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司法論文 >

刑事和解基本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26 02:31

  本文選題:刑事和解 切入點:正當性基礎 出處:《南京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2012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刑事訴訟法》實現(xiàn)了自1979年以來的第二次重要修改。這次修改涉及內容甚廣,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五編特別程序中對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三個條文的規(guī)定,即通常所稱的刑事和解。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59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其中第二十一章共十一個條文對刑事和解的具體適用條件和程序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刑事和解制度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刑事和解的適用從此也名正言順,司法實踐中對刑事和解的適用也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這三個條文是對2001年以來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國作為學說的引入、10年來司法實踐部門的試點實驗和法學界通過參與司法實務調研、學術探討而提供了的理論支持的產物。 本文試圖以最新的法律規(guī)定為基礎,闡述刑事和解制度的若干基本問題,并結合理論和司法實踐,對法律規(guī)定展開具體的探討、評價和建議,除引言和結語外,共分四個部分,共約兩萬余字。 第一部分主要對刑事和解制度進行了概述,包括在西方起源與發(fā)展、在我國的實踐探索,并結合最新法律規(guī)定對刑事和解的概念進行理解與界定。從概念的上入手,對實踐中的具體操作提供指引。 第二部分結合新形勢下刑事司法的改革要求,論述刑事和解制度建立的正當性基礎。從國家、被告人和被害人三個方面探討了刑事訴訟模式的轉變。從刑事政策、市場經濟與刑事和解的關系研究刑事和解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詳細評述新刑事訴訟法對刑事和解制度的規(guī)定。包括適用條件和范圍、和解主體、和解的方式和內容、和解的法律后果。對部分沒有規(guī)定的理論和實踐中有爭議的內容作出補充論述。 第四部分針對新刑事訴訟法對刑事和解制度規(guī)定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議,進步完善法律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解釋。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配套機制,加強對刑事和解制度適用的審查和監(jiān)督。 總之,新刑事訴訟法立足于我國國情,總結司法實踐改革成果,以理論和實踐雙重基礎為依托,審慎設立了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實踐證明,通過當事人和解形式結案,能夠較好地維護被害人的權利,進而更好地處理社會矛盾,較低司法成本,積極地實現(xiàn)案結事了,促進社會和諧。該程序的設立有助于被害人及時獲得充分賠償,有利于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有助于及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契合恢復性司法的國際潮流。但是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新的法律規(guī)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對法律規(guī)定的理解與解釋以及司法實踐操作中還存在一些模糊地帶。同時,與刑事和解相關的配套機制有待進一步的建立和完善,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刑事和解制度的功效。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5.2;D9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偉衛(wèi);;恢復性司法的困境及其應對[J];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2 丁娟;;知識產權犯罪中的被害人權利保護[J];經濟論壇;2009年04期

3 孫鳳良;;論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與運用[J];法制與社會;2009年32期

4 宋鎮(zhèn)藤;傅文魁;孫輝;陳龍;馮仁強;謝佑平;陳衛(wèi)東;;刑事和解的配套措施[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湯道剛;;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優(yōu)化選擇——倡導刑事和解的犯罪學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8年15期

6 何新泰;;刑事和解的立法根據與程序要求[J];人民檢察;2009年04期

7 李美榮;;論公訴案件被害人刑事和解權的法律保障[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酈毓貝;;限制公安偵查階段輕傷害刑事和解[J];中國檢察官;2006年05期

9 謝鵬程;;刑事和解的理念與程序設計[J];人民檢察;2006年14期

10 孫海雄;陳然;;檢察權視野中刑事和解的實體問題探討[J];中國司法;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業(yè)宏;紀曉慧;;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2 藍藍;;刑事和解制度實施中的若干爭點[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3 黃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與檢察工作[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李自民;翟延平;;刑事和解與檢察權的行使[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賀恒揚;劉路陽;;加強檢察監(jiān)督實現(xiàn)刑事和解的價值回歸[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馮中華;;以公訴權為核心矯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鄭國;;淺談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歐丹;;農村刑事糾紛解決機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課題[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9 孫光駿;;關于刑事和解的幾個法律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耿紅;;淺論刑事和解在基層檢察實踐中的應用[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寧 孫敏堅;對刑事和解制度進行立法[N];湖南日報;2009年

2 通訊員 張寧;天津適用刑事和解機制辦案415件[N];檢察日報;2010年

3 常州市武進區(qū)檢察院 熊彬 蔣曉棟;檢調對接下刑事和解的選擇[N];江蘇法制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阮占江 趙文明 本報通訊員 譚麗霞;“三位一體”刑事和解透明高效[N];法制日報;2011年

5 王風浪 王金寶;淺談公訴環(huán)節(jié)的刑事和解[N];西部法制報;2008年

6 記者 李松 黃潔;刑事和解不是“花錢買刑”[N];法制日報;2008年

7 李松 黃潔;刑事和解不是“花錢買刑”[N];貴陽日報;2008年

8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方工;刑事和解應注意糾偏[N];檢察日報;2008年

9 毛建華;刑事和解須堅持四項原則[N];法治快報;2008年

10 國家檢察官學院 姜昕 孫勤;刑事和解的民法化解釋[N];人民法院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周凱東;檢察環(huán)節(jié)刑事和解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葉肖華;刑事審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周亞紅;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鄧建輝;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6 王守安;檢察裁量權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田小豐;論刑事和解[D];復旦大學;2012年

8 沈海平;尋求有效率的懲罰[D];北京大學;2008年

9 初殿清;刑事司法平等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何挺;現(xiàn)代刑事糾紛及其解決[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利飛;刑事和解模式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0年

2 白壘寧;論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D];燕山大學;2010年

3 楊森;我國刑事和解制度構建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王靜;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之構建[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劉曉東;刑事實體法視野下的刑事和解[D];黑龍江大學;2010年

6 郭小巒;中國刑事和解的困境與出路[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7 李劍書;中國刑事和解制度的瓶頸問題與程序設計[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潔;刑事和解及其中國化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陳勇杰;試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夏云偉;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D];重慶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6659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659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b83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