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科學”的內(nèi)涵與運用
本文關鍵詞:“法庭科學”的內(nèi)涵與運用
更多相關文章: 法庭科學 犯罪現(xiàn)場勘查 微量物證 物證技術學 偵查階段 證據(jù) 案件事實 運用 西方國家 司法精神病學
【摘要】:正一、"法庭科學"的科學內(nèi)涵"法庭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廣泛使用的一個概念。西方國家對"法庭科學"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說認為法庭科學就等同于物證技術學。為適應法庭科學學科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應從廣義上理解"法庭科學"的內(nèi)涵,即指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術為法律的認定和實施服務。從橫向看",法庭科學"的領域是開放的,包含所有與法律有關的自然科學,如物證技術學、法醫(yī)學、司法精神病學、法齒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州市人民檢察院;江南社會學院;
【關鍵詞】: 法庭科學 犯罪現(xiàn)場勘查 微量物證 物證技術學 偵查階段 證據(jù) 案件事實 運用 西方國家 司法精神病學
【分類號】:D918
【正文快照】: 一、“法庭科學”的科學內(nèi)涵“法庭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廣泛使用的一個概念。西方國家對“法庭科學”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說認為法庭科學就等同于物證技術學。為適應法庭科學學科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應從廣義上理解“法庭科學”的內(nèi)涵,即指運用科學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群;赤腳足跡的統(tǒng)計分析[J];遼寧警專學報;2005年01期
2 葛百川,樓先迪;公安部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團赴日本研修情況介紹[J];刑事技術;2005年01期
3 周云彪,權(quán)養(yǎng)科,田保中,馬新和;以色列法庭科學技術概況[J];刑事技術;2001年06期
4 張軍,黃群;圖像分析技術在法庭科學中的應用[J];影像材料;2001年02期
5 花鋒;;法庭科學實驗室認可工作發(fā)展狀況與啟示[J];刑事技術;2009年05期
6 高樹輝,王新淮;淺談DNA鑒定在法庭科學中的應用研究[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6期
7 花鋒;法庭科學實驗室認可及其對策[J];刑事技術;2003年03期
8 林忠;;公安部刑事技術代表團應邀出席泛美法庭科學第三屆年會[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1987年03期
9 劉瑩,唐暉,劉雅誠;DNA雙股螺旋結(jié)構(gòu)與迅猛發(fā)展的法庭科學——紀念人類DNA雙股螺旋結(jié)構(gòu)發(fā)現(xiàn)50周年[J];刑事技術;2003年06期
10 吳何堅;第17屆國際法庭科學大會側(cè)記[J];中國司法鑒定;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燕霞;陳松;劉開會;常彩琴;;DNA定量在法庭科學中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法醫(yī)DNA檢驗技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4年
2 李兆隆;蒯應松;;基因工程與法庭科學[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3 陳勝利;;法庭科學舉證與司法鑒定審查[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一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趙芳芳;梁景青;;HumTH01在法醫(yī)科學中應用的體會[A];第二次全國法醫(yī)物證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5 劉鋒;姜先華;于蛟;黃斌;;對復等位基因直接進行序列分析及其在法庭科學中的應用[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6 云利兵;應斌武;侯一平;;法醫(yī)DNA數(shù)據(jù)庫建設與發(fā)展概述[A];第二屆全國法醫(yī)DNA檢驗技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4年
7 張潤生;王威;張玉榮;倪春芳;龔飛君;嚴松茂;王跨陡;;GC/MS/SIM技術在毒鼠強案件物證檢驗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8 姜先華;劉鋒;邵武;李軍;于蛟;;HLA-DQb基因的PCR-SSCP分型在法庭科學鑒定中的應用[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9 龔飛君;張潤生;;心血中毒鼠強和阿普唑侖的GC/MS/SIM同時定量檢測[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10 葛蕓英;陳松;胡蘭;;微生物群體多樣性在法庭地理學上的應用前景[A];第二屆全國法醫(yī)DNA檢驗技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于志剛;張新楓會見外國著名法庭科學專家[N];人民公安報;2011年
2 胡勇;刑偵技術:一把懲惡揚善的利劍[N];檢察日報;2006年
3 于吶洋;鑒定公正才能贏得老百姓信任[N];法制日報;2007年
4 王傳超 李士林 周懷谷 平原 李輝 復旦大學現(xiàn)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公安局法醫(yī)物證學現(xiàn)場應用技術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安局人類生物學與法醫(yī)現(xiàn)場應用技術聯(lián)合實驗室;將DNA鑒定技術正確應用于司法實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記者 蔣永利;創(chuàng)造公平高效法治環(huán)境[N];延邊日報;2007年
6 趙瑞萍 劉國斌 梁建中(作者單位: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刑事技術處);微量物證:量小作用大[N];人民公安報;2004年
7 記者 李曉萍邋張建鑫 實習生 溫凱;張新楓會見帕斯考爾·凱茨一行[N];人民公安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翟永太 聶同鋼;DNA“精確制導”[N];人民公安報;2006年
9 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主任周云彪;開拓創(chuàng)新 科學規(guī)范[N];人民公安報;2002年
10 本報記者 陳崗;物證鑒定與“無罪推定”[N];法制生活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裴黎;毒品原植物大麻DNA檢測技術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阿里木江·艾拜都拉;色譜法對筆中油墨種類鑒別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婧;薄層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綜合考察簽字筆油墨[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馬秋鳳;黑色圓珠筆的色譜法鑒定[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秀東;色譜法鑒定藍色圓珠筆的種類[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淑媛;毛細管電泳法鑒定圓珠筆油墨[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艷;紅色圓珠筆油墨的鑒別與分類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趙波;微量物證技術在偵查使用中的問題與對策[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盧青;紅色圓珠筆油墨分類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9 蔣國軍;論刑事鑒定結(jié)論的科學性懷疑[D];蘇州大學;2008年
10 王森;微量物證與痕跡物證的關系及綜合利用[D];甘肅政法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615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61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