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概念:中國傳統(tǒng)法比附援引的思想基礎
[Abstract]:Analogy quotation is a technique in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ancient China. Its application in the judicial field is related to the "comparative" thinking form of ancient China. In ancient China, under the reasoning thinking of "Bi" and the type of thinking of "category", the form of thinking of understanding things and solving problems is formed, and the comparison and quotation i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thought of comparison in the field of judicature. " A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category "theory ensures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judicial technology."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基金】:2011年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研究項目(11BFXJ04)
【分類號】:D929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鑫;論鄧小平的發(fā)展觀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陳斌;私營經(jīng)濟發(fā)展論[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3 姜曉敏;略論西漢對犯罪的預防與懲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羅國良;論證據(jù)與定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馬呈元;國際犯罪及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gòu)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許蘭亭;刑事一審程序?qū)崉諉栴}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蘭天山;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10 曾祥正;信息網(wǎng)絡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黃薇;“債轉(zhuǎn)股”的進退機制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3 劉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付陽;司法公正與輿論監(jiān)督[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彭金柱;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與新制度經(jīng)濟學關于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6 張傳新;論法律推理[D];河南大學;2001年
7 畢雁英;行政程序法的價值取向及其關聯(lián)因素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肖江;生態(tài)科學觀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構(gòu)建[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9 冷小青;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我國的環(huán)境道德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劉衛(wèi)軍;證券市場風險的法律控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金釗;法律解釋學的轉(zhuǎn)向與實用法學的第三條道路(上)[J];法學評論;2002年01期
2 王志強;;制定法在中國古代司法判決中的適用[J];法學研究;2006年05期
3 俞榮根;尋求“自我”——中國法律思想史的傳承與趨向[J];現(xiàn)代法學;2005年02期
4 杜金榜;從法律語言的模糊性到司法結(jié)果的確定性[J];現(xiàn)代外語;2001年03期
5 何勤華;清代法律淵源考[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相書記;;“第一桶金”適用時效取得的法學思考[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李承華;賈書申;;高職法律“案由式情境化”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3期
3 張曉娟;;美國動產(chǎn)擔保交易法功能方法之優(yōu)劣與我國動產(chǎn)擔保形式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財經(jīng)(天津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4 王軍;;比較法語境下的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J];政法論壇;2011年05期
5 耿羽;;關于少數(shù)民族法律人類學的反思[J];貴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思萱;;論功能變遷中的司法建議——中國特色司法制度的個案剖析[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胡志堅;;個案裁判規(guī)范之構(gòu)建是司法裁決證立的關鍵[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雷磊;類型思維與法學方法論[N];法制日報;2008年
2 張海敏;無名合同類型劃分的標準[N];法制日報;2005年
3 王曉紅;民俗習慣司法運用的法律思考[N];江蘇法制報;2007年
4 吳學斌 劉義江;罪刑法定要求司法者能動地“發(fā)現(xiàn)法律”[N];檢察日報;2003年
5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楊立新;應加快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立法進程[N];人民法院報;2005年
6 劉海鷗;古代羅馬私犯法對大陸法系侵權行為法的影響[N];光明日報;2006年
7 張琴;誠實信用與情事變更原則的具體運用[N];江蘇法制報;2005年
8 ;基本權利的功能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9 南京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白下分局 焦利萍 江蘇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馬太建;分區(qū)立法的可行性分析[N];江蘇法制報;2010年
10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 吳中宇;濟貧法與漢堡制奠定社會工作之基[N];中國教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朱良好;法律適用類型歸屬技術范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李鑫;法律原則適用的方法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周漢華;中國法制改革論綱:從西方現(xiàn)實主義法律運動談起[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琴;私法保護的利益之類型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旭;法的有效性及其認識論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陳一娟;法律原則與內(nèi)部體系的形成[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4 閆龍會;我國立法后評估的對象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劉威;中國反性騷擾法律制度建構(gòu)的后現(xiàn)代向度[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6 謝登科;私法權利的沖突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7 雷磊;法律規(guī)范的沖突與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8 遲雅娟;論法律原則的適用[D];重慶大學;2009年
9 師帥;農(nóng)民土地問題之法社會學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呂玉贊;法律類推中案件間相似性的發(fā)現(xiàn)與證成[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58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5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