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群體性事件激增的誘因分析及化解機制思考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nducement of mass incidents is focused on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social injustice,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can not be satisfied, the public demand expression channels are impassab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dres and the masses is tense, and the handling methods are improper. Therefo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even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and dealing with group incidents, construct effective restric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power and express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ocial mechanism to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the effective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resolve the group incidents in the bud state, the initial state, and keep the harmfulness of the events to the minimum.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
【分類號】:D631.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趙連章,李宏昌;政治與經(jīng)濟改革規(guī)律的探求[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孫景峰;;新加坡立法體系與人民行動黨[J];南洋問題研究;2005年04期
3 陳惠冬;對國外政黨執(zhí)政方式的考察及啟示[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殷書良;論執(zhí)政為民[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王建國;新時期黨內民主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孫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zhí)政形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景紅;黨政關系動態(tài)構建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牛力偉;黨內選舉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6 陳蔡志;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目標與路徑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7 葛海彥;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張亞娟;關于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9 李清華;社會轉型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利益整合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10 付立華;社會主義政黨歷史演變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映哲;中國共產(chǎn)黨黨群關系探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2 高杰;論社會轉型期城市社區(qū)黨建的目標[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3 梁瑞英;論改革和完善黨的執(zhí)政方式[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4 劉興云;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片論[D];中南大學;2004年
5 李宏昌;村民自治條件下村黨組織領導方式的轉變[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志軍;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與中青年領導干部素質[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麗;黨的執(zhí)政方式現(xiàn)代化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8 邢媛媛;建國初期毛澤東執(zhí)政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高聯(lián)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10 沈玉潔;新時期新階段黨群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晉勝,張濤;群體性事件經(jīng)濟成因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王戰(zhàn)軍;;群體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維分析[J];政法學刊;2006年05期
3 劉帆;修晶;畢先萍;;中國青年失業(yè)趨勢預測[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新超;林澤炎;;關于群體性事件發(fā)生規(guī)律的研究[J];黨政干部參考;2011年05期
2 王學森;許建國;叢苗;;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社會問題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3 廖音;;應對群體性事件新考驗[J];w,
本文編號:2204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20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