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形成時間檢驗方法綜述和評析
本文關鍵詞:文件形成時間檢驗方法綜述和評析
更多相關文章: 文件形成時間 評析 技術方法 鑒定 文件檢驗
【摘要】:文件形成時間鑒定是判斷文件真?zhèn)蔚闹匾緩。文件形成時間鑒定可通過三個技術通道來完成,即墨跡(包括印文印跡)的形成時間、紙制品的形成時間及文件內容的系統(tǒng)性分析。其中以墨跡的書寫時間鑒定最為普遍。所以本文選取墨跡的形成時間鑒定技術作為評析重點,系統(tǒng)分析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涌現(xiàn)出來的眾多墨跡形成時間鑒定的相關技術,并對其具體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和簡單的評析。本文在回顧歷史、總結現(xiàn)在的基礎上,提出了文件形成時間鑒定在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作者單位】: 2011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政法大學);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
【關鍵詞】: 文件形成時間 評析 技術方法 鑒定 文件檢驗
【基金】:中國政法大學青年項目(1000-10816338) 中國政法大學青年教師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資助項目(1000-10814344)
【分類號】:D918.92
【正文快照】: 文件形成時間的檢驗是判斷一份文件真?zhèn)蔚耐緩街?因此,在許多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文件的形成時間往往成為各方爭議的焦點。半個多世紀以來,各國法庭科學工作者一直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許多檢驗方法,但由于影響文件形成時間檢驗的因素眾多且復雜,到目前為止,文件形成時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煌貴,施少培,楊旭,王小華;激光打印機打印文件形成時間的研究[J];法醫(yī)學雜志;2000年01期
2 史曉凡;許英健;王彥吉;李心倩;王景翰;;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黑色簽字筆墨跡的種類和形成時間[J];分析試驗室;2008年01期
3 許英健;史曉凡;王彥吉;王景翰;李心倩;;高效液相色譜法鑒別黑色簽字筆墨水字跡形成時間的研究[J];分析測試學報;2006年04期
4 楊旭;楊磊;曾林蕊;施少培;徐徹;;文件形成時間鑒定的統(tǒng)計學方法初探[J];中國司法鑒定;2013年06期
5 李彪;;溶壓轉印—灰度值比值法判定藍黑墨水字跡的形成時間[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岳純之;;中國古代農忙止訟制度的形成時間試探[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賈鎧;趙鵬程;李繼民;張海鵬;;差示掃描量熱法檢驗藍黑墨水字跡形成時間的可行性研究[J];廣東公安科技;2014年02期
8 王述觀;;關于《中央政治局對于國際第七次擴大會中國問題決議案的解釋》的轉變及其形成時間[J];中共黨史研究;1993年02期
9 劉進;文件形成時間檢驗方法及問題[J];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10 郭慶文,于榮勛;文件形成時間檢驗方法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司法鑒定;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芬;李晶;;多手段巧妙判斷文件形成時間[A];江蘇省法院系統(tǒng)第七屆法庭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2 李大軍;;根據(jù)硬腦膜下血腫包膜的形態(tài)特征推斷血腫形成時間[A];第四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卷)[C];1991年
3 仇錫林;;淺談皮膚瘢痕形成時間的推斷[A];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何莊;;一封私人密函形成者與形成時間的考訂[A];檔案事業(yè)科學發(fā)展:新環(huán)境 新理念 新技術——2008年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文件形成時間鑒定居同行前列[N];南京日報;2010年
2 甘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刑警支隊 呂曉文;淺談判斷文件相對形成時間中的可變性特征[N];甘肅法制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鵬程;應用現(xiàn)代儀器分析技術鑒定字跡形成時間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玉潔;文書形成時間鑒定技術評價和完善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42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04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