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06:56
【摘要】:法官如何依據(jù)一般規(guī)范獲得正當?shù)膫案判決,是司法實踐的難題。在常規(guī)案件中,即事實清楚、法律規(guī)范明確,法官可以直接運用演繹推理:法律規(guī)則(大前提)、案件事實(小前提)得出裁判結(jié)論。這樣的司法裁判方式通過明確的裁判依據(jù)和形式化的推論過程,在一般性規(guī)則與事實之間建立起一種必然的、有說服力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個案裁判在理論上的形式正義。從司法實踐來看,常規(guī)案件構(gòu)成了法律事務的主體,這些案件的判決又是確定的、并因而是可預測的。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法官還會遇到演繹推理所不能解決的疑難案件:個案事實無法與規(guī)范事實一一對應或直接等置,包括:規(guī)則模糊、規(guī)則沖突、規(guī)則悖反、規(guī)則空缺等。當邏輯無法為法律提供答案的時候,法官該如何?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為其提供了一條路徑。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旨在指導法官在面對疑難案件時,通過關(guān)注適用各種可供選擇的法律規(guī)范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予以審慎考量,以權(quán)衡利弊,最后再確定所適用的法律規(guī)則或者法律原則來進行裁判。這種司法裁判的后果主義考量的因素是法律規(guī)范以外的政治、經(jīng)濟、道德、公共利益,因此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裁判事業(yè)對實質(zhì)法治的訴求。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后果主義導向下司法裁判的基本概念。首先,介紹了后果主義的理論來源,分析其運用于法學領(lǐng)域的過程;其次,介紹司法裁判的后果主義考量,立足于司法判決中法官運用的三段論的推理模式的弊端,指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通常運用演繹推理的裁判方式解決大部分常規(guī)案件,面對疑難案件,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顯示了其重要功能,著重介紹司法裁判中法官考量的“后果”的涵義。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后果主義導向下司法裁判的實踐。首先,通過兩個案情相同裁判方式不同的案例,分析后果主義在疑難案件的司法裁判中具有的優(yōu)勢;其次,論證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具有的特點:彌補法律漏洞、與當前法治理念相契合;最后,正視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仍面臨的一些困境。第三部分,主要是對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方法進行重構(gòu)。首先,確定什么樣的案件需要后果主義論證;其次,法官需要考量的這個后果根據(jù)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例如道德、法律便利、公眾意見;最后,后果主義導向下的司法裁判方式還需要進行其他論證形式的檢驗例如可普遍化、一致性、融貫性等檢驗。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26.2
本文編號:2792673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26.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海波;;通過裁判后果論證裁判——法律推理新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2 唐豐鶴;;司法裁決的后果衡量[J];浙江社會科學;2015年03期
3 楊知文;;基于后果評價的法律適用方法[J];現(xiàn)代法學;2014年04期
4 蘇力;;法律人思維?[J];北大法律評論;2013年02期
5 陳偉;;法律推理中的二階證立[J];政法論叢;2013年01期
6 桑本謙;;利他主義救助的法律干預[J];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10期
7 張超;;能動司法與實用主義后果論——基于“法治”理念的一個檢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8 馮輝;;判決、公共政策與社會主流價值觀——“跌倒爭議案”的法理省思[J];政法論壇;2012年04期
9 陳金釗;;法律人思維中的規(guī)范隱退[J];中國法學;2012年01期
10 陳林林;;公眾意見在裁判結(jié)構(gòu)中的地位[J];法學研究;2012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延娜;凱爾森的規(guī)范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92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926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