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形象思維的認知結構特性解釋
[Abstract]:In the proof of investigation, the thinking of investigation image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obtain rational cognition.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investigative image thinking is a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of investigative subjects, which is intrinsically related to the basic division of thinking activities and its elemen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stigative image thinking should focus on the trend of its thinking approach, the routing and desig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chema and perceptual perception, which mainly involves the link mechanism or processing model, such as image and abstraction, implicit and explicit, direct sense and construction, etc.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常州市公安局;
【分類號】:D9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郝宏奎;;論虛擬偵查[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楊建軍;;邏輯思維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稅尚軍;;正視問題 突出重點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剛;;保障農(nóng)民主體地位是新農(nóng)村建設的關鍵[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7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8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nèi)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9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胡豐順;;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四個堅定不移”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體系、主體幻覺與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的職能——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理論探析[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chǎn)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徐子良;經(jīng)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nóng)村視角下的農(nóng)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nóng)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7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孫春萌;奧運會開幕式多元文化及價值探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郝宏奎;;論偵查信息化[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楊建軍;;三段論法律推理的合理性與不足[J];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3 趙康;;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東、江蘇、山東、安徽公安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特點[J];中國刑事警察;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萍;淺談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J];攀登;2005年04期
2 熊榮;;中國古代為什么沒有建立起完整的詩學體系[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3 涂向陽;;論思想實驗[J];學理論;2011年12期
4 袁第銳;;毛澤東詩詞形象藝術初探[J];中華詩詞;2008年02期
5 童慶炳;劉謙;;文學概論 第四章 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J];前線;1985年11期
6 董國堯;探討藝術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雙百”到“詩要用形象思維”[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
7 戰(zhàn)榮軍,李淑英;主體創(chuàng)造與科學進步——波普爾科學知識增長理論中的主體性思想探析[J];理論學習;2005年08期
8 郭林峰;;科學發(fā)展觀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理性認識[J];許昌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李秀林;;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方法和途徑[J];武警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10 曾澤民;;“內(nèi)化”原理在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求實;2008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盛彬;;思維學中三個基本概念的商榷[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全國美學會議舉行學術報告會并座談美育和形象思維問題[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3 郭玉清;;形象思維的原理與教學實踐初探[A];2004醫(yī)學心理、軍事心理、康復心理、醫(yī)學心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王春娥;劉剛;;我國高等建筑教育的現(xiàn)狀與分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5 戴汝為;;教育創(chuàng)新需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并重[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6 王建忠;;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臨床研究[A];第七屆全國(內(nèi)地、港、澳)“兒童發(fā)育與行為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叢迎旭;;動詞名物化的有界性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冷圣梅;祝敏;劉增梅;;用形象思維帶動抽象思維的護理教學實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9 郭民;;布魯納認知發(fā)現(xiàn)理論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10 ;全國美學會議繼續(xù)討論美的本質等問題并舉行西方美學座談會[A];中華美學學會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簡報[C];198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荃莉;形象思維與學生數(shù)學概念認知[N];廣西日報;2003年
2 松桃民族中學 石桂仙;淺談形象思維與語文教學[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7年
3 張祥龍(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象思維”為什么是“原創(chuàng)”的[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4 楓溪區(qū)益盛中學 黃金桐;運用形象思維提高武術教學效果[N];潮州日報;2008年
5 何占永 ;音樂欣賞和形象思維[N];中國文化報;2005年
6 北京方莊第二幼兒園 孔震英 史艷楓;運用電教手段發(fā)展形象思維[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范興川 鄭華坤;計算機形象思維創(chuàng)新之路[N];科技日報;2004年
8 俞邃;經(jīng)濟學家的形象思維[N];中國測繪報;2000年
9 蘇恩澤;“沒有圖形就沒有思考”[N];解放軍報;2000年
10 戴汝為;從信息時代邁向“概念時代”[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軍;試探中國傳統(tǒng)造物設計的形象思維[D];東南大學;2006年
2 錢之佳;科學與理性[D];吉林大學;2006年
3 趙玉芳;持續(xù)性社會事件認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曉輝;基于消費者認知視角的品牌選擇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王光明;數(shù)學教學效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周曉東;基于企業(yè)高管認知的企業(yè)戰(zhàn)略變革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楊宏偉;可交互智能虛擬主體及其情感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楊東;兒童解決學科問題認知模型的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方杲;人類認識之翼[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周群;基于論證的我國高考開發(fā)質量評價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車鴻文;精細加工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方薈蕾;中學區(qū)域地理教學中認知結構的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馬秀梅;建構主義與中學數(shù)學教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秦向榮;高中生CPFS結構與數(shù)學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的相關及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毛立雨;優(yōu)秀與新手數(shù)學教師認知結構的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麗燕;提高數(shù)學教學效率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5年
7 馬曉靜;電力英文期刊文章主體的語篇樣類特征分析及認知結構[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8 石紅芳;數(shù)學問題解決中的障礙成因分析及矯正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柳學永;視覺動詞SEE的語義變化與主觀化[D];河南大學;2006年
10 劉臻;英漢通感現(xiàn)象的認知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146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51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