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中“不孝罪”及其流變
發(fā)布時間:2017-09-10 00:26
本文關鍵詞:《唐律》中“不孝罪”及其流變
【摘要】:本文以不孝罪的源流入手,分析唐律中不孝罪的來源,并且對唐律中不孝罪的具體條款進行了分析,然后以唐律不孝罪為藍本,分析唐律中不孝罪在宋明清以及清末民初的流變。 文章第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為不孝罪的來源及唐律不孝罪的具體規(guī)定。從西周的孝倫理道德到北齊律的孝法律觀念——對不孝罪的源流進行簡要概括,并對唐律中不孝罪具體條款進行簡要分析。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寫不孝罪在《宋刑統(tǒng)》《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中的具體規(guī)定,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宋律完全承襲唐律的原因,以及明清時期出現(xiàn)細微變化的原因。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不孝罪的罪名在清末變法修律中滅失及其唐律不孝罪所保護的客體在這一時期演化的具體體現(xiàn)。不孝罪罪名滅失了,但是對唐律不孝罪所保護的客體的維護卻通過民法和刑法等方式分別予以規(guī)范,并分析不孝罪罪名滅失的原因以及對唐律不孝罪所保護客體繼續(xù)維護的原因。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寫了民國初期立法中對唐律不孝罪所保護客體的維護的體現(xiàn),并通過與清末對比,闡述這一時期對傳統(tǒng)孝道的維護更加趨向保守的原因。 結語部分則主要對文章脈絡進行簡短回顧,并對不孝罪的變化所體現(xiàn)的道德與法律的變化趨勢進行了簡要概括。
【關鍵詞】:不孝罪 宋明清 清末民初 流變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9;D924.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0
- 1.1 選題的緣由7
- 1.2 本選題的學術回顧7-9
- 1.2.1 秦漢時期“不孝罪”研究7-8
- 1.2.2 唐律中“不孝罪”的研究8-9
- 1.2.3 其他有關“不孝罪”的研究9
- 1.3 本文研究的問題9-10
- 第二章 《唐律》不孝罪的來源及具體規(guī)定10-17
- 2.1 《唐律》中不孝罪的來源——從道德準則到法律原則10-12
- 2.2 《唐律》不孝罪的具體規(guī)定12-17
- 第三章 《唐律》中不孝罪在宋明清時期的變化17-27
- 3.1 宋律“不孝罪”對唐律的完全繼承17-18
- 3.2 明清律對唐律“不孝罪”繼承中的變化18-24
- 3.3 不孝罪在明清時期變化的原因24-27
- 第四章 清末變法修律中不孝罪罪名的轉化27-35
- 4.1 《大清新刑律》中對唐律不孝罪所保護客體的維護27-29
- 4.2 《大清民律草案》中維護唐律不孝罪中客體的體現(xiàn)29-31
- 4.3 不孝罪罪名滅失及維護唐律不孝罪所保護客體的原因31-35
- 4.3.1 不孝罪罪名滅失的原因32
- 4.3.2 傳統(tǒng)不孝行為的處罰繼續(xù)存在的原因32-35
- 第五章 民國初期立法對唐律不孝罪客體維護的發(fā)展35-43
- 5.1 “28刑法”和“35刑法”對不孝行為的規(guī)范35-38
- 5.2 《民國民律草案》中對不孝罪客體的維護38-41
- 5.3 傳統(tǒng)不孝行為維護趨向保守的原因41-43
- 結語43-44
- 致謝44-45
- 參考文獻45-47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付蓓蕾;;論“孝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J];法制與社會;2011年26期
2 李衛(wèi)東;;民國初期民法的“新”“舊”沖突與調(diào)適——以制定法為中心[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王少s,
本文編號:823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82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