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算法的流動人口定居意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18:40
通過評估5種數(shù)據(jù)挖掘、機器學習算法,選出評估效果最好的算法模型,對流動人口的定居意愿進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定居意愿更多的受到工作收入與生活成本的約束。低學歷者在流入地定居為工作機會導向,高學歷者定居為收入導向。
【文章來源】:管理現(xiàn)代化.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圖2五種算法模型ROC曲線
環(huán)境與社會EnvironmentandSociety84管理現(xiàn)代化圖1機器學習流程圖圖2五種算法模型ROC曲線(a)個人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b)城市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圖3定居意愿影響因素的特征重要性利用LightGBM模型對所有樣本進行回歸,得出個人層面和城市層面的特征重要性如圖3?傮w而言,在城市居住時間長短是影響流動人口定居意愿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個人層面定居意愿的選擇更多是成本導向型,每月住房支出、每月總支出、每月食品支出都在定居意愿的決定中發(fā)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層面的影響因素中,人均GDP、流入地與流出地的收入水平差是影響定居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前者代表了流入地的“拉力”,后者則既能表示流入地的“拉力”,又能代表流出地的“推力”,這符推拉理論[16]。(二)不同受教育程度流動人口定居意愿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流動人口之間具有較強的異
各項評估指標來看,五組機器學習均得到了較好的效果。表3不同受教育程度分組的模型評估情況評估指標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專大專本科及以上精密度0.8270.9000.9140.9330.953召回率0.9510.7900.7940.7430.745F1Score0.8850.9640.9730.9850.983AUC值0.7840.8430.8610.8850.924分別從個人層面和城市層面來分析影響定居意愿的各項指標,選取其中重要性特征值較大的因素可得到圖4和圖5。圖4個人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圖5城市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個人因素中,定居意愿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在流入地居住的時間。根據(jù)前文的假設,在流入地的時間會影響流動人口對城市的偏好,隨著在城市居住時間的增加,一個人對城市環(huán)境的了解,對于城市融入的加深,在城市中人脈資源的增加都會增加流動人口對流入地的感情,影響個人偏好。因為這種感情隨時間增加,和受教育程度無直接關系,因此無論何種受教育程度,流動時間對定居意愿的影響程度變化都不大。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收入的重要性逐漸超過成本。這說明高學歷的流動人口是收入導向型的,低學歷的流動人口是成本導向型。高學歷的流動人口人為,只要自己有足夠高的收入就能夠在城市定居。而低學歷的流動人口則認為,只有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較低時才愿意在城市定居。這是因為學歷會影響收入和收入預期,高學歷者認為未來收入會有提高,因而高生活成本可能只是暫時的,而低學歷者則相反,他們從事的工作有著較低的天花板,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口流動:就業(yè)與收入的區(qū)域差異[J]. 馬銀坡,陳體標,史清華. 農業(yè)經濟問題. 2018(05)
[2]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鄭州市新生代農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卜慶國.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 2017(10)
[3]流動人口就業(yè)狀況、歧視知覺對定居意愿的影響——基于2013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J]. 郭云貴,張麗華,劉睿.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4]新生代農民工在三四線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響機制研究——基于2014年長三角地區(qū)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考察[J]. 王偉,陳杰,艾瑋依.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5]產業(yè)疏解能帶動人口疏解嗎?——基于北京市流動人口定居意愿的視角[J]. 侯慧麗. 北京社會科學. 2016(07)
[6]中國流動人口的選擇:為何北上廣如此受青睞?——基于個體成本收益分析[J]. 童玉芬,王瑩瑩. 人口研究. 2015(04)
[7]社會融合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居留意愿研究[J]. 李振剛. 社會發(fā)展研究. 2014(03)
[8]四類流動人口的比較研究[J]. 馬小紅,段成榮,郭靜. 中國人口科學. 2014(05)
[9]中國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響機制[J]. 劉于琪,劉曄,李志剛. 地理科學. 2014(07)
[10]破解效率與平衡的沖突——論中國的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J]. 陸銘,向寬虎.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4(04)
本文編號:3228103
【文章來源】:管理現(xiàn)代化.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圖2五種算法模型ROC曲線
環(huán)境與社會EnvironmentandSociety84管理現(xiàn)代化圖1機器學習流程圖圖2五種算法模型ROC曲線(a)個人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b)城市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圖3定居意愿影響因素的特征重要性利用LightGBM模型對所有樣本進行回歸,得出個人層面和城市層面的特征重要性如圖3?傮w而言,在城市居住時間長短是影響流動人口定居意愿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個人層面定居意愿的選擇更多是成本導向型,每月住房支出、每月總支出、每月食品支出都在定居意愿的決定中發(fā)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層面的影響因素中,人均GDP、流入地與流出地的收入水平差是影響定居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前者代表了流入地的“拉力”,后者則既能表示流入地的“拉力”,又能代表流出地的“推力”,這符推拉理論[16]。(二)不同受教育程度流動人口定居意愿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流動人口之間具有較強的異
各項評估指標來看,五組機器學習均得到了較好的效果。表3不同受教育程度分組的模型評估情況評估指標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專大專本科及以上精密度0.8270.9000.9140.9330.953召回率0.9510.7900.7940.7430.745F1Score0.8850.9640.9730.9850.983AUC值0.7840.8430.8610.8850.924分別從個人層面和城市層面來分析影響定居意愿的各項指標,選取其中重要性特征值較大的因素可得到圖4和圖5。圖4個人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圖5城市層面特征重要性排名個人因素中,定居意愿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在流入地居住的時間。根據(jù)前文的假設,在流入地的時間會影響流動人口對城市的偏好,隨著在城市居住時間的增加,一個人對城市環(huán)境的了解,對于城市融入的加深,在城市中人脈資源的增加都會增加流動人口對流入地的感情,影響個人偏好。因為這種感情隨時間增加,和受教育程度無直接關系,因此無論何種受教育程度,流動時間對定居意愿的影響程度變化都不大。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收入的重要性逐漸超過成本。這說明高學歷的流動人口是收入導向型的,低學歷的流動人口是成本導向型。高學歷的流動人口人為,只要自己有足夠高的收入就能夠在城市定居。而低學歷的流動人口則認為,只有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較低時才愿意在城市定居。這是因為學歷會影響收入和收入預期,高學歷者認為未來收入會有提高,因而高生活成本可能只是暫時的,而低學歷者則相反,他們從事的工作有著較低的天花板,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口流動:就業(yè)與收入的區(qū)域差異[J]. 馬銀坡,陳體標,史清華. 農業(yè)經濟問題. 2018(05)
[2]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鄭州市新生代農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卜慶國.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 2017(10)
[3]流動人口就業(yè)狀況、歧視知覺對定居意愿的影響——基于2013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J]. 郭云貴,張麗華,劉睿.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4]新生代農民工在三四線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響機制研究——基于2014年長三角地區(qū)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考察[J]. 王偉,陳杰,艾瑋依.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5]產業(yè)疏解能帶動人口疏解嗎?——基于北京市流動人口定居意愿的視角[J]. 侯慧麗. 北京社會科學. 2016(07)
[6]中國流動人口的選擇:為何北上廣如此受青睞?——基于個體成本收益分析[J]. 童玉芬,王瑩瑩. 人口研究. 2015(04)
[7]社會融合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居留意愿研究[J]. 李振剛. 社會發(fā)展研究. 2014(03)
[8]四類流動人口的比較研究[J]. 馬小紅,段成榮,郭靜. 中國人口科學. 2014(05)
[9]中國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響機制[J]. 劉于琪,劉曄,李志剛. 地理科學. 2014(07)
[10]破解效率與平衡的沖突——論中國的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J]. 陸銘,向寬虎.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4(04)
本文編號:3228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322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