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嘎爾尼使團訪華與中國法律的西傳
[Abstract]:Magalny's visit to Chin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ritish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Chinese law. Prior to the mission's visit to China, Brito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aw was still relatively limited. As members of the mission made a detailed inspection, they introduced China's penalties, appointment of judges, prisons, sentencing, trial process, selection of evidence, and tax laws. The trial of civil cases, so that Westerners relatively detailed an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aw. The son of the Vice Minister of the mission to China, Xiao Stangdong,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Chinese in China. After that, he lived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translated China's code, the Qing laws and decrees, more than ten years later. This was the first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Code by the West. So that the study of English Chinese law is gradually in the forefront of European countries.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另一知識譜系——晚清來華英美人士關于中國傳統(tǒng)法律知識的構建,項目批準號:12YJC770073
【分類號】:D9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侯毅;;歐洲人第一次完整翻譯中國法律典籍的嘗試——斯當東與《大清律例》的翻譯[J];歷史檔案;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云艷;劉建華;;論19世紀西方“中國觀”的轉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2 李瓊;;馬嘎爾尼使團訪華——18世紀末期中國與世界交往契機的喪失[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10期
3 梁俊艷;;全球視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學術史回顧[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滕宏旭;趙崢;;馬戛爾尼使團眼中的清代承德經濟與社會史料價值分析[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史曉雷;;圖像證史:運河上已消失的“翻壩”技術[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6 袁婧;;船上的廣州——源自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視閾[J];都市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7 呂超;;“天國咽喉”——論近代天津文化中的外來因素[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8 陳娟娟;魯婷;;簡析馬戛爾尼使團使華的背景、原因、影響及其現(xiàn)代意義[J];傳承;2009年06期
9 張治;;近代中國宗教人士的海外旅行寫作研究[J];國際漢學;2007年02期
10 冷東;吳東艷;;清代中期廣州與意大利的經貿科技交流[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福美;清代沿海貿易與天津商業(yè)的發(fā)展[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3 武春野;“北京官話”與書面語的近代轉變[D];復旦大學;2011年
4 海軍;現(xiàn)代設計的日常生活批判[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5 宋軍令;明清時期美洲農作物在中國的傳種及其影響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6 賓靜;清代禁教時期華籍天主教徒的傳教活動研究(1721—1846)[D];暨南大學;2007年
7 趙欣;十八世紀英國漢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劉章才;十八世紀中英茶葉貿易及其對英國社會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9 呂超;比較文學視域下的城市異托邦[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10 周燕;法國耶穌會士兼“國王數(shù)學家”李明及其《中國近事報道》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奇石;油畫語言的意象表達[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2 戴學艷;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嫦娥;明清珠江三角洲燃料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王少凡;清朝的衰落與西方中國觀的轉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練成圳子;清前期中英刑事法律沖突透視[D];復旦大學;2011年
6 李洪;來華西方人游記中的中國建筑認識初探[D];浙江大學;2011年
7 吳麗娟;清代中俄大黃貿易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8 劉艷;薩克斯·羅默筆下的傅滿洲形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樓進;清末民初西方的中國形象[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秦艷燕;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國傳統(tǒng)博物學[D];浙江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榮錚;;論大清律例[J];法治論叢;199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鋒;;評《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2 小熊;擺脫戰(zhàn)斗機追殺的勇士 巴基斯坦空軍第一人[J];國際展望;2003年10期
3 趙國剛;;巴拉嘎爾高勒鎮(zhèn):為民辦實事[J];實踐(黨的教育版);2008年10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嘎爾涅特·吹普,73歲 按童子軍法典生活[A];首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正林;細說江嘎爾藏戲[N];西藏日報;2003年
2 職業(yè)投資人 胡飛雪;是什么改變了馬嘎爾尼的中國觀?[N];上海證券報;2009年
3 學者伉儷 劉剛 李冬君;馬嘎爾尼的靠山[N];中國經營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宋喜群 劉鵬 尕瑪多吉;嘎爾寺:常有動物來做客[N];光明日報;2013年
5 陳國慶;巴拉嘎爾高勒鎮(zhèn)工商所營造良好環(huán)境[N];錫林郭勒日報;2009年
6 駐站記者 春華;巴拉嘎爾高勒鎮(zhèn)邁入自治區(qū)級生態(tài)鎮(zhèn)[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2年
7 李學英;西烏旗提高巴拉嘎爾高勒鎮(zhèn)城鎮(zhèn)品位[N];錫林郭勒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劉亮明;嘎爾木的“致富經”[N];人民日報;2003年
9 李學英;草原小鎮(zhèn)譜寫時代新牧歌[N];錫林郭勒日報;2007年
10 亦云;蒙古族說唱—烏力嘎爾[N];中國民族報;2005年
,本文編號:22547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25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