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與路徑
本文關鍵詞: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與路徑 出處:《人民論壇》2015年3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地方治理法治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和重要內(nèi)容,也是地方治理體系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地方治理法治化尚存在治理主體法治意識淡薄、行政職責和權限不清、行政執(zhí)法不夠規(guī)范等問題。只有樹立法治精神、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才能破解地方治理難題,推進地方治理法治化,進而推進地方治理現(xiàn)代化。
【作者單位】: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
【分類號】:D630;D920.0
【正文快照】: 法治與國家治理的內(nèi)在關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部署與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一脈相承,兩次全會高瞻遠矚,系統(tǒng)詮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公維友;劉云;;當代中國政府主導下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構理路探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2 蔡文成;;改革發(fā)展與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建構[J];行政論壇;201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仍昱;;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政府與社會關系變革的歷史與邏輯[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年01期
2 陳登源;俞慈珍;;民主政治視域下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路徑分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3 陳登源;吳冰;俞慈珍;;民主政治視域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路徑選擇[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4 韓敏;;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警察角色定位[J];法制博覽;2015年28期
5 陳登源;吳冰;俞慈珍;;民主政治視域下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路徑分析[J];理論建設;2015年01期
6 蔡文成;;良法和善治:法治視域中的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J];理論探討;2015年04期
7 秦志龍;王韶興;;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研究綜述[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8 陳登源;吳冰;俞慈珍;;民主政治視域下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路徑分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9 蔡文成;趙洪良;;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研究述評[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5年03期
10 劉衛(wèi)平;;論社會治理協(xié)同機制的基本要素、實現(xiàn)形態(tài)與構建原則[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辛宗源;我國現(xiàn)代城市社區(qū)治理模式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5年
2 顏真;我國城市社區(qū)治理多元主體互動機制研究[D];中共重慶市委黨校;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年01期
2 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闡釋[J];政治學研究;1997年01期
3 王樂夫;陳干全;;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礎與核心[J];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4 張康之;張乾友;;民主的沒落與公共性的擴散——走向合作治理的社會治理變革邏輯[J];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陶希東;[N];學習時報;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超;;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與地方治理[J];黨史博采(理論);2008年10期
2 陳芳;陳振明;;當代中國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歷程、現(xiàn)狀與前景[J];東南學術;2008年04期
3 陳潭;肖建華;;地方治理研究:西方經(jīng)驗與本土路徑[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喻鋒;;走向“地方的歐洲”:歐洲地方治理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5 楊倩;張莎莎;;論我國地方治理中公民參與的困境及路徑選擇[J];法制與社會;2012年10期
6 劉瑩;;我國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7 孫柏瑛;當代發(fā)達國家地方治理的興起[J];中國行政管理;2003年04期
8 張建國;中國地方治理與建設責任政府[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郁建興,金蕾;法國地方治理體系中的市鎮(zhèn)政府[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何艷玲;特定事件、治理過程與治理文化——一個新的地方治理實踐分析框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周振林;;中美地方治理市場化技術比較及其啟示[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雅勤;;轉(zhuǎn)型時期的地方治理:困境與出路[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趙永茂;;臺灣地方治理的發(fā)展與限制:以臺北市大安區(qū)為例[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諧社會與治理機制”政府管理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張雅勤;;論我國地方治理的現(xiàn)實困境與突破對策——以科學發(fā)展觀為視角[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谷宇;;官紳共治與政務協(xié)商——傳統(tǒng)中國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6 張雅勤;;轉(zhuǎn)型時期地方治理的現(xiàn)實困境與突破對策[A];“經(jīng)濟轉(zhuǎn)型與政府轉(zhuǎn)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上)[C];2011年
7 許民和;;地方治理在社會轉(zhuǎn)型期的“非政府化”突破[A];上海青年政治學年度報告2013[C];2013年
8 李旭琴;;構建地方政府與公眾雙向互動的公共關系模式——地方治理理論的視角[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梁波;劉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結構的轉(zhuǎn)型與農(nóng)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變遷[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祝乃娟;地方治理:需要從“經(jīng)營”轉(zhuǎn)向服務[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3年
2 李躍;轉(zhuǎn)變發(fā)展方式須積極推進地方治理模式科學化[N];學習時報;2010年
3 記者 何祖謀;省委黨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成立[N];福建日報;2012年
4 朱績崧;地方治理要破除“念經(jīng)機”心態(tài)[N];聯(lián)合時報;2013年
5 楊雪冬;治理主體多元:地方治理向復合治理結構轉(zhuǎn)變[N];學習時報;2009年
6 ;改革行政區(qū)劃刷新地方治理[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3年
7 李偉;于變遷中汲取前行的智慧[N];無錫日報;2013年
8 陳家剛;發(fā)揮好協(xié)商民主的“對話”作用[N];中國社會報;2008年
9 南寧市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 甘日棟;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快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N];廣西日報;2014年
10 正林;在政府、大學和社會互動與合作中謀求學術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戴昌橋;中美兩國地方治理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湯玉權;利益、參與與地方治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陳國申;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英國地方治理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利萍;地方治理中的協(xié)同及其機制構建[D];浙江大學;2013年
5 馬斌;政府間關系:權力配置與地方治理[D];浙江大學;2008年
6 張青;地方治理視野中的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公共服務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徐越倩;治理的興起與國家角色的轉(zhuǎn)型[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志啟;我國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地方治理有效性論析[D];河南大學;2006年
2 彭清萍;我國地方治理中執(zhí)政黨權力實現(xiàn)方式的結構與功能[D];山東大學;2015年
3 羅安生;當代中國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D];浙江大學;2005年
4 溫雪秋;地方治理視野下珠江三角洲基層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沈錦坤;信息社會我國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馬玲;論我國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經(jīng)光;地方治理中政協(xié)職能作用發(fā)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8 楊倩;我國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9 賀鳳;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10 李德國;地方治理[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30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33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