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個人意志自由到公共意志自由——康德的權利學說
[Abstract]:Kant's doctrine of right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oints: human free wi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versal law of freedom to choose the behavior is the right; in reality, the right is not a phenomen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 but the spirit of the group, will phenomenon; the premise of the formation of rights is collective common possession; only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te, according to public will The theory makes up for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classical natural law, but it also loses the brilliance of the theory that rights are restrained against state power, and opens up a theoretical channel for analytic positivist jurisprudence to oppose natural rights and the existence of moral rights.
【作者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
【分類號】:D9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2 李洵,陳徽;康德的普世倫理之善惡概念[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張能為;康德哲學的理論構想與現(xiàn)代回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張能為;;繞不過的康德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6 張能為;;康德意義:現(xiàn)代經(jīng)驗主義的解讀與新路徑[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7 劉尚勵;;霍金先生的悖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8 姜智紅;;休謨懷疑主義述評[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9 楊慧民;論德國古典哲學的“實踐優(yōu)先”原則[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10 龔群;康德、黑格爾主體哲學的內(nèi)在困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李容華;劉國華;;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對會計行為規(guī)范化的影響[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柯華慶;;科斯命題的邏輯視角[A];2005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岳永杰;;論信息化時代下的倫理建設[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寶;;時間之思——論流俗時間觀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時間觀[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5 陳文慶;;斯多亞派的神觀念[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十四輯[C];2012年
6 王傳玲;;主體性的內(nèi)在意蘊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現(xiàn)實作用[A];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第十四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曾一果;;身份的標識:大眾媒介與都市空間的再生產(chǎn)[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2)——可溝通城市:理論建構與中國實踐論文集[C];2012年
8 江靜;楊百寅;;善于質(zhì)疑辨析就會有高創(chuàng)造力嗎?中國情境下的領導-成員交換的弱化作用[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建勛;我國農(nóng)村社會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東大學;2010年
3 徐奉臻;從“隱性自在”到“顯性自為”[D];吉林大學;2011年
4 趙異;康德、馬克思、海德格爾實踐與認識關系思想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方付建;突發(fā)事件網(wǎng)絡輿情演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留華;數(shù)學、指號學與實用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馮旭洋;論教育“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潘震;中國傳統(tǒng)情感英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米廣春;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肖建喜;隱喻對針灸學經(jīng)典理論建構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朱U,
本文編號:2226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22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