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設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本文關鍵詞:法治建設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摘要】: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法治量化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政府所認識研究并采納運用。在中國法治建設不斷深化的今天,建立一個量化的指標化評估體系,顯然是一種能客觀地體現(xiàn)當代中國法治化的程度與進度的合理方式。國內(nèi)外法治量化評估如火如荼進行,但如何使法治量化這一舶來品適應中國這塊土壤并最終成為中國法治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仍然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應當以科學性、系統(tǒng)性、可操作性為原則,建立一個由中立組織主持的法治建設績效評價體系,從政治、立法、行政、司法、人權、監(jiān)督和公民法律意識及普法教育這七個方面對法治建設進行評價。
【作者單位】: 華東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分類號】:D920.0
【正文快照】: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nèi)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狈ㄖ谓ㄔO績效評價體系,是由反映法治的本質(zhì)要求和外在體現(xiàn)、與法治建設最為密切聯(lián)系的指標組成的,用以對當前法治建設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錢弘道;;2008余杭法治指數(shù):數(shù)據(jù)、分析及建議[J];中國司法;2010年03期
2 占紅灃;李蕾;;初論構建中國的民主、法治指數(shù)[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3 許滌龍;歐陽勝銀;;法治社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初步分析[J];法治湖南與區(qū)域治理研究;2011年03期
4 施麗麗;;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與規(guī)范分析、實證分析[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年16期
5 俞偉飛;;法治指數(shù)中國化應用的探索與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6 李蕾;;法治的量化分析——法治指數(shù)衡量體系全球經(jīng)驗與中國應用[J];時代法學;2012年02期
7 廖奕;;法治如何評估?——以中國地方法治指數(shù)為例[J];蘭州學刊;2012年12期
8 張保生;鄭飛;;世界法治指數(shù)對中國法治評估的借鑒意義[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3年06期
9 陳秀平;陳繼雄;;法治視角下公權力與私權利的平衡[J];求索;2013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金諾;“法治指數(shù)”中國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滌龍;歐陽勝銀;;法治社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初步分析[J];法治湖南與區(qū)域治理研究;2011年03期
2 趙慶華;;論法治湖南建設評價[J];法治湖南與區(qū)域治理研究;2011年03期
3 栗陽;;法治區(qū)創(chuàng)建指標體系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21期
4 李桂紅;龍海燕;;“法治GDP”觀念的確立及其制度完善——以北京等地依法行政考核辦法為分析樣本[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5 王朝霞;;法治評估與法治創(chuàng)新——基于浙江余杭實踐的討論[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6 侯學賓;姚建宗;;中國法治指數(shù)設計的思想維度[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7 俞偉飛;;法治指數(shù)中國化應用的探索與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8 蔣立山;;中國法治指數(shù)設計的理論問題[J];法學家;2014年01期
9 郭春鎮(zhèn);;從“神話”到“雞湯”——論轉(zhuǎn)型期中國法律信任的建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10 陳勝強;;政治決斷掩蓋了“權力決斷”——民元以來立憲的文化分析[J];法學評論;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懿;環(huán)境司法正義論[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巍;法治指數(shù)本土化構建[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鶴宇;論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模式選擇[D];云南大學;2011年
3 谷小娟;法治建設量化評估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陳琛;被征地“農(nóng)轉(zhuǎn)城”人員可持續(xù)生計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劉金諾;“法治指數(shù)”中國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6 王璐;縣級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文齊;制造業(yè)上市公司并購績效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8 朱曉春;Likert量表在文明指數(shù)調(diào)查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13年
9 楊東鶴;地方法治指數(shù)及其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3年
10 杜明遠;城市法治量化評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鳳榮;社會指標運動的背景及啟示[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錢弘道;;余杭法治指數(shù)的實驗[J];中國司法;2008年09期
3 錢弘道;;2008余杭法治指數(shù):數(shù)據(jù)、分析及建議[J];中國司法;2010年03期
4 左偉,王橋,王文杰,劉建軍,楊一鵬;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評價指標與標準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年01期
5 占紅灃;李蕾;;初論構建中國的民主、法治指數(shù)[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6 尹伊文;;“制度決定論”的神話[J];讀書;2008年07期
7 王錫鋅;;公眾參與和中國法治變革的動力模式[J];法學家;2008年06期
8 周s,
本文編號:1273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27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