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建設中本土因素對法治進程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D920.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寧;張宇坤;;對后現代法學思潮的審視與反思——兼論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意義[J];理論月刊;2010年05期
2 劉武俊;;中國法治建設還要繼續(xù)給力[J];改革與開放;2011年13期
3 陳小明;;試論憲法司法化[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卓澤淵;;中國現代法治的反思[J];政法論壇;2007年03期
5 曾中華;;中國法治應重視行政人員的構成[J];法制與社會;2007年02期
6 田宏偉;;法律信仰:真實還是幻象[J];學習與探索;2011年04期
7 楊穎;;論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及其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8 夏勇;;十字路口話法治[J];書摘;2007年06期
9 江平;;中國法治建設的四條主線[J];政府法制;2011年08期
10 封麗霞;;《依法治國的“江蘇探索”》專題報道之五 轉型中國的法治發(fā)展[J];民主與法制;2011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趙毅;;中國民法典編纂的法治價值探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2 陸靜;;我國勞動法治的30年歷程、經驗及未來走向[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8年
3 程紹燕;周國均;;以和諧司法促社會和諧——兼論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輯)[C];2010年
4 韓立余;;中美知識產權案的法治意義[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5 鳳躍;;法科學生素質初探[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楊曉惠;;WTO機制與我國法治建設的發(fā)展[A];2002年度全省法院應對入世工作研討會獲獎論文專輯[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白龍;中國法治建設將出“年度報告”[N];人民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宋利彩;《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09)》發(fā)布[N];中國婦女報;2010年
3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王利明;把視野放在中國法治建設中[N];檢察日報;2011年
4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黃進;中國法治建設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N];陜西日報;2009年
5 記者 梁捷;《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09)》公布[N];光明日報;2010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所長 李林;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N];北京日報;2009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所長、研究員 李林;新中國法治建設的重大進展[N];北京日報;2009年
8 江西省婺源縣人民法院 詹菊生;法治之樹因人民而常青[N];人民法院報;2010年
9 ;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08年)[N];法制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蔣安杰;30年中國法治建設的親歷者 見證者[N];法制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峰;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飛;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對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影響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0年
2 石鑫;馬克思主義法制思想視域下中國法治建設思想探析[D];蘭州大學;2011年
3 李琴寶;中國法治建設路徑選擇[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勛;中國法治變革下的價值觀沖突[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趙光彬;民間規(guī)則的特性及其趨向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金燕;中國法治建設中儒家倫理對法治進程的影響[D];新疆大學;2010年
7 郭淵;法治意識視角探析中國法治建設[D];東華大學;2011年
8 陳超;尊重生命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9 李俊;律師在當代中國法治建設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文怡;司法失信的成因及法律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185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61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