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刑法中的輕罪制度構建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刑法中的輕罪制度構建
【摘要】: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廢止勞動教養(yǎng)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qū)矯正制度”,自此我國存在近59年的勞教制度被徹底廢除。但是,在勞動教養(yǎng)制度廢除后,我們應如何填補勞教制度廢除后的法律空白,在后勞動教養(yǎng)時代,出現的輕微違法問題應當如何解決。同時,刑法修正案(九)頒布,使許多輕微違法行為納入了刑法的調控范圍。如懲治失信背信行為(考試作弊)、擴大危險駕駛追責范圍等等。由此可見,我國刑法加大了刑法的調控范圍,擴大了刑罰圈,實踐證明對危害社會的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但是,刑罰圈的擴大具有雙刃劍的作用,用之得當可以減少類似輕微犯罪的發(fā)生,用之失當則可能出現侵犯人權的現象。國際社會針對輕微罪的處罰有其一套完整并嚴格的程序,名為輕罪制度或是輕罪法,許多發(fā)達國家都將輕罪制度融入到了本國的刑罰體系之中。輕罪制度在我國還是一個新鮮事物,關于輕微違法犯罪能否借鑒國外輕罪制度這一問題,國內學者爭論不休,主要爭論點集中在輕罪的界定、建立輕罪制度會否造成犯罪圈的擴大、如何解決犯罪人回歸社會等。本文在對上述問題進行必要的分析后,針對輕罪制度具體如何設計,建立輕罪制度后的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善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全文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輕罪制度概述,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國外的輕罪制度和我國的輕罪制度。國外的輕罪制度又包括輕罪概念和輕罪制度。國外的輕罪概念主要包括西方各國主要區(qū)分輕重罪的方法,如建立輕罪法或是在刑法分則內進行規(guī)定等。國外輕罪制度主要包括國外輕罪制度的內涵與意義。內涵主要包括實體與程序兩個方面,意義主要是可以限制行政權的擴大,提高刑事審判的效率等。我國的輕罪制度主要包括輕罪標準的認定與輕罪制度的內容。輕罪制度的內容又分為影響輕罪的成立條件和輕罪的處理模式。第二部分主要包括輕罪制度的必要性和制度瓶頸。建立輕罪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包括有利于貫徹我國的刑事政策,體現我國犯罪化的選擇。有利于控制行政權的濫用,合理配置司法資源,有利于彌補勞動教養(yǎng)廢止后的法律空白,是國際社會治理輕罪案件的經驗總結,是我國社會治理的內在需求。輕罪制度設立的制度瓶頸主要包括輕罪入刑造成的犯罪圈擴大、有犯罪前科“污名”的涉罪人能否回歸社會、與現有刑法體系的協調問題。第三部分主要包括我國輕罪制度的設計,主要從輕重罪的劃分、輕罪制度的刑罰處遇、輕罪制度的程序處遇、輕罪制度的行刑處遇和輕罪制度的社會處遇幾方面來論述。輕罪制度的刑罰處遇主要包括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單處并處罰金。程序處遇主要包括刑事簡易程序。行刑程序主要包括判處監(jiān)禁刑和非監(jiān)禁刑。社會處遇主要包括涉罪人能否回歸社會、回歸社會面臨的困難。第四部分主要包括輕罪制度建立后應建立輕罪的前科消滅制度作為配套措施,分為前科消滅的概念和輕罪前科消滅的概念,論述輕罪前科消滅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設計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內容。
【關鍵詞】:輕罪 輕罪制度 犯罪化 輕罪前科消滅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6.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5
- 一、輕罪制度概述15-23
- (一) 國外輕罪制度15-18
- 1. 輕罪概念15-16
- 2. 輕罪制度16-18
- (二) 我國輕罪制度18-23
- 1. 輕罪標準的認定18-19
- 2. 輕罪制度的內容19-23
- 二、輕罪制度設立的必要性和制度瓶頸23-31
- (一) 輕罪制度設立的必要性23-26
- 1. 有利于貫徹我國的刑事政策,體現我國的犯罪化選擇23
- 2. 有利于控制行政權的濫用,合理配置司法資源23-24
- 3. 有利于彌補廢除勞動教養(yǎng)后的法律空白24-25
- 4. 借鑒國際社會治理輕罪案件的經驗25-26
- 5. 我國社會治理的內在需求26
- (二) 輕罪制度設立的制度瓶頸26-31
- 1. 輕罪入刑造成犯罪圈擴大26-27
- 2. 犯罪前科“污名”不利于涉罪人回歸社會27-28
- 3. 與現有刑法體系并不協調28-31
- 三、我國輕罪制度的內容31-39
- (一) 輕罪的劃分31-33
- (二) 輕罪制度的刑罰處遇33-34
- (三) 輕罪制度的程序處遇34-35
- (四) 輕罪制度的行刑處遇35-36
- (五) 輕罪制度的社會處遇36-39
- 四、輕罪制度建立后的配套措施--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建立39-47
- (一) 前科消滅與輕罪前科消滅39-40
- 1. 前科消滅39
- 2. 輕罪前科消滅39-40
- (二) 輕罪前科消滅制度40-47
- 1. 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內容40-43
- 2. 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意義43-46
- 3. 輕罪前科消滅制度構建的困境46-47
- 結論47-49
- 參考文獻49-51
- 附錄51-53
- 后記53-54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長生;彭新林;;前科消滅的性質辨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2 彭新林;;論前科消滅功能[J];理論觀察;2008年04期
3 何海;;前科消滅之我見[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年06期
4 歐陽晨雨;;“前科消滅”:制度構建應有新舉措[J];法治與社會;2009年10期
5 海洋;;“前科消滅”是一項嚴峻的社會課題[J];民主與法制;2011年06期
6 于志剛;簡論前科消滅的定義及其內涵[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2年04期
7 張立興,魯昕;前科消滅制度評析與我國立法構想[J];齊魯學刊;2003年05期
8 錢葉六;前科消滅制度評析與設計[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4年05期
9 何承斌;確立“前科消滅”制度之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10 管曉靜,張惠芳;“未成年人前科消滅”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亞凝;陸簡;;前科制度的量刑化和區(qū)別化設計-----以法經濟學的視角[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楊梅花;喜看“前科消滅”權威登場[N];人民法院報;2011年
2 ;“前科消滅”能不能實現?[N];法制日報;2004年
3 ;少年“前科消滅”一石擊水[N];河北日報;2004年
4 宗邊文;“前科消滅”能否消除歧視[N];人民公安報;2004年
5 成都市檢察院 黃維智邋葉銳;刑法應當建立“前科消滅”制度[N];檢察日報;2008年
6 晨迪;前科消滅 一生輕松[N];成都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劉若辰邋王青山;“前科消滅”讓失足少年回頭有岸[N];四川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寧杰;前科消滅“美麗謊言”待法律加持[N];人民法院報;2010年
9 楊濤;“前科消滅”,樂觀但也不妨謹慎[N];法制日報;2010年
10 許劍;“前科消滅”先要立法[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覃劍峰;論前科[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鵬鶴;論前科消滅[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彭新林;前科消滅論[D];湘潭大學;2007年
3 楊丹;G市實施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消除制度問題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5年
4 董宇;論我國刑法中的輕罪制度構建[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5 范延平;未成年人白亮前科消滅案法律分析[D];蘭州大學;2012年
6 傅芳;前科消滅:犯罪記錄封存與禁止傳播[D];蘇州大學;2013年
7 葛麗萍;前科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王羽華;罪與罰—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9 談峻虹;論前科制度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94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59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