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準五服以治罪”歷史傳統(tǒng)及其當代借鑒
發(fā)布時間:2017-07-02 09:26
本文關鍵詞:論“準五服以治罪”歷史傳統(tǒng)及其當代借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禮法結合”是數(shù)千年來中國古代法律的典型特征,而“準五服以制罪”便是“禮法結合”的重要表現(xiàn)。它一方面體現(xiàn)了法律維護尊卑等級秩序的功能和法律儒家化的色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敬老愛老、重視親情的普遍社會心理,對于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中國法律的近代化以及人們思想認識和社會結構的改變,人們開始以批判的眼光審視固有的傳統(tǒng),“準五服以制罪”同其他許多傳統(tǒng)文化一樣,被作為封建糟粕而予以否定。本文通過對這一法律制度的歷史性考察和價值分析,認為它不但在歷史上具有合理性,即使對當代社會也依然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因此,重新審視這一制度,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合理利用,是不乏現(xiàn)實意義的。本文對這一制度做些梳理,并通過分析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一些立法建議,希望繼承其合理性,有利于當今的法制建設。
【關鍵詞】:服制 親人 常人 法制 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29
【目錄】:
- 內容提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 選題的價值及意義8-9
- (二) 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9-10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10-11
- 一、“準五服以制罪”的內涵及源流11-19
- (一) “五服”概述11-12
- (二) “準五服以制罪”概述12-19
- 1. “準五服以制罪”的內涵12-13
- 2. “準五服以制罪”的演變13-19
- 二、“準五服以制罪”的價值評判19-29
- (一) “準五服以制罪”的歷史合理性19-24
- 1. 與歷史上的農業(yè)經(jīng)濟相適應19-20
- 2. 與歷史上的君主政體相吻合20-22
- 3. 與歷史上的正統(tǒng)思想相統(tǒng)一22-24
- (二) “準五服以制罪”的當代價值分析24-29
- 1. 它是否違背公平平等的價值理念24-25
- 2. 它是否對當代社會還具有實用價值25-27
- 3. 親屬的范圍是否適應當代社會現(xiàn)狀27-29
- 三、“準五服以制罪”的當代借鑒與法理依據(jù)29-39
- (一) 親屬間人身犯罪29-34
- 1. 我國有關親屬間人身犯罪的立法現(xiàn)狀29-30
- 2. 親屬間人身犯罪的立法借鑒及法理分析30-33
- 3. 親屬間人身犯罪中的親屬范圍界定33
- 4. 親屬間人身犯罪加重處罰的特殊情形33-34
- (二) 親屬間的財產犯罪34-39
- 1. 我國有關親屬間財產犯罪的立法現(xiàn)狀34-35
- 2. 親屬間財產犯罪的立法借鑒及法理依據(jù)35-37
- 3. 親屬間財產犯罪中的親屬范圍界定37-38
- 4. 親屬間財產犯罪減輕處罰的例外情形38-39
- 結語39-40
- 參考文獻40-42
- 攻讀碩士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42-43
- 后記43-44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成文卿;論親屬犯罪的定罪與量刑[D];蘇州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論“準五服以治罪”歷史傳統(tǒng)及其當代借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9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50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