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融通法理與道體:中國文化視角

發(fā)布時間:2017-06-26 04:17

  本文關鍵詞:融通法理與道體:中國文化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國文化的根本在于其體用哲學所蘊涵的"道體"或"心體"。與"現(xiàn)代性"對照來看,重啟道體構成為現(xiàn)代世界發(fā)展的一種內在需求。如果說,中國傳統(tǒng)社會貫穿著"道體—德性—禮教"的知識結構,那么,現(xiàn)代社會同樣實存著"道體—理性—法理"的知識結構。只是,在現(xiàn)代以經驗和理性為主的認知條件下,個人理性和現(xiàn)代法理這二者與道體之間實際的體用關系經常難以被察覺。循著傳統(tǒng)的體用哲學分析框架看,現(xiàn)代中國乃至現(xiàn)代世界需要重新考量作為"新用"的自由民主法治體制與作為"舊用"的傳統(tǒng)德教之間的協(xié)調,也需要重視"道體"與現(xiàn)代"新用"之間的銜接。在文化和個體層面自覺傳承心性或德性文化,在政治和國家層面基于權利打造現(xiàn)代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體系,形成"道體—理性/德性—法理/德教"的復合次第結構,可謂中國"內圣外王"政治理想在現(xiàn)代的可能開展形式。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關鍵詞】法理 道德 體用 中國文化
【分類號】:D90
【正文快照】: 在近代以來關于中國法律的文化解釋中,分析討論通常流于知識層面的禮教文化,而較為普遍地忽視了或未能深入到作為中國文化根本的“道體”或“心體”層面。這影響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準確認知,也阻礙了其在現(xiàn)代世界的合理生發(fā)。在“現(xiàn)代性”語境下,無論是中國的發(fā)展,還是世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洪軍;解構與重建——試析康有為復興儒學的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2 謝懋金;試析近代激進思想的生成原因[J];安徽史學;2002年03期

3 蘇全有;;論清末的省界觀念[J];安徽史學;2009年01期

4 汪注;;日本:康有為研究關鍵詞[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蘇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了么?[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識分子趨新意識的成因及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孫曉飛,劉利民;康有為軍事改革思想述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周石峰,余莉;康有為、孫中山的性格及其對兩派關系的影響[J];安順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9 吳洪成;張艷芳;;辛亥革命前后的軍國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10 陳明;;生化:主宰與義理的根源與基礎——儒教天論之脈絡與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宋正;中國工業(yè)化歷史經驗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張衛(wèi)莉;孫中山經濟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劉暉;從“民族救亡”到“民族復興”—我國近現(xiàn)代體育發(fā)展的歷史動因[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6 惠萍;嚴復與中國近代文學變革[D];河南大學;2011年

7 敖福軍;梁啟超民族國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宋鑫華;民族關系協(xié)調發(fā)展與政治穩(wěn)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劉海靜;20世紀前半期的清學史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10 姜萌;族群意識與歷史書寫[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U,

本文編號:48478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48478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b8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