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新安保法看中美日的亞太博弈
本文關鍵詞:從日本新安保法看中美日的亞太博弈
【摘要】:2015年9月日本通過的新安保法是日本由戰(zhàn)后的"專守防衛(wèi)"向"主動進攻"前進的重要轉折點,也是美日同盟關系升級的標志。此法案的通過是日本國家正;枰膬纫蚝兔绹胤祦喬耐庖蚬餐饔玫慕Y果。日本新安保法的通過配合美國的重返亞太戰(zhàn)略,加劇了地區(qū)大國博弈。面對復雜局勢,中國應對日本冷靜分析、對美國求同存異、對周邊國家積極修好,以趨利避害,贏得發(fā)展空間。
【作者單位】: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關鍵詞】: 日本新安保法 美日同盟 中美日
【分類號】:D931.3
【正文快照】: 2015年9月19日凌晨,在日本執(zhí)政聯(lián)盟控制的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上,執(zhí)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不顧在野黨的強烈反對,無視數(shù)萬名日本民眾在國會外徹夜舉行反對安保法案的抗議集會,投票表決,強行通過了安保法案。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日本國內和國際輿論大嘩。首先是引起了日本國內的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鐵軍;《美日聯(lián)盟: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中譯本所存在的問題——兼談學術著作的翻譯質量[J];國際論壇;2002年01期
2 肖f^;王立名;;冷戰(zhàn)后美日同盟:從“漂流”到強化[J];現(xiàn)代日本經濟;2006年03期
3 賈秀棟;;美日崛起比較及啟示[J];信陽農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3期
4 劉江永;美日重建安全體制與中美日關系[J];外交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5 任東來;形成中的美日軸心及其對東亞的影響[J];戰(zhàn)略與管理;1996年05期
6 郭震遠;日本新安全戰(zhàn)略與今后的中美日安全關系[J];和平與發(fā)展;1997年04期
7 張國慶;美日韓:圍繞“朝核”同床異夢[J];新聞周刊;2003年31期
8 袁智兵;美日“小北約”透視[J];時事報告(大學生版);1999年01期
9 王帆;美日經貿關系與美日聯(lián)盟[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10 陳先才;;當前美日對臺戰(zhàn)略的困境[J];統(tǒng)一論壇;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夏立平;;中美日如何爭取共贏和避免安全困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2 馮昭奎;;中美日博弈的辯證法[A];中國中日關系史研究·2012年第1期(總第106期)[C];2012年
3 邢源源;;美日創(chuàng)業(yè)活動與交易治理機制比較[A];美國新經濟周期與中美經貿關系——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孫云;;美日臺海政策新動向[A];2006海峽兩岸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普拉什·帕拉米斯瓦蘭 美國2049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報編譯 陳銘;美日聯(lián)盟的未來[N];世界報;2010年
2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zhàn)略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王]N生;“美日+1”難成氣候[N];解放日報;2012年
3 劉軍紅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假道伐虢:中美日的力學博弈[N];中國國防報;2013年
4 ;美日韓外長舉行會談 稱堅決應對朝鮮挑釁[N];東方早報;2014年
5 特約撰稿人 龐中英;日本的“中美日三角夢”[N];東方早報;2009年
6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夏曉陽;美日首腦會晤:“演戲給中國看”[N];文匯報;2013年
7 本報駐日本記者 田泓 本報駐美國記者 李博雅;美日因“綁架問題”慪氣[N];人民日報;2013年
8 本報駐美國記者 李博雅 本報駐韓國記者 萬宇 本報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美日韓磋商朝核問題[N];人民日報;2013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徐瀟;歐美日手游市場看上去美 國內公司分羹不易[N];證券時報;2013年
10 丁建庭;建議美日從孔子智慧中得到啟示[N];南方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理;美日兩國信息社會建設與發(fā)展的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2 杜峰;美日同盟與東北亞安全[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明德;冷戰(zhàn)結束后美日同盟的調整及對中國的影響[D];延邊大學;2015年
2 程美吉;冷戰(zhàn)后美日韓三邊協(xié)調機制及其困境[D];延邊大學;2015年
3 劉亭均;美日民用航空交涉(1952-1972)[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4 張明;美日聯(lián)盟的強化與國際化趨勢[D];外交學院;2005年
5 王曉珂;21世紀初美日同盟關系中的中國因素[D];外交學院;2012年
6 李彩風;冷戰(zhàn)后美日同盟與美韓同盟的差異性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7 王雪燕;美日同盟的重新定義及其對中國安全的影響[D];延邊大學;2005年
8 聶玉芳;冷戰(zhàn)后美日經貿關系的影響和未來發(fā)展[D];暨南大學;2000年
9 馬琳;比較分析冷戰(zhàn)后的美日與美韓軍事同盟[D];外交學院;2012年
10 徐子鷹;從聯(lián)盟約束角度看美日同盟的走向[D];外交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6681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66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