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立嗣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9-27 13:45
宗祧繼承制度是中國傳統(tǒng)的繼承制度,立嗣是宗祧繼承的重要制度。宗祧繼承制度的原則詳見于周禮,封建制度破壞以后,逐漸形成為民間家族中的宗祧繼承和立嗣制度,各朝各代的法律對宗祧繼承和立嗣都有詳細的規(guī)定,至清王朝達到了完備的程度。傳統(tǒng)的立嗣制度選立嗣子的條件必須是同宗昭穆相當之人,禁止異姓為嗣;養(yǎng)父母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選立嗣子,也可以廢除嗣子;戶絕之家女兒也擁有一定的繼承財產的權利,但與她們娘家同族兄弟(潛在的嗣子)多有矛盾。 清末民初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但是無論是對原有法典的修訂還是新民法典草案的制定,有關宗祧繼承和立嗣制度的規(guī)定都沒有實質性的變化,直到1931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民法繼承編》的頒布實施,廢除了舊法中長期沿用的宗祧繼承制度,采取男女平等的繼承制度。民國初年(1912年—1931年)審理繼承和立嗣案件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大清現行刑律》的民事有效部分和大理院的“民事判訣要旨匯編”,1931年國民政府《民法繼承編》頒布實施后,《民法繼承編》成為審理此類案件的法律依據。 根據民國初年的實際案件,異姓承嗣、養(yǎng)父母擇嗣與廢嗣以及女兒與嗣子之間的爭產糾紛是引起訴...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課題的選擇和意義
一、宗祧繼承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繼承制度,立嗣是宗祧繼承的重要制度
二、在清末民初的法律變革中,立嗣法律規(guī)范、司法實踐與社會現實的互動,是個深具歷史與時代意義的課題
三、繼承中的“立嗣”往往是引起糾紛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jié) 有關學術研究成果考察
一、清朝末年以前時期傳統(tǒng)立嗣問題的研究成果
二、民國初年立嗣問題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中國傳統(tǒng)的立嗣制度
第一節(jié) 立嗣制度的形成與演變
一、遠古時代立嗣之俗形成
二、周王朝的貴族階級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立后制度
三、春秋戰(zhàn)國以后民間立嗣制度確立
四、清末民初立嗣制度逐漸消亡
第二節(jié) 中國立嗣制度的規(guī)定
一、作為養(yǎng)子的要件必須是同宗昭穆相當之人,禁止立異姓子為嗣子
二、養(yǎng)父母具有立繼、廢繼的權利
三、女兒的財產繼承權
第三章 民初立嗣制度的變革
第一節(jié) 民初有關立嗣的法律規(guī)定
一、清末《大清現行刑律》有關立嗣的規(guī)定
二、清末《大清民律草案》有關立嗣的規(guī)定
三、《民國民律草案》有關立嗣的規(guī)定
四、《民國民法典》有關繼承問題的變革和立嗣制度的消亡
第二節(jié) 民初立嗣案件的法律依據
一、援用“現行律規(guī)定各條”
二、大理院創(chuàng)制的準法典:民事判解要旨匯編
三、《民國民法典》的援用
第三節(jié) 民初立嗣的實踐考察
一、對異姓承嗣的實踐考察
二、嗣子的確立與廢棄
三、女兒的繼承權與嗣子繼承權的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681166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課題的選擇和意義
一、宗祧繼承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繼承制度,立嗣是宗祧繼承的重要制度
二、在清末民初的法律變革中,立嗣法律規(guī)范、司法實踐與社會現實的互動,是個深具歷史與時代意義的課題
三、繼承中的“立嗣”往往是引起糾紛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jié) 有關學術研究成果考察
一、清朝末年以前時期傳統(tǒng)立嗣問題的研究成果
二、民國初年立嗣問題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中國傳統(tǒng)的立嗣制度
第一節(jié) 立嗣制度的形成與演變
一、遠古時代立嗣之俗形成
二、周王朝的貴族階級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立后制度
三、春秋戰(zhàn)國以后民間立嗣制度確立
四、清末民初立嗣制度逐漸消亡
第二節(jié) 中國立嗣制度的規(guī)定
一、作為養(yǎng)子的要件必須是同宗昭穆相當之人,禁止立異姓子為嗣子
二、養(yǎng)父母具有立繼、廢繼的權利
三、女兒的財產繼承權
第三章 民初立嗣制度的變革
第一節(jié) 民初有關立嗣的法律規(guī)定
一、清末《大清現行刑律》有關立嗣的規(guī)定
二、清末《大清民律草案》有關立嗣的規(guī)定
三、《民國民律草案》有關立嗣的規(guī)定
四、《民國民法典》有關繼承問題的變革和立嗣制度的消亡
第二節(jié) 民初立嗣案件的法律依據
一、援用“現行律規(guī)定各條”
二、大理院創(chuàng)制的準法典:民事判解要旨匯編
三、《民國民法典》的援用
第三節(jié) 民初立嗣的實踐考察
一、對異姓承嗣的實踐考察
二、嗣子的確立與廢棄
三、女兒的繼承權與嗣子繼承權的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681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68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