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動權(quán)理念的三維度考察及其啟示
本文選題:美國勞動權(quán) + 司法審查 ; 參考:《求索》2012年09期
【摘要】:美國勞動權(quán)理念的獨特性是:關注勞動權(quán)的法律實踐運作,而非概念闡釋。以此為核心,本文從三個維度展開討論:從文本維度考察,聯(lián)邦憲法權(quán)利理念旨在為勞動權(quán)問題提供法律基礎和原則性指引,將不同群體的利益沖突和權(quán)利訴求轉(zhuǎn)化為憲法問題。從運作機制維度考察,根據(jù)普通法方法,司法審查制度保障勞動權(quán)法律在司法過程中得到獨立判斷。從歷史維度考察,以洛克納案為例,展示勞動憲法案件的具體司法實踐過程。綜上,美國勞動權(quán)理念啟示我們,將研究重點從勞動權(quán)的憲法宣告,轉(zhuǎn)向特定時空條件下,勞動權(quán)法律的合法性、社會效果和實際作用。
[Abstract]:The uniqueness of the concept of labor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egal practice of labor rights, rather tha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s. With this as the c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from the text dimension, the idea of federal constitutional right aims to provide the legal basis and principle guidance for the issue of labor rights.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laims of rights of different groups are translated into constitutional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law method, the judicial review system guarantees the labor right law to be judged independently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Taking the case of Lockna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judicial practice process of the labor constitution case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To sum up, the idea of labor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enlightens us by changing the emphasis of research from the declar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labor rights to the legitimacy, social effect and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law of labor rights under specific space-time conditions.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
【分類號】:D97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述紅,黃仕紅;應對WTO挑戰(zhàn)的司法審查制度改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2 陳海平;;困境與進路:司法改革語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3 趙宗亮;;權(quán)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4 閆海;;基于司法獨立的我國司法預算制度重構(gòu)[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5 田飛龍;;中國村民自治的研究現(xiàn)狀與理論新思路[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6 鐘娟;姜起民;;行政相對人監(jiān)督行政的理論基礎[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儲新宇;美國總統(tǒng)與國會爭奪外交主導權(quán)的根源及實質(zhì)[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8 高新華;論以人為本司法觀的理論基礎——從新憲法修正案談起[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9 于江;雅典民主制評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江振春;;調(diào)和與共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形成[J];安徽史學;200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quán)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4 張雪樵;經(jīng)濟行政權(quán)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秀紅;喬治·華盛頓與美國總統(tǒng)制的初步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7 秦偉江;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郭薇;政府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D];南開大學;2010年
9 葉凡美;“內(nèi)部改進”與美國早期國家構(gòu)建(1801-1833)[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會麗;論稅務行政復議制度[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則下的基本權(quán)利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旭東;《勞動合同法》立法過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胡駿軍;法治背景下我國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郭春陽;司法能動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納案”之辯[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賀磊;自由心證的法理與制度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基華;論罪刑法定原則在當代中國的實現(xiàn)[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章烽;論司法能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賈(?);論當代中國社會團體參與問責[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韓睿;西方發(fā)達國家彈劾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蔣志如;王鶴立;;權(quán)力、權(quán)利與美國憲政歷程[J];理論與改革;2009年03期
2 蘇力;從契約理論到社會契約理論——一種國家學說的知識考古學[J];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旭勇;吳倩;;淺談中國憲法司法化[J];法制與社會;2007年10期
2 許青青;;論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趙宗亮;;淺論憲法解釋的起源及其權(quán)利意義[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程靜;;中國抽象行政行為司法審查制度的建構(gòu)[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5 賈曉舟;李佳倫;;論規(guī)制行政壟斷的司法審查制度[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17期
6 康寧;;從美國視角淺談司法審查制度的溯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7 董炯;;Words That Bind:Judicial Review and the Grounds of Modern Constitutional Theory[J];北大法律評論;1998年01期
8 鄧楠,劉玲,彭光明;抽象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制度比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彭濤;武彥斌;;強制偵查的司法審查制度建構(gòu)[J];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10 張琦;;我國憲法監(jiān)督模式借鑒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的思考[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永國;;WTO與我國司法審查制度[A];2002年度全省法院應對入世工作研討會獲獎論文專輯[C];2002年
2 劉軍;;試論公民權(quán)與人權(quán)的差別[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國家建構(gòu)與政治文化”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褚英俊;;淺談WTO法與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完善[A];2002年度全省法院應對入世工作研討會獲獎論文專輯[C];2002年
4 陳頤;;論人權(quán)與公民權(quán)[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胡朝映;;淺談民族與政治(提綱)[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維爾默;王鳳才;;人權(quán)與民主[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7 劉建洲;;公民權(quán)、階級形成與農(nóng)民工問題的轉(zhuǎn)型[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8 楊宇冠;;在刑事司法領域落實憲法保障人權(quán)的規(guī)定[A];“‘人權(quán)入憲’與人權(quán)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彭未名;王樂夫;;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啟示[A];“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韓健鵬;周英東;;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現(xiàn)代意義[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蕭坊;公民權(quán)與警察權(quán)哪個更重要?[N];中國經(jīng)營報;2005年
2 楊照 媒體人;世界各國的“公民權(quán)清單”[N];南方周末;2010年
3 張英洪;改革促進了農(nóng)民公民權(quán)的成長[N];學習時報;2008年
4 陸福興 湖南省社科院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公民權(quán)在農(nóng)民中發(fā)育[N];北京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張鮮堂;洛陽“種子案”凸顯司法審查制度缺陷[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6 劉玉祥 邵步運;WTO對我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影響[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7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郝明金;構(gòu)建完整的司法審查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3年
8 王文兵;WTO與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3年
9 朱向東 李文利;人權(quán)與公民權(quán)的區(qū)別[N];學習時報;2004年
10 崔書鋒;外經(jīng)貿(mào)領域司法審查制度的構(gòu)建[N];國際商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沖;馬克思人權(quán)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辛靜;新公共服務理論評析[D];吉林大學;2008年
3 紀銀平;希爾施猶太教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quán)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趙保慶;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閆麗彬;行政程序價值論[D];吉林大學;2005年
7 唐斌堯;中國轉(zhuǎn)型期非正規(guī)就業(yè)女性群體的福利權(quán)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8 曹尋真;“平權(quán)型政府”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9 劉曉紅;大眾傳播與人類社會——西方傳播政治經(jīng)濟學的詮釋[D];復旦大學;2003年
10 龔文婧;英美地方自治制度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嘉磊;美國貿(mào)易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司法審查制度[D];復旦大學;2011年
2 儲寧玉;論仲裁的司法審查制度[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3 李霏雨;仲裁司法審查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4 樊海佳;現(xiàn)代國家構(gòu)建視角下我國農(nóng)民公民權(quán)成長研究-1949-2011[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5 岳昕雯;歐盟反補貼司法審查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閻福寬;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司法審查制度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7 王振霞;公民權(quán)的擴展及其羅馬共和國的興起[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8 譚麗;妥協(xié)中的憲法公民權(quán)[D];黑龍江大學;2004年
9 薄瑾;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10 李鐵喜;論反傾銷司法審查制度[D];湘潭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945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94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