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學教育對司法裁判過程的關照
本文選題:司法 + 裁判。 參考:《社會科學家》2012年03期
【摘要】:司法裁判既需要本體論知識也需要方法論知識;既受法學本專業(yè)知識的影響,也受法學外知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我國法學教育對司法裁判過程知識的關照存在一些特點或不足,主要有重視法律規(guī)范知識的傳授,忽視事實認定的過程;注重法學本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忽視相鄰學科知識的滲透;注重本體論教育,忽視法律方法教育以及注重理論教授,忽視實踐訓練。針對這些不足,我們應在法學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法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以及實踐活動安排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完善。
[Abstract]:Judicial decision needs both ontolog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ological knowledg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both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w and the outside knowledge of law,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or deficiencies in leg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arting of knowledge of legal norms, neglecting the process of confirming fact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art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w, Neglecting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adjacent disciplines, paying attention to ontology education, neglecting the education of legal method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professors and neglecting practical training. In view of these shortcomings, we should reform and perfect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law teachers, the curriculum of law major, and the arrangement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嚴存生;作為技術的法律方法[J];法學論壇;2003年01期
2 楊建軍;法律事實與法律方法[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邢鋼;;法學教育模式評析及發(fā)展思路[J];中國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光寧;;法律思維模式及其選擇[J];長白學刊;2008年02期
2 楊波;;法律事實辨析[J];當代法學;2007年06期
3 何志鵬;;我國法學實踐教育之反思[J];當代法學;2010年04期
4 胡君;;裁判方法再認識[J];福建法學;2009年01期
5 趙玉增;;法律方法釋義[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6 陳光;;論司法過程中法律方法的心理學意義[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7 劉豐杰;;淺議法學方法及其多元化歸趨[J];法學與實踐;2008年03期
8 何自榮;;論司法中的事實形式[J];法學與實踐;2010年02期
9 王小棟;;法學方法論之述評[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0年01期
10 李海濤;杜薇;;法律學科方法的意趣[J];法制與社會;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唐亞輝;;法律事實探究[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波;法律事實建構論[D];吉林大學;2007年
2 胡君;原則裁判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李劍;論涼山彝族的糾紛解決[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陽;法律解釋對象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實踐面向[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吳汶聰;論法律的糾紛解決之困[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張志文;論司法立場的法律發(fā)現(xiàn)[D];山東大學;2006年
5 王洪義;公證過程中的法律思維[D];山東大學;2007年
6 張勁;法律推理概念的理論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孫婷婷;判決理由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羅桃榮;論律師取證權[D];湘潭大學;2009年
9 徐興濤;刑事裁判的社會學解釋[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10 張小品;行政法律規(guī)范適用方法的有效性初探[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建軍;法律事實的概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陳金釗,焦寶乾;中國法律方法論研究學術報告[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群先;司法公正與效率的法理學思考[J];人民司法;2001年12期
2 薛立泰,陳顯江;司法改革若干問題研究[J];山東審判;2001年01期
3 王亞明;;中國古代調(diào)解與審判關系考[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劉國友;;淺論中國的民情與法制[J];技術與市場;2009年11期
5 王少南;關于加強司法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東審判;2005年01期
6 ;司法一線[J];法學天地;1998年02期
7 張獻;;試論法治的局限[J];中國電力教育;2006年S2期
8 楊廣升;;停尸侵宅要不得 司法索賠有依據(jù)[J];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10年34期
9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啟用新版行政執(zhí)法證件的通知[J];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報;2011年14期
10 張明義;這樣的案件能否進行調(diào)處[J];法學;198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樹祿;;司法傷害鑒定中心設立的體會[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王首佳;;實現(xiàn)依法裁判的途徑[A];在審判工作中如何確保司法公正理論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3 葉忠德;;最新過程知識型控制技術[A];MICONEX2002儀器儀表與自動化技術發(fā)展學術大會會議指南[C];2002年
4 朱建華;李國棟;;試論加入WTO后的司法適應[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mào)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趙愛勤;;“入世”:利益沖突與司法救治[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mào)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謝暉;;獨立的司法與可訴的法[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7 干俊芳;;WTO規(guī)則對我國司法的影響[A];2002年度全省法院應對入世工作研討會獲獎論文專輯[C];2002年
8 趙立新;;完善環(huán)境群體性糾紛司法救濟機制的幾點思考[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李德平;王東普;;WTO規(guī)則定位及其對國內(nèi)司法的影響和對策[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mào)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崔景旭;董楊;;司法語音分析在實踐中的幾個法律問題[A];語言與法律研究的新視野——語言與法律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高進;申/趙征服裁判有難度[N];中國體育報;2001年
2 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袁江華;專業(yè)裁判思維的統(tǒng)一[N];人民法院報;2010年
3 新華社記者 楊明 方益波;司法完全可以介入“黑哨”[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4 鄭 剛;俄羅斯司法掠影[N];人民法院報;2003年
5 記者 盧林峰 通訊員 黃瑜蓉;依法裁判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 促企業(yè)良性競爭互利共贏[N];法治快報;2009年
6 ;法官“逃避裁判義務”怎么辦[N];國際商報;2004年
7 王強;市場是最終的裁判[N];國際商報;2004年
8 記者 高鵬;崔大林:足壇將抓體改,裁判涉案“不意外”[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9 陳述;菲律賓的“職業(yè)裁判”[N];中國體育報;2001年
10 盧晶 趙欣;杭州:裁判書不再板著臉[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英霞;妨害司法權威典型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寧連華;數(shù)學探究學習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楊慶文;當代中國刑法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曲陽;日本中世法略考[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5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張曉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盧勤忠;中國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8 張建偉;刑事司法體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9 顧元;衡平司法與中國傳統(tǒng)法律秩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10 劉楠;法律的確定性問題[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書豪;論司法的不確定[D];武漢大學;2005年
2 聶振華;社會變遷中的司法[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3 馮大慶;民國時期湖北司法研究(1912-1937年)[D];武漢大學;2004年
4 劉志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5 尹永法;律師功能的發(fā)揮與司法公正的實現(xiàn)[D];鄭州大學;2005年
6 孫朝霞;論受教育權的司法救濟[D];吉林大學;2006年
7 王德華;民法基本原則及其適用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8 李科亞;論反壟斷法框架下行政壟斷規(guī)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9 王柳方;司法中的社會學解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許國鵬;通過司法的法律實現(xiàn)[D];清華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74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07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