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本碩博”研討式法學教學模式的建構
發(fā)布時間:2022-01-27 18:52
以研討式教學模式為基礎,以法科學生臨場口才的訓練、應變能力的提高以及"技術型"法律思維的養(yǎng)成為宗旨,"本碩博"研討式法學教學模式將成為我國法學教學方式變革的新選擇。建構"本碩博"研討式法學教學模式既是我國法學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法科學生成長成才的現(xiàn)實需要。域外Seminar課程的經驗借鑒將有助于我國"本碩博"研討式法學教學模式的本土化建構,只要我國建構"本碩博"研討式法學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基本前提與實施步驟得以貫徹落實,歷經摸索、自創(chuàng)與嘗試三階段的"本碩博"研討式法學教學模式必將日臻成熟。
【文章來源】: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20,39(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國法律教育中的教學法及啟示[J]. 車雷. 法制與社會. 2009(36)
[2]Seminar源流及對當前法學教育的意義[J]. 雷安軍.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2007(02)
[3]研討式教學模式評析[J]. 胡新宇,譚運進. 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 2006(04)
[4]本科Seminar課程教學的綜合分析[J]. 李蓓. 教育與現(xiàn)代化. 2003(04)
[5]《司法文書學》研討式教學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 劉濱濱. 中州大學學報. 2002(01)
本文編號:3612909
【文章來源】: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20,39(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國法律教育中的教學法及啟示[J]. 車雷. 法制與社會. 2009(36)
[2]Seminar源流及對當前法學教育的意義[J]. 雷安軍.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2007(02)
[3]研討式教學模式評析[J]. 胡新宇,譚運進. 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 2006(04)
[4]本科Seminar課程教學的綜合分析[J]. 李蓓. 教育與現(xiàn)代化. 2003(04)
[5]《司法文書學》研討式教學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J]. 劉濱濱. 中州大學學報. 2002(01)
本文編號:36129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612909.html