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中韓兩國比較
本文選題:反壟斷法 + 私人實施。 參考:《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摘要】: 2008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正式實施,該法初步確立了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然而遺憾的是,《反壟斷法》對于其中的損害賠償制度規(guī)定較為簡單,這給法律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亟待給予更為具體的規(guī)定。 韓國《壟斷規(guī)制法》于1981年便正式實施,競爭執(zhí)法機構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因而,韓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的實踐和研究都相對深入。為了激發(fā)反壟斷法損害賠償訴訟等反壟斷法私人執(zhí)行措施,2004年韓國對《壟斷規(guī)制法》進行了修改,廢止了審決前置程序執(zhí)行的制度,同時采用了認定損害賠償金額制度等。韓國《壟斷規(guī)制法》私人執(zhí)行,特別是損害賠償制度的實施與修改,對中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的具體構建和實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可以通過比較和分析中國《反壟斷法》與韓國《壟斷規(guī)制法》關于損害賠償制度的異同,就中國如何完善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部分,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的概述。該部分介紹了損害賠償制度的概念、功能及類型,論述了反壟斷法的損害賠償制度與民法的損害賠償制度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第二部分,中韓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對比。介紹了中韓兩國的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現(xiàn)狀,同時分析了兩國的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上存在的缺陷。 第三部分,韓國反壟斷損害賠償制度具體研究,詳細分析了韓國的反壟斷法損害賠償請求制度,進一步介紹韓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的特色,如韓國的損害賠償金額認定制度和修改前的審決前置程序。 第四部分,以韓為鑒,完善中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該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構建的必要性,并論述了中韓兩國在反壟斷損害賠償制度間的可借鑒性。然后從原告被告主體資格、雙倍賠償制度,管轄法院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的建議。
[Abstract]:The Anti-monopol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put into effect on August 1, 2008.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 anti-monopoly law has a relatively simple stipulation on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which brings great inconvenie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and needs to be stipulated more concretely. Korea's monopoly regulation law was formally implemented in 1981, and the competition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Korean anti-monopoly law are relatively deep.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private enforcement measures of anti-monopoly law, such as lawsuit for damages in anti-monopoly law, Korea amended the Monopoly Regulation Law in 2004, abolished the system of execution of pre-procedure of trial decision, and adopted the system of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and so on. The private enforcement of Korea's Monopoly Regulation Law, especially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Therefor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and Korea's Monopoly Regulation Law,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anti-monopoly law's damage compensation in China.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function and type of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and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the civil law. The second part,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ti-monopoly law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contra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analyzes the defects in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 third part, the specific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antitrust damages in Korea, analyzes in detail the system of claim for damages in South Korea's anti-monopoly law, and furth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in the anti-monopoly law of Korea. For example, Korea's system of ascertaining damages and pre-revision procedures. The fourth part, take Han as a mirror, consummates the Chinese anti-monopoly law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This part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and discusses the re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the anti-monopoly compensation system. Then from the plaintiff defendant subject qualification, double compensation system, jurisdiction of the court and other aspects of improving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suggestions.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22.294;D931.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聃;;論反壟斷法中的消費者保護——以損害賠償為中心[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2 郭毅;;壟斷損害賠償制度與民事?lián)p害賠償制度的分野——兼評《反壟斷法》第50條[J];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3 韓玎;黎小飛;;論我國反壟斷損害賠償制度的重構與完善——兼評《反壟斷法》第50條[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2期
4 尹嬌;姜方利;;《反壟斷法》私人執(zhí)行中的救濟方式[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09期
5 李國海;李云妹;;論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與民法的關系[J];經(jīng)濟法論叢;2008年01期
6 曲小杰;;論我國反壟斷法損害賠償責任制度的完善[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張駿;;淺析《反壟斷法》第五十條——以反壟斷損害賠償制度為視角[J];上海企業(yè);2009年01期
8 高浩嚴;;我國反壟斷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芻議[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9 叢淑娟;康成杰;;論反壟斷法的損害賠償[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年02期
10 張駿;;《反壟斷法》第五十條評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興杰;;反壟斷法國際多邊協(xié)作之晚近發(fā)展——歐盟與美國的一次博弈[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2 曹玉鳴;;知識產(chǎn)權與反壟斷法[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3 落志筠;;國內(nèi)外核損害賠償制度分析及我國的完善對策[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11年
4 蔡先紅;;試析反壟斷法的兩個問題[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5 江清;單曉光;;專利許可、專利聯(lián)盟中的反壟斷訴訟及其經(jīng)濟分析-兼從歐美的司法實踐談我國目前的對策[A];2007年全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朱興龍;周方召;;反壟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比較——兼論中國的反壟斷立法[A];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chǎn)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孫靜;;我國反壟斷法對行業(yè)協(xié)會的鼓勵與規(guī)制[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8 陳立彤;;中國并購前反壟斷申報實踐[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黃立學;;外企本土并購反壟斷規(guī)制探討[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10 劉紫云;孫明才;;《反壟斷法》背景下的江西保險行協(xié)服務創(chuàng)新[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曉曄;反壟斷法:體制改革的催化劑[N];工人日報;2001年
2 梁發(fā)芾;《反壟斷法》:誰跟誰博弈?[N];中國保險報;2006年
3 陜西 紀卓瑤;“反暴利法”比“反壟斷法”立法更緊迫[N];中國改革報;2007年
4 大江;反壟斷法有待細則明晰[N];中國改革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吳麗華;解密反壟斷委員會[N];華夏時報;2007年
6 王石川;反壟斷法實施,怎不見國內(nèi)巨頭如臨大敵[N];中國貿(mào)易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陳歡;反壟斷法誰主執(zhí)法[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8 本報記者 祝慧;反壟斷法:猶抱琵琶半遮面[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9 王宇;起草10年 《反壟斷法》緣何遲遲難出臺[N];經(jīng)理日報;2005年
10 朱達志;反壟斷法難產(chǎn)不斷的真正原因[N];中國商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丹丹;反壟斷法不確定性的意義追尋[D];吉林大學;2010年
2 吳云峰;跨國并購反壟斷法規(guī)制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周靈方;競爭正義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馬云鶴;反壟斷法資產(chǎn)剝離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5 饒愛民;專利聯(lián)營反壟斷規(guī)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6 畢金平;反壟斷法中的寬恕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官曉姝;中國行政壟斷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金俊鎬;中韓反壟斷法中企業(yè)合并制度的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全淑英;反壟斷法中的寬恕制度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10 胡甲慶;反壟斷的法律經(jīng)濟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敏敬;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中韓兩國比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田松景;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3 赫英欣;反壟斷法適用除外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04年
4 付文靜;論我國外資并購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黎書文;國際技術轉(zhuǎn)讓限制性條款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6 方先全;反壟斷法對獨家經(jīng)銷行為之限制與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7 徐翔;轉(zhuǎn)售價格限制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D];暨南大學;2011年
8 李丹;“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案”之評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9 李蕾;反壟斷法域外管轄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10 徐汝洲;專利權濫用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541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05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