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筆跡鑒定差異點的評斷
[Abstract]:The identity of the writing habit itself is the same that contains the difference,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writing habit of different people is the non-essential difference that contains the common charact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judge the nature of the difference by comparing the unknown handwriting with the known handwriting, otherwise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opinion lacks scientific reliability. In the cross-examination of 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opinions, the recognition and nature of the difference points become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and become one of the main bases for evaluating whether the appraisal activity is rigorous and scientific, and whether the appraisal opinion can be accepted. Now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evidence science to 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in addition to strict 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condi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difference points in theory, clear the rules of evalu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reliability of identification opinions.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
【分類號】:D918.9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愛民;;科學證據(jù)內(nèi)涵和外延的比較法分析[J];比較法研究;2010年05期
2 江牧;;人工物設(shè)計的安全研究[J];包裝工程;2009年05期
3 金城;;索緒爾語言觀與梅洛·龐蒂的現(xiàn)象學語言觀[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侯莉;;司法鑒定本質(zhì)屬性的探討[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徐艷春,馬立新,白素英,金煜,景松巖;應用PCR方法通過毛發(fā)進行哺乳動物性別鑒定[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6 孫中武,高海鈺,畢冰,王宏偉;鹿類動物毛的掃描電鏡分析[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季曉峰;;論梅洛-龐蒂的身體現(xiàn)象學對身心二元論的突破[J];東南學術(shù);2010年02期
8 陳如超;;刑事程序中法官與鑒定人事實認知的沖突[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9 霍憲丹;郭華;;司法鑒定制度改革的邏輯反思與路徑探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10 卓晴,王文淵;C50處理指紋圖象處理中的軟件編程技巧[J];電子技術(shù)應用;199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創(chuàng)生和意義[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shù)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2 楊大春;;他人與道德意識[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張再林;燕連福;;從經(jīng)驗到體驗: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徹底經(jīng)驗主義轉(zhuǎn)向[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宗建;二象對偶時間視角下權(quán)衡定律的機理及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燕燕;梅洛—龐蒂具身性現(xiàn)象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王東;從“思想之流”到“純粹經(jīng)驗”[D];吉林大學;2011年
4 唐健君;審美倫理視域中的身體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谷濤;體驗的邏輯—現(xiàn)象學視野下的美術(shù)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6 盧建筠;教育思維方式轉(zhuǎn)向之透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奇柯;城市社區(qū)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徽;教學機智:成就智慧型課堂的即興品質(zhì)[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擁華;社會世界的底蘊:從二元論到二重性[D];吉林大學;2007年
10 朱連增;生存與人性的成就[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龍迪;梅洛—龐蒂的知覺現(xiàn)象學的內(nèi)容及特征[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陸湘;論我國刑事訴訟中專家意見的適用與發(fā)展[D];西南大學;2011年
3 崔偉鋒;以格洛—龐蒂的身體性空間為基礎(chǔ)理解知覺的現(xiàn)象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t,
本文編號:2406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40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