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公司法實施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江西財經大學》 2010年
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許荔晶
【摘要】:產權理論認為,企業(yè)產權包括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兩方面,剩余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的相互匹配是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條件,也是所有權激勵的奧秘所在。傳統(tǒng)的公司治理研究是建立在股權分散型的基礎上,并不區(qū)分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差異性,在股權分散的公司中剩余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沒有分離,實現了對應的產權安排原則——相互匹配,因此,通常采用股東直接持股比例來衡量所有權結構。然而,普遍存在的集中型股權結構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公司所有權結構的主導形態(tài)。在股權集中型的公司中,控制人通過構建金字塔控制結構、交叉持股和發(fā)行雙重股票等方式,使得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發(fā)生分離,控制人以較少的現金投入獲得了較多的控制權,導致了控制人現金流所有權和控制權發(fā)生分離,從而偏離“一股一票”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控制人的利益由其現金流所有權來體現,而不是由第一股東直接持股比例來反映,僅擁有上市公司中間控制者的資料不能準確理解上市公司的所有權結構,需要追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以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作為行為主體進行研究更能夠抓住問題。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的回顧,采用LLSV分析框架,選取2007-2009年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1326個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通過股權結構鏈進行層層追溯上市公司真正的控制人即實際控制人,分析實際控制人的所有權、控制權、兩權分離程度和實際控制人的類型等方面對公司績效的影響。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7.0對樣本進行實證研究過程如下:首先對樣本進行粗略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再對各研究變量進行相關性檢驗為進一步的回歸分析做鋪墊,最后進行了回歸分析。通過上述步驟的分析,以期使檢驗結果更加精確可信。 分析結果表明:(1)通過我國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描述性分析得到,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擁有的所有權比例與控制權比例相差較大,即實際控制人存在兩權分離的情況,所有權與控制權不是一一對應的。國有類型實際控制人擁有的所有權、控制權、兩權分離情況都與非國有類的實際控制人存在很大的差異;(2)非國有類型的實際控制人平均擁有的所有權、控制權比例都明顯低于國有類型的實際控制人,但是國有類型的實際控制人兩權分離程度要低于非國有類型的實際控制人。通過實際控制人的所有權與公司績效相關性分析與回歸驗證發(fā)現,上市公司績效隨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所有權的增加而提高。這說明當實際控制人擁有的所有權越多,其越有動力去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從而增加實際控制人的收益;(3)本文通過檢驗結果得到,上市公司績效也隨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權的增加而提高。本文認為實際控制人的控制權是源自于所有權的,所有權增加,控制權增加,而控制權增加有利于實際控制人對公司管理層運營公司進行監(jiān)督,使得公司有效運作從而提高公司績效,公司績效提高會使得實際控制人可獲得公司利潤也就越多;(4)本文對兩權分離程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不理想,只是部分通過了假設,因此,只是部分說明了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程度越大,對于中小股東侵害程度就越大,公司績效就越低。這可能是因為線性方程的擬合度較低,兩權分離程度與公司績效存在非線性關系;(5)由于實際控制人的類型為國有的公司回歸結果未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實際控制人的類型為國有的公司績效并不顯著低于非國有控制公司績效。國有企業(yè)改革深入,使得國有企業(yè)與非國有企業(yè)的差異越來越小,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判斷實際控制人的類型為國有的公司績效與非國有控制公司績效的差別,即國有控制與非國有控制誰的績效更高。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27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平;付瑩;;我國上市公司控制權與現金流權分離——理論研究與實證檢驗[J];財經研究;2007年09期
2 鄧建平;曾勇;李金諾;;最終控制、權力制衡和公司價值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3 鄧建平;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與股利決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4 施東暉;上市公司控制權價值的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2003年06期
5 江偉;我國上市公司控制性股東掏空與支持行為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5年02期
6 張華;張俊喜;宋敏;;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對企業(yè)價值的影響——我國民營上市企業(yè)的實證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4年S1期
7 陳曉,江東;股權多元化、公司業(yè)績與行業(yè)競爭性[J];經濟研究;2000年08期
8 陳小悅,徐曉東;股權結構、企業(yè)績效與投資者利益保護[J];經濟研究;2001年11期
9 徐曉東,陳小悅;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治理、企業(yè)業(yè)績的影響分析[J];經濟研究;2003年02期
10 劉芍佳,孫霈,劉乃全;終極產權論、股權結構及公司績效[J];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紅;淺析有效的財務監(jiān)督[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孫群;阮文彪;;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yè)財務危機預警管理[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張學軍;;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解析:新制度經濟學視角[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5期
4 楊珽;王征兵;張瑞;;企業(yè)經理人薪酬機制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6期
5 趙靖偉;司漢武;林秀梅;;適度規(guī)模經營與農民增收和農村發(fā)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6期
6 洪功翔;國有企業(yè)經營者選聘機制的體制設計[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7 章鐵生;企業(yè)財務危機預測模型研究綜述[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席彥群,劉習勇,夏曉明,倪艷紅;預算管理模式及其運行過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李致平,董梅生,肖轉喬;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機制與績效的關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10 沈維成;;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少暉;朱珍;;國有資本投資體制改革30年:演變軌跡與趨向前瞻——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付才輝;;制度的分層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3 高明華;蔡衛(wèi)星;曾誠;;股權結構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證券分析師盈余預測特征的證據[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葳;郭鵬;;黑龍江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A];建設東北亞和諧國際經貿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為棟;謝江樺;;新疆兵團農業(yè)雙層經營績效評價[A];北方省市自治區(qū)會計學會第二十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陳言;;中小投資者保護、“隧道效應”與公司價值[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7 周方召;周正;曲振濤;孫凱;;利益共謀還是監(jiān)督激勵——基于中國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漲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周方召;周正;曲振濤;;法律保護、控股股東不對稱股權結構和公司績效——基于中國A股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劉茂平;向凱;;市場化進程、治理環(huán)境與控制權私人收益[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10 黃興年;;獨立董事制度:一項供給過剩與短缺并存的企業(yè)治理制度[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夏雪;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法制演變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楊曉艷;公司治理與大股東的掏空和支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姜海光;國有控股企業(yè)所有權邊界與財務戰(zhàn)略取向[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賈欣;海洋生態(tài)補償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李靜;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國棟;董事會職能影響企業(yè)多元化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謝敏;開放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國有經濟控制力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穎;公司控制權配置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單海源;新制度主義視角下我國現代學校制度變遷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階騰;我國大學學院運行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胡艷華;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結構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郝文君;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制度激勵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方索琴;家族企業(yè)金字塔式持股結構與資本結構的選擇[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艾輝;金字塔結構下家族上市企業(yè)資本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伏晶;基于資源觀的企業(yè)戰(zhàn)略收購模式選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任群;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陸怡然;中小民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啟林;代理問題、公司治理與企業(yè)價值——以民營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4年04期
2 鄧建平;曾勇;李金諾;;最終控制、權力制衡和公司價值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3 儲小平;職業(yè)經理與家族企業(yè)的成長[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4 唐清泉;家族企業(yè)持續(xù)成功經營的挑戰(zhàn)與應對方案[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5 劉峰,賀建剛,魏明海;控制權、業(yè)績與利益輸送——基于五糧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6 魏鋒,劉星;融資約束、不確定性對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J];經濟科學;2004年02期
7 馮巍;內部現金流量和企業(yè)投資——來自我國股票市場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證據[J];經濟科學;1999年01期
8 陳曉,單鑫;債務融資是否會增加上市企業(yè)的融資成本?[J];經濟研究;1999年09期
9 陳信元,張?zhí)镉?資產重組的市場反應——1997 年滬市資產重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99年09期
10 孫永祥,黃祖輝;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績效[J];經濟研究;1999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哲;王浩;;上市公司高管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1年15期
2 楊惠賢;李麗瑛;;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及其績效的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年23期
3 左志鵬;;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J];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蘭玉杰;王春鳳;;安徽省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貿研究;2010年06期
5 侯麗秋;;關于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研究綜述[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2期
6 向莉,張麗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問題與績效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年S1期
7 許陳生;尹繼東;郭燁;;多元化經營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問題探索;2006年11期
8 黃亮;;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與公司績效研究——基于民營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14期
9 周鐳;陳輝;;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J];財會研究;2010年07期
10 朱德勝;張順葆;;債務期限、債務類型與公司績效——基于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正林;;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律制度及其完善[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劉亭立;楊松令;;基于關系的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研究——以實際控制人為切入點[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岳朝龍;岳香;;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A];現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岳朝龍;岳香;;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鳳榮;談兆娜;;基于區(qū)域經濟的公司績效:對山東、浙江、廣東的對比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符剛;鄧怡;;中國房地產行業(yè)上市公司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來自深滬兩市43家公司的經驗數據[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賴建清;吳世農;;我國上市公司最終控制人的現狀研究[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任尚華;周建;方剛;;高科技公司董事會組成與董事持股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9 畢艷杰;;家族公司家族化水平的測定及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馮曦;周林彬;;公司法實施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證券時報記者 蘇言;[N];證券時報;2007年
2 證券時報記者 于揚;[N];證券時報;2007年
3 吳銘;[N];中國證券報;2008年
4 周到;[N];上海證券報;2005年
5 周到;[N];中國證券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劉浪 劉雪梅;[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7 劉興龍;[N];中國證券報;2007年
8 王大軍;[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9 本報記者 岳敬飛;[N];上海證券報;2006年
10 黃金滔;[N];上海證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來;實際控制人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鄭蕾;上市公司高管團隊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3 潘麗春;中國上市公司并購價值影響因素和演進路徑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卞娜;自主性治理維度及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5 劉麗;中國鋼鐵行業(yè)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江金鎖;市場環(huán)境、實際控制人控制方式與負債治理效應[D];暨南大學;2011年
7 李東陽;中國上市公司競爭戰(zhàn)略因素與戰(zhàn)略績效關系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績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李志剛;后股權分置時期終極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唐睿明;我國家族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琴;上市公司高管變更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2 周聆;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白尚靈;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4 黃長春;家電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唐曉宇;上市公司管理層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6 宋睿;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鐘繼偉;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8 熊鷹;基于行業(yè)差異性的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9 楊守靜;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0年
10 鮑潔;基于公司股權結構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公司法實施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9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39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