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主體之征象考察與影響探析
本文選題:群體性事件 + 非直接利益主體 ; 參考:《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4年05期
【摘要】:在群體性事件的參與者中既存在著有直接利益關(guān)系的群體,還存在大量非直接利益主體。介入群體性事件中的非直接利益主體呈現(xiàn)出成員組成多元化與社會地位弱勢化、表面上的無直接利益與事實上的直接利益、集群行動的非組織性與參與的偶合性、訴求的盲目性與行為的瘋狂性等特征,使其對群體性事件本身往往產(chǎn)生重大影響,甚至決定著群體性事件的發(fā)展方向、性質(zhì)、規(guī)模和處置。要防止非直接利益主體介入群體性事件,唯有實現(xiàn)社會的內(nèi)在穩(wěn)定。
[Abstract]:There are not only direct interest groups but also a large number of indirect interest subjects in the participants of group events. The indirect interest subjects involved in group events have diversified membership and weak social status, no direct interests on the surface and direct interests in fact, the unorganized nature of cluster action and the coincidence of participation. The blindness of the appeal and the madness of the behavior make it often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roup event itself, and even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nature, scale and disposal of the group event. In order to prevent indirect interest subjects from intervening in group events, only the internal stability of society can be realized.
【作者單位】: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公共管理學教研部;南昌大學博士后流動站;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群體性事件中非直接利益主體的行動邏輯及其調(diào)控機制研究”(批準號10CSH041)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5批面上資助課題“內(nèi)生性社會穩(wěn)定的生成邏輯研究”(批準號2014M550357) 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課題“轉(zhuǎn)型期中國社會沖突的深層根源分析及調(diào)控機制研究”(批準號13SH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631.4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民安;慎用警力處置群體性事件[J];領(lǐng)導科學;2000年04期
2 劉忠良;有效預(yù)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J];領(lǐng)導科學;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確處理群體性事件 維護社會政治穩(wěn)定[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0年09期
4 齊巖興,方芳;浙江省群體性事件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5期
5 戴綱;“新化西河群體性事件”個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6 周忠偉,葉松;群體性事件及其評判[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7 龍慶相;論群體性事件的預(yù)防和處置[J];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穎忠;強化信息收集 切實把握處置群體性事件的主動權(quán)[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偉;群體性事件及其評判[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確處理和預(yù)防群體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乃龍;;群體性事件中網(wǎng)絡(luò)媒體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2 陳海泉;;淺談海警部隊如何正確處置海上群體性事件[A];中國航海學會內(nèi)河船舶駕駛專業(yè)委員會港區(qū)、渡口船舶航行安全與管理論文集[C];2009年
3 畢雁英;;群體性事件的性質(zhì)及其根源分析[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編號:1898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89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