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學若干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06:44
司法學是現(xiàn)代法學體系中一門新興而重要的分支學科,是以司法現(xiàn)象、司法規(guī)律以及其他相關事物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學學科。司法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現(xiàn)代司法的功能和作用正逐漸強化,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需要通過司法來定紛止爭,司法學領域又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認真研究。我國社會正處于一個由人治社會正向法治社會過渡的轉型時期,加強司法學研究更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使我國社會早日步入法治的康莊大道。 司法是指與立法、行政相對應的,由依法享有司法權的專門機關作為居間者對兩造當事人的爭議和沖突依照程序法和實體法作出的公正的最終裁判的專門活動。筆者認為,司法僅指法院的審判活動,具有終局性、專門性、公正性、中立性,正是這四大屬性,從而使其與立法、行政相區(qū)別。司法權即審判權,是一種被動的國家權力,司法權與行政權是對等的,司法權通過終局裁判來制約行政權,行政權通過授權立法來影響司法權,兩者又統(tǒng)一受立法權的監(jiān)督。同時司法權通過司法解釋、案件裁判來彌補立法之不足,從而對立法權也產生重要影響。司法主體就是指法院和法官,不能將“公、檢、司、安”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視為司法主體,因為它們的活動不具備司法的四大...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
二、 司法、司法權與司法主體
(一) 司法
(二) 司法權
(三) 司法主體
三、 司法原則分析
(一) 司法公正原則
(二) 司法效率原則
(三) 司法獨立原則
(四) 司法平等原則
四、 司法適用的宏觀審視
(一) 司法程序
(二) 司法造法
(三) 司法裁判
五、 司法改革的三個問題
(一) 司法改革的目標
(二) 司法體制的改革
(三) 審判方式的改革
六、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正與效率:新世紀人民法院的主題[J]. 肖揚. 人民司法. 2001(01)
[2]司法獨立的另一種詮釋:權、責、信的統(tǒng)一[J]. 梁玉霞. 現(xiàn)代法學. 2000(05)
[3]論司法改革觀念的定位[J]. 孫萬勝. 人民司法. 2000(04)
[4]論司法權威與司法改革[J]. 賀日開. 法學評論. 1999(05)
[5]論司法的程序性與司法改革[J]. 蔣惠嶺. 人民司法. 1999(07)
[6]略論司法公正的障礙及相關法律對策[J]. 葉綱. 河北法學. 1999(02)
[7]司法公正論[J]. 何家弘. 中國法學. 1999(02)
[8]司法解釋的制定、適用及其改革之思考[J]. 人民司法. 1998(05)
[9]中國司法解釋發(fā)展之回顧[J]. 人民司法. 1998(03)
[10]審判方式改革的目標和內容[J]. 陳旭. 政治與法律. 1998(01)
本文編號:3201179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
二、 司法、司法權與司法主體
(一) 司法
(二) 司法權
(三) 司法主體
三、 司法原則分析
(一) 司法公正原則
(二) 司法效率原則
(三) 司法獨立原則
(四) 司法平等原則
四、 司法適用的宏觀審視
(一) 司法程序
(二) 司法造法
(三) 司法裁判
五、 司法改革的三個問題
(一) 司法改革的目標
(二) 司法體制的改革
(三) 審判方式的改革
六、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正與效率:新世紀人民法院的主題[J]. 肖揚. 人民司法. 2001(01)
[2]司法獨立的另一種詮釋:權、責、信的統(tǒng)一[J]. 梁玉霞. 現(xiàn)代法學. 2000(05)
[3]論司法改革觀念的定位[J]. 孫萬勝. 人民司法. 2000(04)
[4]論司法權威與司法改革[J]. 賀日開. 法學評論. 1999(05)
[5]論司法的程序性與司法改革[J]. 蔣惠嶺. 人民司法. 1999(07)
[6]略論司法公正的障礙及相關法律對策[J]. 葉綱. 河北法學. 1999(02)
[7]司法公正論[J]. 何家弘. 中國法學. 1999(02)
[8]司法解釋的制定、適用及其改革之思考[J]. 人民司法. 1998(05)
[9]中國司法解釋發(fā)展之回顧[J]. 人民司法. 1998(03)
[10]審判方式改革的目標和內容[J]. 陳旭. 政治與法律. 1998(01)
本文編號:32011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20117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