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戶籍制度的命運:完善抑或廢除
本文選題:戶籍 切入點:戶籍制度 出處:《學術研究》2009年10期
【摘要】:戶籍制度是指中央或者地方政權對轄區(qū)內的人口進行申報、登記、立戶,以便統(tǒng)計人口、征調賦役、控制人員流動、進行社會管理的家庭檔案系統(tǒng)。它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等級性、世襲性、封閉性的特點。近年來,全國各地啟動的戶籍制度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的城市化、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的進程,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戶籍制度的配套制度沒有進行全面、有效的改革等等。戶籍制度改革應盡快廢除戶籍制度,代之以身份證管理,建立國民信息系統(tǒng)。
[Abstract]: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ers to the family file system in which the central or local authorities declare, register and set up households in order to count the population, collect taxes,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people, and carry out social management.It has a strong regional, hierarchical, hereditary, closed characteristics.In recent years,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complete syste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and effectively reformed, and so on.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should abolish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replace it with ID card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分類號】:D631.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夏紀軍;人口流動性、公共收入與支出——戶籍制度變遷動因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10期
2 池建宇,楊軍雄;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的供求分析——從農(nóng)村經(jīng)濟改革角度作出的一種解釋[J];經(jīng)濟體制改革;2003年03期
3 藍海濤;我國戶籍管理制度的歷史淵源及國際比較[J];人口與經(jīng)濟;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傳諶,王志剛;加快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要素市場[J];東北亞論壇;2005年05期
2 陳成文,孫中民;二元還是一元: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選擇——國際經(jīng)驗及其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2期
3 吳力子;制度創(chuàng)新與中國的城市化[J];現(xiàn)代經(jīng)濟探討;2002年08期
4 “城市暫住人員住房問題研究”課題組;城市暫住人員住房供應模式探討[J];開放導報;2005年02期
5 王旭東;“民工短缺”現(xiàn)象的啟示——從戶籍管理制度看我國的人口流動限制[J];開放導報;2005年02期
6 江立華;中外戶籍登記與管理制度的比較——兼談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7 杜恒波;英國農(nóng)村勞動力轉移的啟示[J];農(nóng)村經(jīng)濟;2004年03期
8 徐寒晶;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與農(nóng)村勞動力的轉移[J];農(nóng)村經(jīng)濟;2004年12期
9 吳力子;制度創(chuàng)新與中國的城市化[J];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10期
10 朱富強;三農(nóng)困境導向:近期文獻綜述[J];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葉建亮;;歧視性公共產(chǎn)品分配政策與城市人口控制——對戶籍制度的一個新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福云;當代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曹宗平;城鎮(zhèn)化之路—基于聚集經(jīng)濟理論的一個新視角[D];西北大學;2004年
3 吳靖;中國城市化制度障礙與創(chuàng)新[D];西北大學;2006年
4 王艾青;中國經(jīng)濟高增長與高失業(yè)并存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5 趙小鳴;遷徙自由權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錢陳;轉型時期中國的城市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劉新宇;論中國低端部門就業(yè)與城市環(huán)境管理的沖突[D];復旦大學;2007年
8 傅勇;中國式分權、地方財政模式與公共物品供給:理論與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賈曉華;中國農(nóng)業(yè)勞動力非永久性鄉(xiāng)城遷移的制度經(jīng)濟學分析[D];遼寧大學;2007年
10 李燕凌;農(nóng)村公共品供給效率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宜君;戶籍制度改革與社會人口流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紅霞;1949年后的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麗;論中國城市化的制度創(chuàng)新[D];安徽大學;2004年
4 郝團虎;行政管理學視角下的中國鄉(xiāng)—城流動人口[D];西北大學;2004年
5 張萍;四川農(nóng)用地流轉問題的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6 章曉波;我國戶籍制度改革法律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7 陳剛;論我國戶籍制度的完善[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洪傳春;福建省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5年
9 李嘉元;西部地區(qū)農(nóng)村勞動力回流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10 黃太洋;中部地區(qū)工業(yè)化進程中失地農(nóng)民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陸益龍;1949年后的中國戶籍制度:結構與變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曾建明;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及勞動力流動趨勢[J];財經(jīng)科學;2002年04期
3 王紅揚;我國戶籍制度改革與城市化進程[J];城市規(guī)劃;2000年11期
4 王懷章,童麗君;論遷徙自由在我國的實現(xiàn)[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楊宏山;從區(qū)別對待走向國民待遇——關于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考[J];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6 楊占營,吳誠毅;當代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的困境及政策選擇[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吳航;當代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探索[J];人口學刊;2000年02期
8 程民生;論宋代科舉戶籍制[J];文史哲;2002年06期
9 胡綿娓;論憲法恢復確認遷徙自由的法律價值和社會價值[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艷麗;鄭亞;楊楠;;對二元戶籍制度改革的探討——從建設和諧社會的角度分析[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08年06期
2 高永惠;李新鵬;楊麗麗;;深化二元戶籍制度改革與人力資源投資政策關系的探討[J];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長子中;;農(nóng)民工戶籍問題研究[J];北方經(jīng)濟;2010年21期
4 顧海英;改革二元戶籍制度 實現(xiàn)城鄉(xiāng)一體化[J];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問題;2002年09期
5 吳芳;;改革二元戶籍制度 實現(xiàn)城鄉(xiāng)一體化[J];中國集體經(jīng)濟(下半月);2007年06期
6 李仁方;;論二元戶籍制度在中國的生成[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劉慧君;;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價值取向及其路徑[J];法制與社會;2009年10期
8 葛笑如;孟芳;;羅爾斯制度正義視野中的二元戶籍制度[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郝斌;劉慶喜;;戶籍制度改革——我國二元戶籍制度的形成、弊端及其改革原則[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陳凌云;;二元戶籍制度的弊端與改革[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呂云濤;;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背景下戶籍制度改革的路徑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星斗 北京理工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用國民信息系統(tǒng)替代二元戶籍制度[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2 知名經(jīng)濟學家 秋風;超越戶籍藩籬 構建市民共同體[N];東莞日報;2008年
3 周娜娟;激進的戶籍制度改革行不通[N];中國改革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袁開智 蔡若愚;戶籍改革,三條戰(zhàn)線同時推進[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0年
5 經(jīng)濟視點報記者 姬萬里;河南:農(nóng)民變市民 城鄉(xiāng)二元結構被打破[N];經(jīng)濟視點報;2011年
6 黎詠芝 劉蘭霞 薛小群;廣州城鄉(xiāng)公民戶口將統(tǒng)一為“居民戶口”[N];中國改革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潘笑天;入“滬”大門松動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8 主持人: 李響 本報記者;戶籍改革對農(nóng)村土地管理有何影響?[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胡亮;上海能否揭幕新一輪戶籍改革[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10 趙志疆;打破戶籍壁壘釋放積極信號[N];四川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微;對建國后中國二元戶籍制度的歷史考察與反思[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亞麗;論遷徙自由與二元戶籍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劉心寧;二元戶籍制度與城鄉(xiāng)一體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4 郝加華;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中的平等權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5 郎雪云;中國二元戶籍制度與戶籍歧視的倫理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鋼;我國戶籍制度考察[D];鄭州大學;2007年
7 高大力;法治社會中的人口管理制度變革[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馮巧立;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喬偉偉;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10 魏玉華;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法理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7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68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