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01:33
城市化和法制現代化都是現代化歷程之中的兩個重要要素。然而城市化、法制現代化與現代化一樣,都是極難認識透徹的命題。但是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份:城市化作為現代社會生存方式的集中體現、法制現代化作為現代社會法的類型,都是我們無法并且不可能回避的命題。本文第一部分考察了現代化和城市化、法制現代化的概念,分析了城市化、法制現代化與現代化的辯證關系。認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類生存方式及其體制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其核心是人的現代化。城市化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結果,是人類生存方式及其體制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最主要的體現形式,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發(fā)展過程。法制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從傳統(tǒng)法制向現代法制轉變的歷史變革進程,是一個從人治社會向現代法治社會的轉型過程,是人治型的價值—規(guī)范體系向法治型的價值—規(guī)范體系的變革過程,其實質是法治,它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法的類型。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城市化對法制現代化——法治帶來的影響,認為城市化是促進和積極推進法制現代化的重要因素。首先考察了西歐中世紀城市制度對西方現代法治的啟蒙和影響。其次,分析了城市化對社會的影響,尤其是對市民社會的生長。再次,以市民社會...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一、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一)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
(二)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二、法制現代化的實質是法治
(一) 法制現代化概念辨析
(二) 法制現代化的實質是法治
第二章 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
一、西歐中世紀城市制度對現代法治的啟蒙
二、城市的興起導致市民社會的生長
三、市民社會是法制現代化的基礎
(一) 市民社會理論概述
(二) 市民社會是現代法律的基礎
第三章 中國的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
一、中國的城市化、法制現代化回顧
(一) 中國的城市化發(fā)展歷程
(二) 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發(fā)展
二、“以人為本”,建設中國現代法治社會
(一) 法制現代化與“以人為本”
(二) “以人為本”的概念闡釋
(三) “以人為本”與依法治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城市化與現代法治[J]. 何柏生,潘麗華.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5(04)
[2]中國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 孫施文.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05(03)
[3]新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歷史經驗[J]. 全承相. 中共黨史研究. 2005(02)
[4]“以人為本”與社會主義法治——一種法哲學上的闡釋[J]. 呂世倫,張學超.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5(01)
[5]市民社會:現代法制的基點[J]. 魏波,陳幫鋒,林進文. 零陵學院學報. 2005(01)
[6]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J]. 潘麗華.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4(06)
[7]人文精神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J]. 樊崇義. 政法論壇. 2004(03)
[8]論中國法治的人文基礎[J]. 尹煥富.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04(02)
[9]論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現實關切與終極關懷[J]. 杜宴林.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3(03)
[10]近年來我國現代化理論研究綜述[J]. 熊呂茂.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本文編號:3587542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一、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一)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
(二)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二、法制現代化的實質是法治
(一) 法制現代化概念辨析
(二) 法制現代化的實質是法治
第二章 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
一、西歐中世紀城市制度對現代法治的啟蒙
二、城市的興起導致市民社會的生長
三、市民社會是法制現代化的基礎
(一) 市民社會理論概述
(二) 市民社會是現代法律的基礎
第三章 中國的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
一、中國的城市化、法制現代化回顧
(一) 中國的城市化發(fā)展歷程
(二) 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發(fā)展
二、“以人為本”,建設中國現代法治社會
(一) 法制現代化與“以人為本”
(二) “以人為本”的概念闡釋
(三) “以人為本”與依法治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城市化與現代法治[J]. 何柏生,潘麗華.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5(04)
[2]中國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 孫施文.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05(03)
[3]新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歷史經驗[J]. 全承相. 中共黨史研究. 2005(02)
[4]“以人為本”與社會主義法治——一種法哲學上的闡釋[J]. 呂世倫,張學超.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5(01)
[5]市民社會:現代法制的基點[J]. 魏波,陳幫鋒,林進文. 零陵學院學報. 2005(01)
[6]城市化與法制現代化[J]. 潘麗華.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4(06)
[7]人文精神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改[J]. 樊崇義. 政法論壇. 2004(03)
[8]論中國法治的人文基礎[J]. 尹煥富.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04(02)
[9]論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現實關切與終極關懷[J]. 杜宴林.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3(03)
[10]近年來我國現代化理論研究綜述[J]. 熊呂茂.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本文編號:3587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58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