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7 06:12
本文關鍵詞: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法律援助作為政府為經(jīng)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的公民提供的一項免費公共服務,在保障公民平等法律地位、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自上世紀90年代,司法部正式提出在我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以來,我國的法律援助工作發(fā)展迅速,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在學習、借鑒、摸索中不斷地總結出自己的經(jīng)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援助模式。但是任何模式的出現(xiàn)只能代表它暫時適合目前的實踐需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制度的變革、環(huán)境的變化,一些以往具有典型特色的模式也可能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同時,任何模式都只是一種被歸納總結了的方法論,只有深入去探究模式的內(nèi)涵,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最終解決問題,才能找到這種模式存在的真正價值,并可以以此為借鑒,去不斷總結歸納出更好的法律援助模式,讓案件承辦人員更好地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讓弱勢群體更好地獲得幫助,推動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職責。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采用文獻研究法,收集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資料,作為理論研究基礎;采用個別訪談法,對法律援助機構人員以及案件承辦人員進行實證調查,為本文的撰寫提供實踐依據(jù);采用對比分析法,對不同案件承辦人員的需求、特征進行對比分析,同時采用因素分析法,對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的存在問題總結歸納,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本文以揚州市為例,以案件承辦人員的視角為出發(fā)點,將法律援助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納入到法律援助管理模式以及提供模式的框架下進行整體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總結經(jīng)驗,提出對策建議,進一步探討我國法律援助模式的未來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揚州市 法律援助 模式 承辦人員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26.5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6
- 1 緒論6-12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6-7
- 1.1.1 研究背景6
- 1.1.2 研究意義6-7
- 1.2 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7-9
- 1.2.1 國外研究概況7-8
- 1.2.2 國內(nèi)研究概況8-9
-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9-11
- 1.3.1 研究方法9
- 1.3.2 研究思路9-11
-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11-12
- 1.4.1 研究創(chuàng)新點11
- 1.4.2 本文不足之處11-12
- 2 基本理論與國內(nèi)外法律援助模式12-21
- 2.1 基本理論12-13
- 2.1.1 法律援助的界定12
- 2.1.2 法律援助質量的內(nèi)涵12-13
- 2.1.3 法律援助模式的定義13
- 2.1.4 法律援助模式的二維結構13
- 2.2 國內(nèi)外法律援助模式13-21
- 2.2.1 國外法律援助模式13-16
- 2.2.2 國內(nèi)法律援助模式16-19
- 2.2.3 國內(nèi)外法律援助模式選擇的關鍵要素19-21
- 3 揚州市法律援助現(xiàn)狀21-31
- 3.1 揚州市法律援助基本情況21-29
- 3.1.1 揚州市法律援助機構設置情況21-24
- 3.1.2 揚州市法律援助服務提供情況24-29
- 3.2 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基本情況29-31
- 3.2.1 揚州市法律援助管理模式29
- 3.2.2 揚州特色法律援助提供模式29-31
- 4 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分析31-40
- 4.1 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調查研究情況31-35
- 4.1.1 法律援助實證研究的必要性31
- 4.1.2 調查研究的目標、對象和方法31
- 4.1.3 調查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31-32
- 4.1.4 調查研究得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32-35
- 4.2 存在問題35-37
- 4.2.1 法律援助機構設置不合理35
- 4.2.2 法律援助機構職能混亂35-36
- 4.2.3 法律援助專項經(jīng)費不足36
- 4.2.4 法律援助案件補貼偏低36
- 4.2.5 “專職律師”概念模糊36
- 4.2.6 法律援助律師、公職律師身份雙重性36
- 4.2.7 法律援助專業(yè)人才短缺36-37
- 4.2.8 法律援助質量評估機制不完善37
- 4.3 原因分析37-40
- 4.3.1 法律制度不完善37-38
- 4.3.2 法律援助資金保障不穩(wěn)定38
- 4.3.3 對專業(yè)法律援助人才重視程度不夠38-40
- 5 完善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的對策建議40-48
- 5.1 完善法律援助管理模式的對策建議40-42
- 5.1.1 整合地方資源,按需設置援助機構40
- 5.1.2 提高機構效率,區(qū)分管理與實施職能40-41
- 5.1.3 完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機構工作程序41
- 5.1.4 保障經(jīng)費來源,確保辦案補貼41-42
- 5.2 完善法律援助提供模式的對策建議42-46
- 5.2.1 建立法律援助律師職業(yè)化機制42-43
- 5.2.2 采用多樣化律師組團合作形式43-44
- 5.2.3 完善法律援助人才儲備機制44-45
- 5.2.4 完善法律援助質量評估機制45-46
- 5.3 對未來法律援助模式研究的展望46-48
- 結論48-49
- 參考文獻49-51
- 附錄51-54
- 致謝54-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冷;賈秋美;;對建立我國法律援助律師制度的探討[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李智慧,王杏飛;法律援助的模式選擇[J];當代法學;2002年08期
3 郭婕;;英國法律援助同行評估制度論述[J];中國司法;2010年07期
4 宮曉冰,高貞;中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實踐、探索與前景(上)[J];當代司法;1997年05期
5 沈紅衛(wèi);論中國法律援助模式的選擇[J];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6 李蘭英;;法律援助如何成為實質性的援助[J];法學;2010年06期
7 桑寧;;法律援助提供模式研究——中國“專職模式”辨析[J];中國司法;2013年12期
8 朱昆;;英國法律援助制度概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裴小梅;對我國律師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兼論建立法律援助公職律師制度的必要性[J];河南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10 胡玉霞;胡曉濤;;對國外法律援助模式之比較與借鑒[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本文關鍵詞:揚州市法律援助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75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5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