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法學方法論論著我國大陸傳播考略——以歐陸譯作與我國臺灣地區(qū)作品為主線
本文關鍵詞:域外法學方法論論著我國大陸傳播考略——以歐陸譯作與我國臺灣地區(qū)作品為主線
更多相關文章: 法學方法論 歐陸譯作 我國臺灣地區(qū)作品 譯介與傳播 學術傳統(tǒng)
【摘要】:近十多年來法學方法論在我國大陸法理學界成為一門"顯學"。這與域外方法論論著、尤其是歐陸譯作和我國臺灣地區(qū)作品在大陸的傳播有關。據粗略統(tǒng)計,迄今為止在大陸出版的相關譯著與著作共有28種,譯文和論文合計56篇。這些作品的刊發(fā)具有時間集中、內容集中、刊發(fā)載體集中的特點。在區(qū)分傳統(tǒng)法學方法論、法律論證理論、方法論學說史三個方面的基礎上,通過重點分析方法論譯著(著作)的翻譯和傳播情況可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具體分布并不均衡,影響力大小不一;目前的譯介活動在主題、作者來源與譯者來源方面都有缺陷。為此,需要更加全面和有規(guī)劃地引入域外方法論作品,將歐陸學術傳統(tǒng)逐步呈現(xiàn)于大陸讀者面前。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法學方法論 歐陸譯作 我國臺灣地區(qū)作品 譯介與傳播 學術傳統(tǒng)
【基金】:2013年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十多年來法學方法論在我國大陸法理學界成為一門“顯學”。這與諸種背景因素相關。其中主要有:(1)法學的研究興趣業(yè)已由立法定向的法學轉向司法定向的法學!1〕在我國大陸近三十年來大規(guī)模的“法制建設”與“法典化運動”的開展過程中,學者們的參與熱情被高度調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舒國瀅;;論題學:從亞里士多德到西塞羅[J];研究生法學;2011年06期
2 雷磊;;融貫性與法律體系的建構——兼論當代中國法律體系的融貫化[J];法學家;2012年02期
3 舒國瀅;;追問古代修辭學與法學論證技術之關系[J];法學;2012年09期
4 舒國瀅;;羅馬法學成長中的方法論因素[J];比較法研究;2013年01期
5 舒國瀅;尋訪法學的問題立場——兼談“論題學法學”的思考方式[J];法學研究;2005年03期
6 舒國瀅;;西塞羅的《論題術》研究[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4期
7 舒國瀅;;并非有一種值得期待的宣言——我們時代的法學為什么需要重視方法[J];現(xiàn)代法學;2006年05期
8 舒國瀅;;走近論題學法學[J];現(xiàn)代法學;2011年04期
9 舒國瀅;;“爭點論”探賾[J];政法論壇;2012年02期
10 舒國瀅;從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fā)展[J];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勝利;;論《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一般條款”[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2 楊海坤;曾祥華;;行政過程的社會正當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蔣志如;;兩條道路如何抉擇?——對《變法、法治及其本土資源》一文的解讀[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4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5 吳沈括;;論博客刑事責任之歸致——以刑法解釋為進路[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6 陳銀珠;;刑法解釋的立場選擇:客觀解釋論之提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7 王遠勝;吳興國;;企業(yè)投資法律風險與防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8 張武;論政府經濟職權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9 王春業(yè);郭劍峰;;普通公民應享有對法律文件解釋的啟動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姜柏生;;患者隱私權保護中的權利沖突[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小君;高飛;李俊;;地權糾紛中的法律救濟——村莊合并中的農地權屬糾紛救濟的理想與現(xiàn)實[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溫輝;;我國檢察機關性質分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李道剛;;論法律解釋的“歷史性”問題[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4 廖建求;姜孝賢;;法經濟學語境下的環(huán)境侵權歸責原則重構[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柯華慶;;實效主義法學綱要[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陳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會與公共秩序——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一種分析框架和政策維度[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9 舒國瀅;;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fā)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劉希;;法律:一種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文化——我國民族民間文化法律保護諸問題的法律人類學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徐子良;經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吳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態(tài)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987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98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