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價值論
發(fā)布時間:2021-01-19 21:58
近年來,屢屢發(fā)生的“公證不公”事件引發(fā)了對公證制度的意義和作用的思索,也從理論研究上向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課題。然而,從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研究過多的沉浸于法律實務運用,對于解釋公證制度意義和對制度完善方向有著指導作用的基本理論卻極少有人問津。針對這種情形,本文擬脫離以往就制度而論的公證法學研究模式,從法學的基本理論范疇——法律價值入手,構建公證價值理論的整體框架和科學體系,對公證法學基本理論范疇的研究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為進一步構建公證法理學搭建研究平臺。筆者認為,從公證制度存在意義本源的公證價值入手,有利于從根本上把握和揭示公證制度存在的意義和作用,同時通過對內涵于公證制度的價值目標及其實現(xiàn)的分析,可以解釋公證不公行為在價值支撐點上的缺失,為公證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指明方向,從而避免制度建設零敲碎打所造成的矛盾和沖突。 本文除前言外,共分三個部分,約四萬余字。 第一部分,公證價值界定論。本部分主要是對涉及公證價值的基本概念進行闡釋,討論了公證價值的具體涵義和公證價值評價的具體內容。在公證價值具體涵義的理性闡釋中,本文首先從價值入手,對價值和法律價值的基本涵義進行了界定,其著重...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公證價值界定論
一、公證價值涵義的理性闡釋
(一) 公證價值的產生背景是公權力對于非爭議事項的介入
(二) 公證價值與公證權的性質密切相關
(三) 公證價值通過正確發(fā)揮公證效力的途徑得以實現(xiàn)
二、公證價值的評價
(一) 公證價值評價的涵義
(二) 公證價值評價標準形成的制約因素
1、公證制度所處的社會經濟結構
2、公證價值滿足的需要和利益
3、公證法律制度的運行現(xiàn)狀
第二部分 公證價值目標論
一、公證制度的公正價值
(一) 公證制度的公正價值之界定
(二) 實體公正
1、英美法系的形式審查制
2、拉丁公證制中的實質審查制
3、關于兩種不同審查模式的簡評
(三) 程序公正
1、公證人的不偏不倚
2、公證過程的公開性和信息獲得的完整性
3、公證程序應該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和倫理底線
4、公證程序應該包括對程序不公和實體錯誤的糾錯和監(jiān)督程序
二、公證的效益價值
(一) 公證效益價值之界定
(二) 公證效益價值的內容
1、公證的宏觀效益價值
2、公證的微觀效益價值
三、公證制度的信用價值
(一) 公證制度的信用價值之界定
(二) 公證的性質決定了其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三) 公證信用價值的功能論
1、調節(jié)市場經濟中信息不對稱的失信根源
2、充實完善信用激勵機制
3、有助于建立理勝的規(guī)則信用模式
第三部分 我國公證價值實現(xiàn)論
一、我國公證價值的內在沖突和協(xié)調
(一) 公證價值目標的沖突與協(xié)調
(二) 價值評價的沖突和協(xié)調
1、利益傾向是價值評價發(fā)生沖突的根本原因
2、公證制度的發(fā)展狀況導致對公證價值評價的沖突
二、完善我國公證制度以實現(xiàn)公證價值
(一) 公證組織性質的沿革和構想
(二) 建立必須公證的制度
1、關于公司活動的必須公證
2、關于收養(yǎng)、繼承及其它婚姻家庭事件的必須公證
3、關于不動產事項的必須公證
4、關于法律行為必須公證的規(guī)定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證權走出理論尷尬[J]. 黃韜. 中國公證. 2004(08)
[2]從公共權力市場化運行角度看公證(上)[J]. 莊春英,薛春喜. 中國公證. 2004(07)
[3]哲學價值論研究的人學基礎[J]. 賴金良. 哲學研究. 2004(05)
[4]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發(fā)布 2004年中國公證業(yè)發(fā)展政策報告[J]. 中國公證. 2004(05)
[5]程序公正及其心理機制[J]. 林曉婉,車宏生,張鵬,王蕾. 心理科學進展. 2004(02)
[6]中國公證制度的完善[J]. 宮曉冰. 法學研究. 2003(05)
[7]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J]. 張淑杰.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04)
[8]論公證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定位[J]. 周志揚. 中國法學. 2003(04)
[9]公證引發(fā)糾紛可提起行政訴訟[J]. 肖登輝. 中國公證. 2002(06)
[10]加入WTO引發(fā)的中國公證發(fā)展戰(zhàn)略和策略[J]. 江曉亮. 中國公證. 2002(04)
本文編號:2987784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公證價值界定論
一、公證價值涵義的理性闡釋
(一) 公證價值的產生背景是公權力對于非爭議事項的介入
(二) 公證價值與公證權的性質密切相關
(三) 公證價值通過正確發(fā)揮公證效力的途徑得以實現(xiàn)
二、公證價值的評價
(一) 公證價值評價的涵義
(二) 公證價值評價標準形成的制約因素
1、公證制度所處的社會經濟結構
2、公證價值滿足的需要和利益
3、公證法律制度的運行現(xiàn)狀
第二部分 公證價值目標論
一、公證制度的公正價值
(一) 公證制度的公正價值之界定
(二) 實體公正
1、英美法系的形式審查制
2、拉丁公證制中的實質審查制
3、關于兩種不同審查模式的簡評
(三) 程序公正
1、公證人的不偏不倚
2、公證過程的公開性和信息獲得的完整性
3、公證程序應該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和倫理底線
4、公證程序應該包括對程序不公和實體錯誤的糾錯和監(jiān)督程序
二、公證的效益價值
(一) 公證效益價值之界定
(二) 公證效益價值的內容
1、公證的宏觀效益價值
2、公證的微觀效益價值
三、公證制度的信用價值
(一) 公證制度的信用價值之界定
(二) 公證的性質決定了其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三) 公證信用價值的功能論
1、調節(jié)市場經濟中信息不對稱的失信根源
2、充實完善信用激勵機制
3、有助于建立理勝的規(guī)則信用模式
第三部分 我國公證價值實現(xiàn)論
一、我國公證價值的內在沖突和協(xié)調
(一) 公證價值目標的沖突與協(xié)調
(二) 價值評價的沖突和協(xié)調
1、利益傾向是價值評價發(fā)生沖突的根本原因
2、公證制度的發(fā)展狀況導致對公證價值評價的沖突
二、完善我國公證制度以實現(xiàn)公證價值
(一) 公證組織性質的沿革和構想
(二) 建立必須公證的制度
1、關于公司活動的必須公證
2、關于收養(yǎng)、繼承及其它婚姻家庭事件的必須公證
3、關于不動產事項的必須公證
4、關于法律行為必須公證的規(guī)定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公證權走出理論尷尬[J]. 黃韜. 中國公證. 2004(08)
[2]從公共權力市場化運行角度看公證(上)[J]. 莊春英,薛春喜. 中國公證. 2004(07)
[3]哲學價值論研究的人學基礎[J]. 賴金良. 哲學研究. 2004(05)
[4]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發(fā)布 2004年中國公證業(yè)發(fā)展政策報告[J]. 中國公證. 2004(05)
[5]程序公正及其心理機制[J]. 林曉婉,車宏生,張鵬,王蕾. 心理科學進展. 2004(02)
[6]中國公證制度的完善[J]. 宮曉冰. 法學研究. 2003(05)
[7]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J]. 張淑杰.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04)
[8]論公證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定位[J]. 周志揚. 中國法學. 2003(04)
[9]公證引發(fā)糾紛可提起行政訴訟[J]. 肖登輝. 中國公證. 2002(06)
[10]加入WTO引發(fā)的中國公證發(fā)展戰(zhàn)略和策略[J]. 江曉亮. 中國公證. 2002(04)
本文編號:2987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877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