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絡被害的家庭教育原因實證分析
本文選題:青少年網絡被害 切入點:家庭教育 出處:《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摘要】:家庭教育狀況對青少年網絡被害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采用問卷的方法對在校學生、中小學教師、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并利用SPSS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以探討我國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對青少年網絡被害的影響,進而提出了一些改進對策。
[Abstract]:The condi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network of teenagers.This paper uses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tudent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survey data by using SPS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teenagers' network victimizatio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Then som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預防青少年網絡被害的教育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DEA050071)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C913.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偉,楊世國,郭世平,王家正,朱廣化;新課程標準下數(shù)學教師要作一些質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崔海興;王立群;;退耕還林工程與農村社會發(fā)展探討——基于河北省沽源縣的實證分析[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S2期
3 周志雄,朱俊玲;中國高等體育院校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研究——中國高等體育院校教育與人才市場的理論探索和實證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4 馬德森,劉一民;體育團隊凝聚力多維綜合評價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5 許小冬,田麥久;競技信息及我國優(yōu)秀選手對競技信息的處理[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何俊,竭曉安,黃現(xiàn)思;對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體操運動員的調查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7 蘭自力;鄭旭旭;蔡傳明;;我國三資企業(yè)職工體育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8 王艷云;左成;;探析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9 劉潔輝;對被害人獲得刑事?lián)p害賠償權利的思考[J];長白學刊;2002年03期
10 尹璐;趙寧;;論恢復性司法視野下正義之實現(xiàn)[J];滄桑;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吳瀚飛;中國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賀寨平;農村老年人社會支持網[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趙延東;下崗職工的社會資本與再就業(yè)[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劉仁文;刑事政策及其過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6 李衛(wèi);中國競技體育區(qū)域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7 何仲愷;體質與健康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8 盧永華;會計科研方法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9 李冬莉;社會轉型與HIV高危險行為:甘肅戒毒所的調查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10 潘迎旭;我國排球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暉;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均等——一種人種志的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周斌;中學生物教材多媒體應用的調查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3 劉曉燕;試論刑罰的補償功能[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楊高峰;親告罪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5 孫傳寧;山東省普通高等院校體育科研現(xiàn)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6 劉毓頌;有組織犯罪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7 郭玉蓮;長春市中高級知識分子參與體育活動現(xiàn)狀的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晟;山東省高中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麥惠霞;朋輩影響青少年濫用軟性藥物的因素[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潘濤;收視率調查在電視媒體優(yōu)勢策略中的應用及意義[D];四川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偉;論“家長”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高志敏;關于終身教育與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探討[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莉;魏廣東;;淺析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引導青少年合理利用網絡[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05期
2 嚴貴香;;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成因及預防[J];法制與社會;2011年26期
3 黃麗勤;;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比較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08期
4 郝鳳春;;青少年犯罪與教育缺失[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8期
5 秦敏;;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J];社會工作(學術版);2011年05期
6 朱力影;;關于易產生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類型分析[J];神州;2011年14期
7 郭興中;;敬畏之心與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從家庭和司法兩個維度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張曉芝;;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J];學周刊;2011年30期
9 霍廷菊;;從陪審員角度解析青少年之犯罪[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1年06期
10 ;邀您加入《現(xiàn)代家長》俱樂部家庭教育合作共建單位[J];婦女生活(現(xiàn)代家長);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宏偉;;從家庭教育入手預防青少年犯罪[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項光勤;;關于家庭教育中的性健康教育問題的幾點理論思考[A];江蘇省首屆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3 ,
本文編號:17238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72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