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金的司法裁判理論解讀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D9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金梅;溫珍奎;;關于司法裁判的若干思考[J];法律適用;2011年09期
2 徐飛;;法官在法律中的地位和角色[J];中國外資;2011年14期
3 羅時貴;;微探德沃金的權利論[J];比較法研究;2011年04期
4 楊麗麗;;德沃金平等理論合理性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5 宋向杰;;德沃金法律解釋觀視野下我國法律解釋體系之重構[J];紅河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王敦生;吳雅莉;;論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J];福建法學;2011年02期
7 浦玉華;;傳媒與司法的博弈[J];法制與社會;2011年18期
8 袁俊現(xiàn);;社會管理中行政權的司法制約[J];人民論壇;2011年23期
9 王曉慧;;行政權利腐敗的司法防范對策[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王國龍;;捍衛(wèi)法條主義[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賢國;;司法裁判吸納民意機制之建構[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2 時永才;王剛;;論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議值得當事人信賴的民事審判權運行方式[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玄玉寶;;論能動司法在個案裁判中的實現(xiàn)——從一則公報案例切入[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杰;;法官機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胡建萍;;疑難案件中的法律論證[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6 沈海風;;司法裁判價值合理性及其實現(xiàn)方式[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浦曉東;;“司法為民”宗旨指導下的訴訟權利保護——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回歸[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8 沈君;王靜靜;;個案民意的司法適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為視角[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9 昃晶雯;;“社會問題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價值選擇及路徑探索[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占云發(fā);葉蕾;;從董必武的民主法治思想看“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歸依[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康慨;安德麗婭·德沃金:恨男人恨到死?[N];中華讀書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周斌;司法裁判結果將成為定性標本[N];法制日報;2008年
3 河南 徐愛民 法官;司法裁判要扶持更多見義勇為的善意[N];法制日報;2009年
4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后 毛立華;司法裁判中的事實[N];人民法院報;2009年
5 北京大學教授 何懷宏;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N];人民法院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丁國鋒;以點帶面提升司法裁判社會認同度[N];法制日報;2010年
7 劉金橋;讓司法裁判更具說服力[N];江蘇經濟報;2010年
8 王圣軍;法官司法裁判應履行說服義務[N];江蘇法制報;2011年
9 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 陳紅;司法裁判要充分考量民意[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張高翔;司法裁判中的公共政策意識[N];人民法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柳;司法裁判的經濟學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2 楊國慶;認真對待平等權[D];吉林大學;2010年
3 胡君;原則裁判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4 鮑盛華;資源平等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劉宏斌;認真對待平等[D];復旦大學;2004年
6 馬得華;德沃金與法律的解釋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周慧;法律的道德之維[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崔軍;論司法裁判[D];吉林大學;2008年
9 鄧巍;德沃金法律闡釋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潔;德沃金的司法裁判理論解讀[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常云云;群眾的怨恨批判與司法裁判[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高晶晶;我國司法裁判的民意基礎[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4 王文波;論司法裁判的不確定性[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王孟斐;我國司法裁判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6 何潔;德沃金權利理論初探[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高禮杰;德沃金的“道德代理人”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彭偉;德沃金權利理論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王彥偉;民意對我國司法裁判的影響[D];山西大學;2012年
10 毛麗莎;德沃金自由主義權利論法哲學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20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62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