent property ownership, and they own property rights including members' contribution. Based 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Law, the property controlled by the cooperativ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thingness and variability, and it cannot be realized to define the limits of the property responsibility of the members and the cooperative. The legislative goal of protecting the trust interests of cooperative trading objects and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of market transactions will damage the trust interests of the relative parties of cooperative transactions and the cooperative's own interests and market trading opportunities and hinde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iability system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liability system of the Company Law and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with financial subsidies as the core,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member commitment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Law" on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cooperatives and their members.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發(fā)展學院;
【分類號】:D9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宋剛;馬俊駒;;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若干問題研究——兼評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J];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靜;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分析[J];農村經濟;2005年09期
2 任大鵬,潘曉紅,龔誠,郭海霞;有關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立法的幾個問題[J];中國農村經濟;2004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偉濤;農村社區(qū)中的合作組織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馬春園;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立法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3 蔡遠志;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分析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年
4 陳錦飛;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5 司婉婷;集體土地所有權制度重構[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應瑞瑤;合作社的異化與異化的合作社——兼論中國農業(yè)合作社的定位[J];江海學刊;2002年06期
2 牛寶俊;;論中國合作社聯(lián)合社的功能[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3 蔡潤英;;農業(yè)合作社定義及其法律地位探析[J];企業(yè)經濟;2006年03期
4 譚啟平;論合作社的法律地位[J];現(xiàn)代法學;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開勝;;試論對立和統(tǒng)一與斗爭性和同一性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2 鄒先松;;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方法探略[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5年02期
3 佟永達;李玉軒;;充分發(fā)揮理論、文藝和道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學習與探索;1985年01期
4 劉長興;過程應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J];長白學刊;1986年03期
5 張秀玲;當前形而上學種種[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6 葛鐵林;;抓團的基層工作要講究科學性[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7 齊平;;社會風氣略說[J];理論建設;1986年04期
8 許征帆;陳志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歷史大變動中曲折發(fā)展[J];教學與研究;1987年04期
9 齊平;;談社會風氣[J];理論月刊;1987年02期
10 張逸成;;小城鎮(zhèn)青年人口職業(yè)分布及特點[J];當代青年研究;1987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衛(wèi)榮凡;;關于高等學校專業(yè)建設的幾個問題[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2 郭開仲;;證券投資風險的規(guī)律研究——模糊錯誤邏輯分解轉化聯(lián)結詞研究[A];199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9年
3 佘朝文;宋運淳;劉立華;;節(jié)節(jié)麥的G-帶核型及其變動性分析[A];Advances in Chromosome Sciences Volume1[C];2001年
4 陸劍杰;;人性問題辯證法論議[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三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曾澤;孔平;;鱗片石墨灰分含量的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A];全國第八屆有色金屬化學與電化學分析、第六屆有色金屬色譜分析、第四屆有色金屬物理檢測、首屆有色金屬質譜分析學術交流會、全國第九屆輕金屬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選編論文集[C];2004年
6 衡彩霞;;希臘神話的人學解讀[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六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方勝中;;新聞報道與周期[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八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馬曉強;丁小浩;;我國城鎮(zhèn)居民個人教育投資風險的實證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郝學元;張敏謙;靳桂英;;鈾同位素在線分析精密度試驗及誤差校正[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核科技、核應用、核經濟論壇[C];2005年
10 余向東;沈常宇;王育紅;;大氣衰減對自由空間光通信的影響及解決方法[A];全國第十二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三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何德旭 王朝陽;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協(xié)整與有條件的異方差自回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2 何德旭(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計量經濟學受寵諾貝爾[N];南方周末;2003年
3 艦航;如何挑選合適的基金[N];上海金融報;2003年
4 吳勇;消除設備“亞健康”降低維修成本[N];中國交通報;2005年
5 穆土;構建發(fā)展中國家環(huán)境倫理理論框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6 山東昌邑市鑫豐工貿有限公司 姚會兵;物權法定原則的局限性[N];大眾科技報;2005年
7 管會;盯住差異找漏洞(一)[N];海峽財經導報;2005年
8 記者 馮珉;糧食綜合直補資金首次發(fā)放[N];安徽日報;2006年
9 莫偉;假“名牌”網(wǎng)上行銷 商標侵權誰來管[N];中國貿易報;2006年
10 記者 張之花;百姓心態(tài)“從觀望到迷!盵N];房地產時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永學;道德的社會環(huán)境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黃海華;行政計劃理論初探[D];蘇州大學;2003年
3 嚴潔;上海市女中學生與混合中學女生人格特征的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莊鋒;論我國社會轉型期政治整合機制的變遷與調適[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海濤;石家莊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分析與評價[D];天津大學;2003年
6 錢彥琮;高技術武器的倫理考量[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7 柴婷婷;政治交往問題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毛黃豐;我國開發(fā)性金融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9 張新艷;俄語成語仿擬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張志華;民主政治中的多數(shù)原則與保護少數(shù)[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8395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3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