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沃金的道義權(quán)利理論及其社會學價值
本文選題:德沃金道義權(quán)利論 切入點:道義論 出處:《求索》2013年12期
【摘要】:德沃金將羅爾斯的道義論權(quán)利哲學思想引入法學領(lǐng)域,構(gòu)筑了道義論的權(quán)利法哲學理論。他反對以功利最大化作為權(quán)利的正當性基礎(chǔ),主張權(quán)利應當基于尊嚴平等的理念。由此,他以平等的尊重與關(guān)切的權(quán)利為核心概念闡述了自己的權(quán)利主張。德沃金的道義權(quán)利理論不僅為公民權(quán)利與政治權(quán)利的剛性保障提供了理論支撐,而且為人們通過廣泛的經(jīng)濟與社會權(quán)利以獲得實質(zhì)性平等的社會實踐提供了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理論參考,展現(xiàn)了權(quán)利理論的社會實踐價值。
[Abstract]:Dworkin introduced Rawls' deontic philosophy of right into the field of law, and constructed the theory of legal philosophy of right based on deontic theory, and he opposed taking utilitarian maximization as the legitimate basis of right. Claims that righ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idea of dignity and equality. Dworkin's theory of moral rights not only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igid guarantee of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Moreover, it provides an innovativ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eople to obtain substantial and equal social practice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and shows the social practical value of the theory of rights.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
【基金】: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RW130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才基金項目(RC1334)
【分類號】:D90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建爾;理性啟蒙意義略論[J];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2 周璇;;馮友蘭對西方哲學方法的闡釋與運用[J];北方論叢;2009年01期
3 翟慶振;海德格爾基本本體論的哲學意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4 韓媛媛;;淺析徐坤筆下女性的失語境地[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楊宗元;;在事實與價值之間——試論道德詞的內(nèi)涵[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張振鵬;;馬克思社會批判的理論維度[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7 宋俊成;;哲學之生活意蘊[J];大連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8 孫玨;;中小學教師科研能力的重新審視與編輯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9 殷炳芳;高繼寬;;馬克思實踐論思維方式的內(nèi)在邏輯及意義[J];東岳論叢;2007年04期
10 陳閣;李文穎;;奎因的本體論承諾淺析[J];法制與社會;2009年2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勇為;馬爾庫塞的現(xiàn)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趙貴臣;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偉濤;權(quán)利的優(yōu)先性[D];吉林大學;2012年
4 趙海峰;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5 章禮強;民法本位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6 傅鶴鳴;論法律的合法性[D];復旦大學;2005年
7 肖明;當代自由主義憲政的困境與倫理重建[D];復旦大學;2006年
8 李哲;生態(tài)城市美學的理論建構(gòu)與應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9 李義天;當代美德倫理學研究:關(guān)于倫理多樣性的論證與辯護[D];清華大學;2006年
10 林曉華;媒介素養(yǎng)與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偉鋒;以格洛—龐蒂的身體性空間為基礎(chǔ)理解知覺的現(xiàn)象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田軍;論馬爾庫塞與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之差異[D];寧波大學;2011年
3 周期玉;馬爾庫塞人本主義批判理論評析[D];湘潭大學;2003年
4 李垣;科學哲學對經(jīng)濟學方法論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5 韓媛媛;探覓心靈的暉機[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文葉;釋“語文”[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7 邢一非;社會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哲學觀探析[D];黑龍江大學;2006年
8 呂紅;馬爾庫塞社會批判理論之批判[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9 姜雪梅;在通往存在的途中[D];四川大學;2007年
10 褚當陽;現(xiàn)代性批判語境下的大眾文化及人的解放[D];吉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永康;“儒家義利觀與市場經(jīng)濟”討論會綜述[J];中國法學;1995年05期
2 丹尼爾·A·法伯,劉秀華;法律形式主義舉隅[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陳慧珍;;親子鑒定中的知情同意[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華戎;;道德對司法的維護[J];法制與社會;2007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高利紅;環(huán)境法的價值定位[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雪斌;代際正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謀;邊沁功利主義立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2 孫琦;代際正義的正當性理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85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68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