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自信對風險駕駛行為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5 14:23
本文關鍵詞:過度自信對風險駕駛行為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大量的認知心理學研究發(fā)現,人類是普遍存在過度自信的。然而,不合時宜的過度自信往往讓人低估自己所處的風險,將自身置于危險之中。以駕駛員群體為例,若駕駛員過分高估自身的駕駛技術,低估周圍的駕駛危險,由之產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也就不足為奇了。本研究以駕駛員過度自信水平及風險駕駛行為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成都市322名私家車駕駛員進行了調研,利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檢驗了風險駕駛行為在性別、年齡、駕齡、事故狀況等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性,同時對駕駛員過度自信與風險駕駛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男性駕駛員比女性駕駛員更可能出現攻擊性駕駛行為;(2)年齡對風險駕駛行為具有反向的預測作用。即與年齡相對較大的駕駛員群體相比,年輕的駕駛員群體更可能出現風險駕駛行為;(3)與駕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群體相比,駕駛經驗較少的駕駛員群體更可能出現注意力不足錯誤與經驗不足錯誤兩個方面的風險駕駛行為;(4)與非事故組駕駛員群體相比,事故組駕駛員群體更可能出現攻擊性違規(guī)與經驗不足錯誤兩個方面的風險駕駛行為;(5)與扣分較少的駕駛員群體相比,扣分較多的駕駛員群體更可能出現一般違規(guī)與攻擊性違規(guī)駕駛行為;(6)控制了人口學變量(性別、年齡、駕駛經驗、事故狀況、扣分情況)后,駕駛員過高估計對風險駕駛行為具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即駕駛員對自身駕駛技能評估得分越高,那么其越可能存在風險駕駛行為;(7)控制了人口學變量(性別、年齡、駕駛經驗、事故狀況、扣分情況)后,駕駛員控制幻覺對風險駕駛行為具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即駕駛員對自身駕駛行為和周圍環(huán)境的控制感越強,那么其越可能存在風險駕駛行為;(8)控制了人口學變量(性別、年齡、駕駛經驗、事故狀況、扣分情況)后,駕駛員過度樂觀對風險駕駛行為具有正向的預測作用。即駕駛員對駕駛風險評估的樂觀程度越高,那么其越可能存在風險駕駛行為。最后,結合本研究的研究結論以及我國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現狀,本文給出了一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議:一,加強駕駛員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及駕駛理論的學習;二,在新駕駛員培訓中增加駕駛風險認知和態(tài)度矯正的測試和培訓科目;三,對具有風險駕駛行為傾向的駕駛員群體有針對性地進行駕駛安全性教育。
【關鍵詞】:過度自信 風險駕駛行為 預測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631.5
【目錄】:
- 摘要7-9
- Abstract9-13
- 第1章 緒論13-27
-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義14-15
- 1.2 文獻綜述15-24
- 1.2.1 過度自信研究現狀綜述15-19
- 1.2.2 險駕駛行為研究現狀綜述19-23
- 1.2.3 過度自信與風險駕駛行為研究綜述23-24
- 1.2.4 國內外研究述評24
- 1.3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24-25
- 1.3.1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24-25
- 1.3.2 技術路線25
- 1.4 論文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25-27
- 第2章 研究方案設計27-42
- 2.1 研究目標27
- 2.2 研究假設27-29
- 2.3 研究方法與過程29-41
- 2.3.1 問卷編制29-30
- 2.3.2 量表修訂30-41
- 2.4 本章小結41-42
- 第3章 正式調研數據分析42-55
- 3.1 數據收集42-43
- 3.1.1 調查方法42
- 3.1.2 調查對象42
- 3.1.3 調查過程42
- 3.1.4 研究工具42-43
- 3.2 正式調研數據信度及效度檢驗43-45
- 3.2.1 驗證性因子分析43-44
- 3.2.2 信度檢驗44-45
- 3.3 問卷描述性統(tǒng)計45-46
- 3.4 風險駕駛行為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46-51
- 3.4.1 風險駕駛行為在性別上的差異分析46-47
- 3.4.2 風險駕駛行為在年齡上的差異分析47-48
- 3.4.3 風險駕駛行為在駕駛經驗上的差異分析48-49
- 3.4.4 風險駕駛行為在事故狀況上的差異分析49-50
- 3.4.5 風險駕駛行為在扣分情況上的差異分析50-51
- 3.5 過度自信對風險駕駛行為的預測力研究51-53
- 3.5.1 駕駛員過高估計對風險駕駛行為的回歸分析51-52
- 3.5.2 駕駛員控制幻覺對風險駕駛行為的回歸分析52-53
- 3.5.3 駕駛員過度樂觀對風險駕駛行為的回歸分析53
- 3.6 本章小結53-55
- 第4章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對策建議55-57
- 4.1 對策建議55-56
- 4.2 本章小結56-57
- 結論57-59
- 致謝59-60
- 參考文獻60-64
- 附錄64-6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晨鷹;青年攻擊性駕駛行為的成因研究[J];青年研究;2003年12期
2 榮亮;盧思宇;;淺析醉酒駕駛行為的定性[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3 荀福崢;;淺析醉酒駕駛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J];行政與法;2012年08期
4 張思思;;理性看待醉酒駕駛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J];法制與社會;2014年10期
5 蘇永生;;醉酒駕駛行為的界定[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靳婷;;美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對“分心駕駛行為”的預防懲治措施及啟示[J];中國檢察官;2013年04期
7 李堯s
本文編號:308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30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