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質正義的普遍化——以我國的案例指導制度為樣本
[Abstract]:Judicial justice is the main way to realize legal justic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substantive justice and formal justice. Substantive justice is the source of formal justice, and formal justice is the generalization of substantive justice. Legal argument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realize judicial justice in a society ruled by law. It shows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justice and makes justice come true in a visible way. In the legal practice, the two legal systems have their ow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way of realizing judicial justice through legal argumentation, which provides us with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As a pragmatism system, the task of our country's case guidance system is to generalize substantive justice into formal justice. Its core problem lies in the cre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ses. The former corresponds to the demonstration of substantive justice, while the latter corresponds to the generalization of substantive justice. The creation of guiding cases requires careful demonstr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guiding cases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sources, publication, standard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ases. The key to the application of guiding cases is to determin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as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rocess is simi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ules of statute.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福州投資集團法務部;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法律行為理論的法哲學進路”(09XFX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0.4;D9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作翔;;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案例指導制度[J];法律適用;2006年08期
2 陳燦平;;案例指導制度中操作性難點問題探討[J];法學雜志;2006年03期
3 張繼成;從案件事實之“是”到當事人之“應當”——法律推理機制及其正當理由的邏輯研究[J];法學研究;2003年01期
4 張騏;;論尋找指導性案例的方法 以審判經驗為基礎[J];中外法學;2009年03期
5 葛洪義;試論法律論證的概念、意義與方法[J];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門瀟洪;論我國案例指導制度[D];山東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衛(wèi);;羅馬遺產信托及其法學思考與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劉光華;;論跨國競爭關系的多元化法律調控機制——關于中國溫州煙具協(xié)會應對歐盟CR法案和歐盟打火機反傾銷案的經驗實證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3 劉國慶;;關于刑訴中法官調查權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4 雷安軍;;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合法性問題初探[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5 王永亮;;失地農民弱勢群體的法學考察——以失地農民法律權利弱勢為視角[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4期
6 顏飛;;我國刑事訴訟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趙玉意;;建立我國獨立監(jiān)事制度的構想[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期
8 綦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信托——以農民獲得土地增值利益為視角[J];中國不動產法研究;2010年00期
9 勞東燕;;自由的危機:德國“法治國”的內在機理與運作邏輯——兼論與普通法法治的差異[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10 尤陳俊;;民事法制中的“舊慣”與日據(jù)臺灣時期的治理術變遷(1895—1945)[J];北大法律評論;2006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盧春榮;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論證理論述評[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3 楊知文;;法律判決形成模式新探[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4 沈海風;;個案裁判中司法正義的實現(xiàn)[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繼成;;法律論證的四個基本前提[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6 蔡琳;;法律論證中的融貫論[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萬平;;協(xié)調性論證研究[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8 沈海風;;司法裁判價值合理性及其實現(xiàn)方式[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9 呂存誠;;論證實踐中的法律邏輯[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10 呂存誠;;試探實用主義進路的大前提證立——一個案例引發(fā)的思考[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純輝;司法判決書可接受性的修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張駿;論美國縱向限制法律規(guī)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付曄;中國高校專利產出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劉鵬;疑難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規(guī)范性來源[D];吉林大學;2011年
9 樊安;英美法理學中的整體性問題[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周國興;尋求現(xiàn)實的確定性[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曹雅晶;帶有施惠意圖的買賣與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董e,
本文編號:2162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6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