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外逃預防機制研究
本文選題:貪官外逃 切入點:危害 出處:《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8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預防貪官外逃是一項世界性的嚴峻課題。中國貪官外逃嚴重損害了黨和國家形象,給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了巨大危害。中國要預防貪官外逃,必須建立公民信用保障號碼制度,健全出入境管理制度,創(chuàng)設"證紋一致"制度,完善護照管理制度。
[Abstract]:Preventing corrupt officials from fleeing abroad is a serious problem all over the world. China has seriously damaged the image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nd brought great harm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civil credit guarantee number system, perfect the entry and exit management system, create the "consist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perfect the passport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單位】: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重大委托項目《中國懲治和預防腐敗重大對策研究》(立項號:05PHQ00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631.4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左斌;姚瑤;;基于科學發(fā)展觀的企業(yè)信用機制構建路徑研究[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王文東;試論現(xiàn)代西方國家堅持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經(jīng)驗[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易寧,李永明;修昔底德的人性說及其歷史觀[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4 鐵鍇;;“善治”視野下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政府治理[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朱玉明,唐綱,歐吉兵;淺析國外廉潔文化對我國的啟示[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李中新;;試論我國反“洗錢”刑事立法的完善[J];長春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7 劉莘;盧梭與啟蒙理性批判[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郭強華;論廉政審計[J];當代財經(jīng);2005年03期
9 孫恒山;“腐敗”概念的分析與刑法學思考[J];當代法學;2005年01期
10 李莉,鄭素梅;論民法理念及其現(xiàn)實意義[J];當代法學;2005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叢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2 朱耀輝;城市文明與近代西歐民族國家的興起[D];復旦大學;2003年
3 張喜紅;當代中國社會團體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王凱;非正式保險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5 曹靜暉;論中國轉型發(fā)展中行政指導的危機與重構[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素華;對政治認同的功能和資源分析[D];復旦大學;2005年
7 曾紀茂;sss共和主義的民主[D];復旦大學;2005年
8 徐波;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民族史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9 劉廣登;憲法責任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10 陳志英;主權的現(xiàn)代性危機[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波;國家與社會關系視角下的法治[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2 范廣垠;治理腐敗——制度他律與道德自律的非均衡性[D];蘇州大學;2003年
3 李娟;中英立法機關財政監(jiān)督制度比較[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4 穆姍姍;盧梭的社會契約論[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5 胡祥勇;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的缺陷與立法替代[D];湖南大學;2004年
6 鄒樂;國家公務員監(jiān)督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潘丹丹;訴辯交易與中國法治秩序建構[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朱耀華;西安市“三反”、“五反”運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9 張深遠;論新時期鄧小平執(zhí)政黨黨風廉政建設思想[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10 卞松華;羅爾斯與諾齊克正義理論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學峰;;夏邑實施“酒駕預警播報”[J];駕駛園;2011年05期
2 ;有問必答[J];鄉(xiāng)村科技;2010年09期
3 劉福龍;;建寧交警印發(fā)“咆哮體”宣傳單效果好[J];安全與健康;2011年16期
4 文衛(wèi);;湖南省特大販毒案的破獲給人們帶來的反思[J];民族論壇;2011年11期
5 陶宏偉;付秀;;校園暴力的原因及解決思路初探[J];中國教師;2011年S1期
6 何冬華;竇麗婷;;木康人語[J];中國邊防警察;2011年06期
7 孫剛;;關于網(wǎng)絡群體性事件的治理分析[J];青春歲月;2011年16期
8 龐旭;;職務犯罪黑數(shù)的解讀與控制[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馮瑤;;淺談前科消滅制度對未成年人成長的現(xiàn)實意義[J];企業(yè)導報;2011年13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曾嵐;趙成正;;社會轉型期的毒品問題與預防控制初探[A];第七屆全國藥物依賴性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伍大榮;;商業(yè)賄賂犯罪防治[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3 成天曉;鄒言明;;防爆安檢應重視預防化學恐怖襲擊[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龔震;“洗單”的危害及防范[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2年
2 記者 鄭盛豐;拒危害于國門之外 廣西口岸加強防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3 徐武坤(作者系陜西省韓城市公安局民警);執(zhí)法不嚴 危害多多[N];人民公安報;2002年
4 趙立源;鎮(zhèn)江警方嚴打危害企業(yè)“蛀蟲”[N];人民公安報;2000年
5 王江濤;潼關突出重點整治毒品危害[N];陜西日報;2000年
6 記者 張耀宇;“紅色代碼Ⅱ”消停了[N];人民公安報;2001年
7 李朝偉 唐光江 葉志平;食品安全性管理發(fā)展趨勢[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1年
8 記者 張珍祥 通訊員 王建忠 楊淑蘭;“第二戰(zhàn)役”要打好[N];中國工商報;2001年
9 楊雪瑛;推行商品風險分析提升檢驗監(jiān)管層次[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2年
10 金國倫;重要領域信息網(wǎng)絡安全管理初探[N];人民公安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先國;論當前黑惡勢力對我國基層民主政治的影響及對策[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柱;論網(wǎng)絡犯罪及其預防[D];吉林大學;2005年
2 陳博;我國傳銷犯罪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殷立紅;論職務犯罪預防[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劉芳;論刑訊逼供的產(chǎn)生原因及其遏止措施[D];四川大學;2006年
5 劉菲;商業(yè)賄賂犯罪的危害、成因與預防[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劉e,
本文編號:1566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56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