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的法理分析及制度完善
本文選題:司法鑒定人 + 出庭作證 ; 參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司法審判方式改革的不斷深入,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對鑒定結論進行質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的現(xiàn)實情況卻不容樂觀。應通過對我國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歷史淵源和目前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考察,進而對其法理價值、現(xiàn)實必要性等進行分析,并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之上,對如何完善我國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的法律制度,提出相應的立法理念和制度設計。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judicial trial mode in our country, the appearance of judicial connoisseur to testify in cour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cross-examine the conclusion of appraisal, but the reality of judicial expert appearing in court is not optimistic.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system of judicial experts appearing in cour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appearance of judicial experts, and then analyze its legal value and the necessity of reality, etc.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alys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ve idea and system design on how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s judicial expert testifying in court.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法學院;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
【分類號】:D918.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世凡;;鑒定與司法鑒定概念的引入及其演進研究[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2 楊開湘;張建華;;我國鑒定人出庭作證的制度實現(xiàn)[J];中國司法鑒定;2006年02期
3 王世凡;;論司法鑒定結論證明力的審查判斷[J];中國司法鑒定;2007年03期
4 邢培泉;;論鑒定人出庭作證的程序科學性[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玉霞;;透析司法鑒定新《決定》[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2 顧雙平;蔡立旺;;典型案例引發(fā)的農(nóng)業(yè)技術司法鑒定問題的思考[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6年09期
3 郭子育,王冬梅,紀力,黨小博;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辨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李虹;;兩大法系有關司法鑒定的規(guī)定及對我國的啟示[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胡玉霞;蘇欣;;民事司法鑒定啟動程序中對當事人權利的適度保障[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姚瀾;關于樹立司法鑒定結論公信力的法律探討[J];長白學刊;2003年06期
7 馬寧;;醫(yī)療損害與經(jīng)濟賠償[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8 彭志乾;;我國司法鑒定啟動問題的思考[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李昊;;法務會計訴訟支持執(zhí)業(yè)規(guī)范的構建與完善[J];財會月刊;2010年30期
10 張秋;;試論司法鑒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邵俊武;;專門性問題的訴訟證明與證明的科學[A];第二屆證據(jù)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卷)[C];2009年
2 羅芳芳;;《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報告》的證據(jù)學分析[A];第二屆證據(jù)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卷)[C];2009年
3 姜麗娜;羅大華;應柳華;;法庭上的心理學專家證人[A];第二屆證據(jù)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卷)[C];2009年
4 邢學毅;;我國司法鑒定改革存在的誤區(qū)及解決途徑[A];第二屆證據(jù)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卷)[C];2009年
5 牟永林;;方法專利侵權訴訟問題研究[A];全面實施國家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加快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能力-2011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暨第二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侍東波;程序參與及其保障[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章禮明;論刑事鑒定權配置[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3 馬寧;醫(yī)療侵權責任論[D];吉林大學;2007年
4 賀振華;刑事庭審中的人證調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陶濤;法醫(yī)學尸體解剖鑒定結論的規(guī)范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方道茂;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郭金霞;鑒定結論適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宋平;醫(yī)患糾紛訴訟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9 呂澤華;DNA鑒定技術在刑事司法中的運用與規(guī)制[D];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
10 楊書懷;法務會計鑒定采信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松;我國司法鑒定人民事責任法律屬性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鄭菲;試論我國司法鑒定人的訴訟地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徐妙;刑事司法鑒定啟動程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張志鋼;論我國行政訴訟專家證人制度的構建[D];蘇州大學;2010年
5 劉曉梅;司法委托相關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裴旭文;我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蘇州大學;2010年
7 何曉丹;中德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征宇;論技術性證據(jù)調查制度之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謝佩晉;我國刑事司法鑒定程序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劉霞;論我國醫(yī)療損害鑒定中的專家責任[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軍;如何使司法鑒定工作面向社會服務社會[J];當代司法;1999年11期
2 劉鑫,常林;重構我國司法鑒定體制中存在的問題[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3 常林,劉鑫;司法鑒定改革面臨的挑戰(zhàn)[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4 竇樹亮,王新;關于我國改革進程中的司法鑒定制度的思考[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5年03期
5 李萬忠;我國司法鑒定制度主要缺陷及其完善[J];法學雜志;1996年01期
6 鄭鐘璇;應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加強司法鑒定工作[J];法學;1984年11期
7 周平;略論刑事司法鑒定資格與涉圍[J];法學雜志;1996年05期
8 姜志剛;對司法鑒定現(xiàn)狀的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9 金光正;對我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思考[J];人民檢察;1995年07期
10 何頌躍;《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guī)定》的理解和適用[J];人民司法;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素芳;;關于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思考[J];前沿;2011年14期
2 施敏,黃曉華;構建我國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J];中國司法鑒定;2005年05期
3 蔣奎;;論我國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的完善[J];中國司法;2006年10期
4 劉和興;;論我國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的完善[J];中國司法;2010年11期
5 宋春榮;沈彥;;法醫(yī)臨床司法鑒定業(yè)務進修班[J];中國司法鑒定;2006年03期
6 張迎濤;趙志強;;論司法鑒定行政許可的原則[J];中國司法;2009年11期
7 ;司法鑒定許可證和司法鑒定人執(zhí)業(yè)證管理辦法[J];司法業(yè)務文選;2010年20期
8 ;省物價局省司法廳關于印發(fā)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J];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報;2010年24期
9 閔銀龍;;對《決定》實施五年來的幾點想法[J];中國司法鑒定;2010年06期
10 鑒識 ,朱淳良;司法部召開全國司法鑒定管理工作會議[J];中國司法鑒定;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成仁;;對提高司法鑒定人素質的建議[A];山東省老科技工作者為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和建設創(chuàng)新型省份建言獻策研討會論文選[C];2007年
2 康迎新;高升;;我國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構想[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家昱;胡宏遠;徐曉亮;谷源洲;;司法鑒定屬性的認識[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趙雪非;;《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對我國司法鑒定體制的影響[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喻林升;葉光華;陳肖鳴;徐彩裙;;構建浙江省法醫(yī)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A];2008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高玉濤;;淺談司法鑒定改革[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周高舉;;談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一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大鈞;韓振才;;論“鑒定爭議”的原因與對策[A];全國第十二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彥民;郭勝華;張小讓;;對《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的思考[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魏明正;謝伯桂;;中國司法鑒定體制改革的探討[A];全國第十二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汪亞偉邋通訊員 田萬斌;我市司法鑒定事業(yè)兩年邁上新臺階[N];蚌埠日報;2007年
2 ;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摘要)[N];浙江日報;2001年
3 記者 李雅潔;全市首次司法鑒定人培訓班開班[N];衡水日報;2008年
4 周莉 記者 閆茂盛;領導蒞臨話鑒定 精英聚集謀科證[N];西部法制報;2006年
5 記者 閆茂盛;暢敘友情 共謀發(fā)展[N];西部法制報;2007年
6 鄒國金;一個稅務司法鑒定所的成長歷程[N];中國稅務報;2007年
7 柴建國;為司法鑒定尋找出路[N];人民法院報;2005年
8 鄭弋 白玉博;司法鑒定公信為本[N];江蘇法制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屠少萌;司法鑒定,誰可負此重任[N];人民法院報;2006年
10 杜雨敖;我省首次培訓司法鑒定管理人員[N];甘肅法制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黃娟;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2 方道茂;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郭友旭;語言權利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權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姚志堅;司法便利化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秋華;我國政府經(jīng)濟管理權的歷史梳理與法理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6 安東;國家權力控制論[D];武漢大學;2005年
7 張珉;協(xié)同主義訴訟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任瑞興;訴權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9 劉志軍;電子證據(jù)完整性的幾個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盈盈;論我國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的完善[D];鄭州大學;2011年
2 單國榮;論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沈昊;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達麗娜;我國司法鑒定人救助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蔡開劍;試論完善我國司法鑒定人的權利與義務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白文娟;司法鑒定人責任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7 侯磊磊;司法鑒定人民事責任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8 鄭菲;試論我國司法鑒定人的訴訟地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熊正;李真貪污、受賄案法理分析[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10 邊曉燕;司法鑒定人出庭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76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97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