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論實踐特征的提升——2012年中國法律方法論研究學術報告
本文選題:法律方法 + 案例指導制度。 參考:《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摘要】:在深入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如何在實踐中適用法律已經(jīng)成為重中之重。法律方法論的研究在2012年中繼續(xù)貼近司法實踐的轉向。在持續(xù)探討基礎理論問題的前提下,研究成果對微觀問題、具體個案的關注比較明顯。無論是在一般法理學中還是在部門法中,國內學者對法律方法論的實踐特征給予了充分挖掘和探討。就研究特色來說,法律修辭獲得了更多的重視,從法律方法論視角研究案例指導制度涌現(xiàn)了不少成果,以史為鑒、聚焦制度成為法律解釋研究的重點,法律淵源理論得到了創(chuàng)新性的擴展。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具實踐特征和實際意義的法律方法論。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how to apply the law in practice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research of legal methodology continues to be close to the turning of judicial practice in 2012. On the premise of continuing to discuss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the research resul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micro problems and specific cases. In both general jurisprudence and branch law, domestic scholars have fully explored and explored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methodology. As far as the research features are concerned, legal rhetoric has gaine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methodology, a lot of achievements have emerged in the case guidance system. With history as a mirror, focusing on the syste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The theory of legal origin has been expanded innovatively.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expect a more practical and practical legal methodology.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矛盾化解的法律適用方法研究”(項目編號11CFX00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寨;;中國法律修辭(學)研究之反思[J];北方法學;2012年01期
2 陳坤;;疑難案件、司法判決與實質權衡[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3 侯學勇;;司法修辭方法在社會正義實現(xiàn)中的作用[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4 羊震;;走向能動:利益衡量在行政審判中的導入與展開[J];法律適用;2012年01期
5 徐艷陽;;在法的確定性與法的正當運用間“往返顧盼” 民事審判方法解構與定位[J];法律適用;2012年03期
6 陳驚天;;價值選擇與利益衡量——事實真?zhèn)坞y明案件的審判指引[J];法律適用;2012年04期
7 馮文生;;裁判方法論:迷思與超越[J];法律適用;2012年06期
8 劉永偉;;變異與進化:美歐憲法解釋模式的生成——兼論《香港基本法》解釋模式的建構[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9 秦前紅;黃明濤;;普通法判決意見規(guī)則視閾下的人大釋法制度——從香港“莊豐源案”談起[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10 楊力;;基于利益衡量的裁判規(guī)則之形成[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子桐;徐亞文;;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司法路徑選擇——以地方法院競爭為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12年08期
2 朱啟莉;;我國知識產(chǎn)權法定賠償適用情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兼評《著作權法》(草案)第72條[J];當代法學;2012年05期
3 何志鵬;;大國政治中的正義謎題——阿拉伯變局與國際法價值反思[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4 舒國瀅;;追問古代修辭學與法學論證技術之關系[J];法學;2012年09期
5 張煥萍;;對法益的習慣保護[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05期
6 季煥爽;曲洋逸;;論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制度與司法解釋制度之關系定位[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2年11期
7 陳金釗;;被社會效果所異化的法律效果及其克服——對兩個效果統(tǒng)一論的反思[J];東方法學;2012年06期
8 趙澤嬌;;我國案例指導制度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2年34期
9 褚紅軍;;司法判決的功能分析[J];法律適用;2013年01期
10 陳永鴻;;論香港特區(qū)法院的“違憲審查權”[J];法商研究;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袁白薇;;案例指導制度之微觀運作——以待決案件的適用進路為視角[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2 肖晟程;王增泉;;從案件指導到案例指導——“同案不同判”公信化進路選擇[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戴津偉;法律中的論題及論題學思維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2 胡旭東;我國公司法的司法發(fā)展機制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張妮;精神損害賠償?shù)亩垦芯縖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4 張華;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如意;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2 吳皓月;法官造法的時機[D];蘇州大學;2012年
3 王娜;論民事訴訟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D];蘇州大學;2012年
4 謝淑芳;立法目的在司法中的適用[D];蘇州大學;2012年
5 禹良;論侵權法上過錯責任與嚴格責任的界分[D];中國政法大學;2012年
6 謝騫;雙邊市場下的反壟斷法相關市場界定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2年
7 李虹;制度創(chuàng)新語境下的案例指導制度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8 苗昊聰;試論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制度[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2年
9 胡秋妍;案例指導制度研究[D];甘肅政法學院;2012年
10 楊茂喜;馬克思經(jīng)濟法及當代價值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璇;;司法判決書難以文學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趙朝琴;民事判決書改革的理性思考——從民事法律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洪浩;陳虎;;論判決的修辭[J];北大法律評論;2003年00期
4 李中原;;中世紀羅馬法的變遷與共同法的形成[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蔡桂生;;學術與實務之間——法教義學視野下的司法考試(刑法篇)[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6 侯猛;;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比較優(yōu)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陳金釗;;反對解釋的場景及主體[J];北方法學;2007年01期
8 林東茂;;客觀歸責理論[J];北方法學;2009年05期
9 王曉;;法律論證中的因果關系研究——兼論法律論證中的邏輯關系[J];北方法學;2010年02期
10 魏建國;;“科學主義”對大陸法系影響的考察與反思[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賈煥銀 重慶大學法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竇含章;[N];中國證券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蔣安杰;[N];法制日報;2011年
4 記者 鄧新建;[N];法制日報;2011年
5 ;[N];人民法院報;2005年
6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興良;[N];人民法院報;2008年
7 湖北經(jīng)濟學院院長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呂忠梅;[N];人民法院報;2008年
8 記者 張景義;[N];人民法院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徐光明 鮑雷 本報通訊員 李力 楊薇;[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張先明;[N];人民法院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東平;WTO爭端解決中的條約解釋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李安;刑事裁判思維模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彭溆;論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中的司法造法[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張鐳;習慣與法律:兩種規(guī)則體系及其關系[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金釗,焦寶乾;中國法律方法論研究學術報告[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郭忠;;法律發(fā)現(xiàn)與法律淵源[J];天中學刊;2007年06期
3 ;卷首語[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4 李蓓蓓;;簡述法律方法對自由裁量的約束[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09期
5 謝暉;;法律的意義模糊及其救濟方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9年01期
6 李見偉;;淺析許霆案法律方法的運用[J];邊緣法學論壇;2010年02期
7 張志文;;法律發(fā)現(xiàn):方法抑或過程[J];法律方法;2010年02期
8 崔二玲;;淺析法律方法[J];法制與社會;2011年02期
9 楊靜;;法律論證理論概述[J];時代經(jīng)貿(下旬刊);2007年05期
10 陳金釗;;法律淵源:司法視角的定位[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志強;;論法律論證(摘要)[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2 呂存誠;;論證實踐中的法律邏輯[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3 張慶彥;;法律適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4 楊敏;;試論大前提不完善的司法推理[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靜煥;;論題學法學的邏輯學反思[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6 金承光;;新編《法律邏輯學》撰寫大綱[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舒國瀅;;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fā)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林來梵;鄭磊;;關于“法律學方法論”——為了一個概念的辯說[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9 鄭磊;;“法律學方法論”的復合結構[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盧春榮;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論證理論述評[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許章潤;法律:解釋與論證[N];法制日報;2008年
2 安克明 李偉;為司法拓出微觀論證的法理學視界[N];人民法院報;2001年
3 陳林林;解釋法律是為了維護而不是破壞法律[N];人民法院報;2005年
4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衛(wèi)生法學教研室副主任 王岳;細化法規(guī)才能更好呵護生命[N];法制日報;2008年
5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連泰;法律與文學[N];人民法院報;2010年
6 吳邦國;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年
7 張芝梅;法律解釋與哲學闡釋[N];光明日報;2006年
8 何惠珍 沙銀華;信誠案判決在法律解釋上有誤[N];中國保險報;2003年
9 周旺生;改善中國法律解釋制度諸境況[N];法制日報;2007年
10 浙江省湖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 朱春妹;法律解釋芻議[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光寧;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個分析視角[D];山東大學;2010年
2 武飛;法律解釋:服從抑或創(chuàng)造[D];山東大學;2006年
3 管偉;中國古代法律解釋的學理詮釋[D];山東大學;2008年
4 冉杰;德性法律論證理論及其應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焦寶乾;法律論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彭中禮;法律淵源論[D];山東大學;2012年
7 劉成安;論裁判規(guī)則[D];山東大學;2009年
8 沈仲衡;價值衡量法律思維方法論[D];吉林大學;2005年
9 王彬;法律解釋的本體與方法[D];山東大學;2009年
10 戴津偉;法律中的論題及論題學思維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學勇;法律論證的原則[D];山東大學;2005年
2 徐莉娜;論法律推理[D];蘇州大學;2006年
3 李敏;審判程序中的法律解釋與對話[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劉荻;論司法的合法性與法律商談[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鞏方健;民間法與法律解釋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紀春娥;論司法過程中法律論證的運行模式[D];河南大學;2007年
7 彭芳;法律解釋中的情、理、法[D];湘潭大學;2007年
8 王柳方;司法中的社會學解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楊棟;裁判的不確定性[D];南京大學;2011年
10 劉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實踐面向[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287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82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