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認同權及其法律主體研究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0;G1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覺,雅努茲·西摩尼迪斯;文化權利:一種被忽視的人權[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4期
2 王樹生;;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認同與傳統(tǒng)復興[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3 季中揚;;當代文化認同的思維誤區(qū)[J];學術論壇;2008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海琴;董涵民;;文化的競爭 文化權利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保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儲召鋒;;軟權力的思想演進——從修昔底德到約瑟夫·奈[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王璐;羅杰;;探求中國傳統(tǒng)精髓文化的世俗化傳播方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4 錢嘉穎;;美國社會中的中產(chǎn)階級危機問題剖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5 王舒涵;;文化帝國主義是否是一個科學的歷史定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6 馬靜偉;;葛蘭西文化霸權理論簡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7 王方玉;;論善治對人權的促進與阻礙[J];北方法學;2009年03期
8 王歌雅;;性別排擠與平等追求的博弈——以女性勞動權益保障與男性家庭責任意識為視角[J];北方法學;2011年06期
9 黃壽松;;論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對世界人權運動的影響[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蔣永福;;文化權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公共圖書館事業(yè)[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宇;譚本玲;;支系多樣性與民族共同性——以紅河州哈尼族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2 馬紹紅;;試論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經(jīng)濟立法的基本經(jīng)驗——以自治區(qū)經(jīng)濟立法為例[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3 楊星星;孫信茹;;民族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可能性路徑——以廣告為分析視角[A];新聞學論集(第25輯)[C];2010年
4 高永久;陳紀;;城市化進程中少數(shù)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法律體系設計[A];民族法學評論(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高永久;陳紀;;城市化進程中少數(shù)民族流動人員文化權利的法律保護問題[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6 溫輝;;女性的弱勢群體地位及其消除——一種平等權的視角[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林莉紅;;《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我國政府的義務——以食物權為例[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羅樹杰;;“原生態(tài)文化”傳承的動力略論——以廣西虎村彝族的跳弓節(jié)為個案[A];走進原生態(tài)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卷[C];2010年
9 麻勇恒;;文化能量學說視域中的“原生態(tài)文化”[A];走進原生態(tài)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卷[C];2010年
10 田艷;王若冰;;傣族傳統(tǒng)建筑法律保護研究[A];走進原生態(tài)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卷[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志彬;當代臺灣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溫春梅;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婦幼保健服務提供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田夏彪;文化認同視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補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龔茂富;青城派武術生存現(xiàn)狀及傳播方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8 王月;新世紀媒介場中的文學生產(chǎn)[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田靜;教育與鄉(xiāng)村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阿不都艾尼;在京維吾爾族流動人口調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平;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全球化[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2 崔新建;文化認同及其根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李力 ,曾強;美國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J];國際資料信息;2005年06期
4 張淑蘭;何謂“伊斯蘭原教旨主義”?[J];國外社會科學;1994年12期
5 陶東風;全球化、文化認同與后殖民批評[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8年06期
6 愛德華·薩伊德,唐建清,張建民;東方不是東方──瀕于消亡的東方主義時代[J];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01期
7 張法 ,張頤武 ,王一川;從“現(xiàn)代性”到“中華性”——新知識型的探尋[J];文藝爭鳴;1994年02期
8 馬曉玲;少數(shù)民族權利是人權國際保護的重要內(nèi)容[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9 宋茜;經(jīng)濟全球化對文化權的沖擊[J];中國改革;2002年01期
10 萬俊人;經(jīng)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論[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鄂湘;毛俊響;;文化權利內(nèi)涵芻議[J];法學雜志;2009年08期
2 姜昕;;從中小城市看電影難評文化權利的認知與實現(xiàn)[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9年06期
3 葉漁;;文化有什么用[J];北方音樂;2007年12期
4 任曉蘭;;少數(shù)民族文化權利法律保護之構想[J];南都學壇;2008年04期
5 蘇衛(wèi)軍;邱麗娟;王仁衛(wèi);;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必然性和對實現(xiàn)公民文化權利的意義[J];歌海;2009年03期
6 李林志;;可持續(xù)發(fā)展視野下文化遺產(chǎn)的法律保護[J];魅力中國;2010年06期
7 劉滿衡;;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6年08期
8 梁智;;圖像意義與文化權利[J];裝飾;2005年12期
9 李軍鵬;;文化權利同經(jīng)濟、社會權利一樣重要[J];人民論壇;2007年15期
10 蔡建芳;劉雪斌;;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法律保護的哲學基礎[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蘇峰;;文化權利·公共文化·群眾文化[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2 劉麗;;《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的自決權[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張曉玲;;憲法與弱勢群體的權利保障[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余p,
本文編號:25351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53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