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的教育矯治功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看守所的教育矯治功能研究
【摘要】:自2009年以來,主管看守所工作的公安監(jiān)管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力求改善看守所的面貌,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便是推行管理教育新模式,包括制定完善的教育工作規(guī)范,推行"說理執(zhí)法"等活動和人性化管理教育,實行集中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加強對在押人員的法制、道德等知識教育。從本質上講,這反映出我國的看守所是帶有明顯的教育矯治功能的,其宗旨在于改造在押人員,使其順利復歸社會,而不至于重新犯罪。然而,結合看守所承擔未決羈押職能的基本現狀,又不得不考慮教育矯治功能的合理性。
【作者單位】: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631.7
【正文快照】: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都將“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作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并予以高度重視。而處于羈押狀態(tài)的看守所在押人員之基本權利,基于其自身的脆弱性特質,具有更容易受侵犯的現實風險。故而,在押人員的基本權利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特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建軍;;司法的中國特色[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2 周長軍;趙飛;;未決羈押者的勞動權保護:一個憲政維度的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孫皓;[N];法制日報;2012年
2 趙春光;[N];法制日報;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7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9 李學寬;郭志遠;;反傳聞規(guī)則對我國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10 肖順武;;試論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變——基于民事主體視角之解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長軍;;財產理論與建構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2 陳緒新;;“被迫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憲政倫理的問題意識與政治擔當[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趙一強;;契約和諧及其倫理實現[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王雷;;效率與激勵視角下公民財產權與國家征收權的均衡——來自城市房屋征收個案的法與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曲振濤;周方召;仲深;;以人為本的經濟發(fā)展觀——效率與公平相統一的法經濟學視角解讀[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陳柳欽;;全球化視野下國家主權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張海斌;轉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園;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人文精神的缺失與重構[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秦璐;網絡輿情引導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楊小強;對我國資格刑的分析與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劉笛;論道德義務不能成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黃涵華;完善我國監(jiān)外執(zhí)行法律監(jiān)督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鄒舒然;網絡傳播對我國公民社會構建的促進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衛(wèi)東,隋光偉;現代羈押制度的特征:目的、功能及實施要件[J];中國司法;2004年09期
2 許建宇;關于勞動法若干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林來梵;針對國家享有的財產權——從比較法角度的一個考察[J];法商研究;2003年01期
4 侯猛;;中國的司法模式:傳統與改革[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5 沈同仙;勞動權探析[J];法學;1997年08期
6 周鵬;;罪犯勞動中權利的法理探析[J];河北法學;2010年06期
7 宮留記;;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J];理論探討;2008年06期
8 孫進;;布迪厄習性理論的五個核心性結構特征:德國的分析視角[J];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9 劉作翔;;司法規(guī)律及其相關問題[J];河北法學;2011年12期
10 陳金釗;;“能動司法”及法治論者的焦慮[J];清華法學;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建軍;[N];中華讀書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雪梅;特別權力關系理論與中國行政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昕航,何艷明;《違法行為教育矯治法》立法中必須審慎處理的幾個問題[J];中國司法;2005年08期
2 謝暉;教育矯治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理性思考[J];中國司法;2005年10期
3 ;關注違法行為教育矯治制度[J];中國司法;2005年04期
4 衛(wèi)宇;;教育矯治在心理動機中的引導作用[J];科學之友(學術版);2006年01期
5 戴劍波;董敬貴;;診療式流程個案教育矯治模式探討[J];中國司法;2006年05期
6 陳進;;建立新型教育矯治體系之探討[J];中國司法;2007年05期
7 儲槐植;張桂榮;;關于違法行為教育矯治法立法中幾個重大問題的思考[J];中國司法;2010年07期
8 廣東省勞教(戒毒)局教育矯治處課題組;;關于2012年開展“十百千”教育矯治質量跟蹤的調查報告[J];中國司法;2013年01期
9 王洪濤;馮帥;;建立中國特色違法行為教育矯治制度——勞教制度廢止后的制度選擇[J];學術交流;2013年12期
10 張媛;;關于《違法行為教育矯治法》立法的幾點構想[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強;;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教育矯治質量診斷評估的幾點思考[A];中國犯罪學年會論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潘從武;全力確保場所教育矯治秩序[N];法制日報;2013年
2 記者 潘從武;全國首個教育矯治(戒毒)局掛牌[N];法制日報;2014年
3 祁發(fā)權;團中央調研吐魯番教育矯治工作[N];吐魯番日報(漢);2014年
4 記者 鄭弋 通訊員 宋春暉;提高收容收治能力 提升教育矯治質量[N];江蘇法制報;2010年
5 記者 周斌;構建“4+6”教育矯治新模式[N];法制日報;2011年
6 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區(qū)長助理、公安局局長 郭忠東;“教育矯治特殊學!钡囊饬x和效果[N];人民公安報;2012年
7 郭忠東 河區(qū)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借助社會力量創(chuàng)辦“教育矯治特殊學!钡奶剿髋c實踐[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1年
8 敬一山;勞教局變教育矯治局 換湯也得換藥[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9 記者 曹慧娟;營造和諧教育矯治氛圍[N];新疆日報(漢);2007年
10 南京市大連山勞教所;著力打造教育矯治社會化品牌[N];江蘇法制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林游泳;教育矯治個別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2 龍葉紅;我國未成年人教育矯治法律制度完善思考[D];廣西民族大學;2014年
3 王灝睿;再社會化創(chuàng)業(yè)教育在輕邢犯教育矯治中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4 嚴梅;違法行為教育矯治的立法思考[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汪樹穹;我國勞動教養(yǎng)替代性制度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4年
6 于興銘;“后勞教時代”替代制度法治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7 周之平;從唐慧案看勞教制度的走向[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8 郭佳;論我國勞動教養(yǎng)措施的刑法化[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攀攀;中國內地工讀學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77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27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