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議制度程序規(guī)范的研究
本文選題:量刑建議 + 制度 ; 參考:《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摘要】:刑事犯罪庭審過程中引入量刑建議制度是時代的需要。目前量刑建議制度在我國處于試點階段,在此階段中暴露出提出量刑建議主體不明;量刑建議適用范圍不明;量刑建議提出方式不明;量刑建議具體內容不明等等問題。文章認為應總結經驗,對我國量刑建議制度進行規(guī)范。
[Abstract]:It is the need of the times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of sentencing sugg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iminal trial. At present, the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 is in the pilot stage in our country, in this stage, the subject of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is unknown; the scope of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is not clear; the way of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is unclear;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is unclear and so on.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we should sum up our experience and standardize the system of sentencing sugges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云南省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92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周光權;量刑規(guī)范化:可行性與難題[J];法律適用;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艷玲;量刑方法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嘎;量刑規(guī)范化論[D];山東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周光權;量刑規(guī)范化:可行性與難題[J];法律適用;2004年04期
2 陳建明;錢曉峰;;論圓桌審判在少年刑事審判中的運用[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6期
3 朱建華;;量刑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量刑基準的確立[J];河北法學;2006年12期
4 劉德法,胡權勛;量刑建議權初探[J];檢察實踐;2003年04期
5 蔡金芳,朱明棣;關于檢察機關量刑建議權制度的規(guī)范化[J];前沿;2005年06期
6 冀祥德;量刑建議權的理論基礎與價值基礎[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周光權;量刑基準研究[J];中國法學;1999年05期
8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再修訂過程中面臨的幾個選擇[J];中國法學;2006年06期
9 龐良程;量刑建議制度可行性研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林;量刑建議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麗紅;;量刑建議權的法律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1年26期
2 孫印芳;;量刑建議中釋法說理的實效不足及改進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1年26期
3 楊薇;;被害人量刑建議權問題的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年09期
4 鄭秋卉;陳立毅;;我國量刑建議制度設置構想[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劉曉;;構建“合適成年人參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1年21期
6 張青;;論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必要性——以協商性司法為視角[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年04期
7 寧子鍵;陶文軍;;淺析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權[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8 楊正萬;;論量刑建議權的有效行使[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騰飛;;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的價值[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韓立新;;淺談實行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的意義[J];今日科苑;2011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立新;龔瑞;;理念、制度——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少年司法之走向[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2 馬惠琴;;建立監(jiān)獄警察個別教育制度——打造平安監(jiān)獄,構建和諧社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3 張智遠;;論公司行為保全制度[A];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彩英;肖文;;“入世”與中國公證制度的創(chuàng)新[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劉文超;;淺析民事強制執(zhí)行制度的特有原則[A];在審判工作中如何確保司法公正理論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6 洪惠晈;;香港a蚪淌鵯嗌倌晷淌聎鎦沃貧萚A];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楊浩;;試論審判委員會制度改革[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延太;徐成;;建立科學的審判管理制度的途徑和辦法[A];在審判工作中如何確保司法公正理論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9 郝鐵川;;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與中國司法制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10 周春梅;;完善協議管轄制度之我見[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鍵 通訊員 李冬梅;單獨量刑程序“辯”出公正[N];檢察日報;2010年
2 湖南省人民檢察院 譚義斌;量刑建議權的發(fā)展方向[N];檢察日報;2009年
3 董建良;淺議量刑建議權和自由裁量權[N];法制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潘從武 本報通訊員 劉學軍;量刑建議權新探索:被害方有權“發(fā)言”[N];法制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王斗斗;檢察機關量刑建議權首次被明確[N];法制日報;2010年
6 陳嘉 汪曼喬;檢察機關量刑建議權之我見[N];江蘇經濟報;2010年
7 記者 黃世釗 通訊員 李大運 譚璇;興寧區(qū)檢察院行使量刑建議權[N];廣西政法報;2003年
8 孫得愚 胡婷婷;淺談我國民事上訴制度的缺陷[N];江蘇經濟報;2005年
9 趙平志 葉芳;浙江慈溪: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N];檢察日報;2005年
10 閻永緯 孫曉光;將建提級執(zhí)行指定執(zhí)行等制度[N];法制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擁政;刑事訴訟中的財產權保障[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2 宋永華;韓國憲法法院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張國軒;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李宜光;兩岸律師辯護制度之比較[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仇曉敏;量刑公正之程序進路[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譚淼;刑事再審理論與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王學成;民事檢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8 蔡長林;民事訴訟程序公正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齊樹潔;民事上訴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10 徐家力;民國律師制度源流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麗紅;論我國檢察官的求刑權[D];蘇州大學;2006年
2 韋大志;論我國民事推定制度的完善[D];四川大學;2005年
3 劉曙光;論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的法制化[D];安徽大學;2007年
4 趙慧;論我國無罪推定原則[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吳曉兵;論暫緩起訴制度在我國的構建[D];蘇州大學;2005年
6 謝甄珂;論我國臨時禁止令制度的構建[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7 李麗莎;論公安機關偵查監(jiān)督機制及其完善[D];鄭州大學;2005年
8 駱福林;我國犯罪嫌疑人權利保障制度完善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革新;論民事專家證人制度[D];內蒙古大學;2005年
10 李祥杰;勞動教養(yǎng)制度的優(yōu)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91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9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