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唆詞訟”律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9 18:04
“教唆詞訟”是《大清律例》中的一條法律,其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直至明代才以“教唆詞訟”為名正式入律。清代律文直接沿襲明代,但是例文增刪變化很大,對教唆詞訟者的懲處也呈現(xiàn)越來越重的趨勢。本文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對有關“教唆詞訟”的先行研究作了一個簡要的概述。第二部分對清“教唆詞訟”的歷史淵源和律例發(fā)展的流革演變作了詳細地考證。在考證的基礎上,在第三部分以律例懲處的主體不同對律例的內(nèi)容作了分類和解析,并以《刑案匯覽》中的案例為中心,進一步理解律例在現(xiàn)實中的適用情況。最后一部分則從中央,地方,民間不同的角度,探索“教唆詞訟”律例在現(xiàn)實中的實際實施狀況,試圖以小見大,對當時社會法的秩序,人們的訴訟觀念等有所揭示。在清代,民間訴訟呈現(xiàn)出大量增多的趨勢。清代設置“教唆詞訟”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對教唆詞訟者的打擊以肅清訟端,殊不知清代訴訟增多是清代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等各種復雜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這種立法與實踐的反差,決定了“教唆詞訟”罪在實施中并不能發(fā)揮統(tǒng)治者希望的結(jié)果。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1 研究對象和范圍
1.1.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1.2.1 著作
1.2.2 論文
第二章 清“教唆詞訟”律例的演變
第一節(jié) 清“教唆詞訟”律例沿革
第二節(jié) 清“教唆詞訟”律
第三節(jié) 清“教唆詞訟”例
第三章 清“教唆詞訟”分析及適用
第一節(jié) 清“教唆詞訟”分析
3.1.1 “教唆詞訟”對訟師的處罰規(guī)定
3.1.2 “教唆詞訟”對官代書的規(guī)定
3.1.3 “教唆詞訟”中地方官的責任
3.1.4 “教唆詞訟”與清代生監(jiān)群體
第二節(jié) 清“教唆詞訟”律例與刑案
3.2.1 對“教唆詞訟”相關案例的分類
3.2.2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清“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第一節(jié) 中央政府與“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第二節(jié) 地方政府與“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4.2.1 地方官員對教唆詞訟者的打擊
4.2.2 地方官府對教唆詞訟者的寬縱
第三節(jié) 民間風氣與“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4.3.1 清代民間訴訟風氣的轉(zhuǎn)變
4.3.2 清代民間對教唆詞訟者的態(tài)度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歷史文獻
相關著作
相關論文
致謝
附錄 A:清“教唆詞訟”歷年條例及增刪變化
附錄 B:清“教唆詞訟”歷年事例
附錄 C:《刑案匯覽》中相關案例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清代的地方官員與訟師——以《樊山批判》與《樊山政書》為中心[J]. 張小也. 史林. 2006(03)
[2]從業(yè)者、素養(yǎng)、才能:職業(yè)與專業(yè)視野下的清代訟師[J]. 霍存福.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3]唆訟、嚇財、撓法:清代官府眼中的訟師[J]. 霍存福.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6)
[4]論清朝訟師對司法秩序的維護功能[J]. 修云福.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 2005(09)
[5]訟師對法秩序的沖擊與清朝嚴治訟師立法[J]. 林乾. 清史研究. 2005(03)
[6]訟師秘本與清代訴狀的風格——以“黃巖訴訟檔案”為考察中心[J]. 鄧建鵬. 浙江社會科學. 2005(04)
[7]中國古代的訟師及其與當事人的關系初論[J]. 何邦武.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8]清代訟師的官方規(guī)制[J]. 鄧建鵬. 法商研究. 2005(03)
[9]中國傳統(tǒng)訴訟觀念辨析[J]. 潘宇.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2005(03)
[10]明清訴訟:官方的態(tài)度與民間的策略[J]. 徐忠明. 社會科學論壇. 2004(10)
博士論文
[1]明清訟學研究[D]. 龔汝富.華東政法學院 2005
[2]中國傳統(tǒng)訟師文化研究[D]. 黨江舟.中國政法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87459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1 研究對象和范圍
1.1.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1.2.1 著作
1.2.2 論文
第二章 清“教唆詞訟”律例的演變
第一節(jié) 清“教唆詞訟”律例沿革
第二節(jié) 清“教唆詞訟”律
第三節(jié) 清“教唆詞訟”例
第三章 清“教唆詞訟”分析及適用
第一節(jié) 清“教唆詞訟”分析
3.1.1 “教唆詞訟”對訟師的處罰規(guī)定
3.1.2 “教唆詞訟”對官代書的規(guī)定
3.1.3 “教唆詞訟”中地方官的責任
3.1.4 “教唆詞訟”與清代生監(jiān)群體
第二節(jié) 清“教唆詞訟”律例與刑案
3.2.1 對“教唆詞訟”相關案例的分類
3.2.2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清“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第一節(jié) 中央政府與“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第二節(jié) 地方政府與“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4.2.1 地方官員對教唆詞訟者的打擊
4.2.2 地方官府對教唆詞訟者的寬縱
第三節(jié) 民間風氣與“教唆詞訟”律例實施
4.3.1 清代民間訴訟風氣的轉(zhuǎn)變
4.3.2 清代民間對教唆詞訟者的態(tài)度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歷史文獻
相關著作
相關論文
致謝
附錄 A:清“教唆詞訟”歷年條例及增刪變化
附錄 B:清“教唆詞訟”歷年事例
附錄 C:《刑案匯覽》中相關案例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清代的地方官員與訟師——以《樊山批判》與《樊山政書》為中心[J]. 張小也. 史林. 2006(03)
[2]從業(yè)者、素養(yǎng)、才能:職業(yè)與專業(yè)視野下的清代訟師[J]. 霍存福.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3]唆訟、嚇財、撓法:清代官府眼中的訟師[J]. 霍存福.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6)
[4]論清朝訟師對司法秩序的維護功能[J]. 修云福.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 2005(09)
[5]訟師對法秩序的沖擊與清朝嚴治訟師立法[J]. 林乾. 清史研究. 2005(03)
[6]訟師秘本與清代訴狀的風格——以“黃巖訴訟檔案”為考察中心[J]. 鄧建鵬. 浙江社會科學. 2005(04)
[7]中國古代的訟師及其與當事人的關系初論[J]. 何邦武.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8]清代訟師的官方規(guī)制[J]. 鄧建鵬. 法商研究. 2005(03)
[9]中國傳統(tǒng)訴訟觀念辨析[J]. 潘宇.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2005(03)
[10]明清訴訟:官方的態(tài)度與民間的策略[J]. 徐忠明. 社會科學論壇. 2004(10)
博士論文
[1]明清訟學研究[D]. 龔汝富.華東政法學院 2005
[2]中國傳統(tǒng)訟師文化研究[D]. 黨江舟.中國政法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87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98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